隋唐时代特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25931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唐时代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隋唐时代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隋唐时代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隋唐时代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隋唐时代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隋唐时代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时代特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隋唐时代特征:繁荣与开放一、隋的统一与大运河(P2 7) 1隋的统一1) 隋的建立:581年,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大权,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开皇之治)。2)隋的统一:589年,隋灭陈,实现统一。这是继秦汉以来的又一次统一。【思考】隋完成统一的原因:客观上:北方民族融合,南方经济发展。长期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朝腐败,不得人心。主观上:隋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准备充分,战略方针恰当。3)隋朝灭亡的原因:隋的暴政。短暂而亡,与秦相似,都被农民起义推翻。4)隋统一的历史作用: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隋大运河

2、1.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的统治。2. 时间:隋炀帝统治期间。3. 概况:关注P5图全长:2000多千米一一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诼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四段:从北往南 永、通、邗、江四段。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4. 作用: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促进了运河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发挥着促进南北交流的作用。5. 评价隋大运河:1)利: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持续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2)弊:开凿大运河加重了劳动人民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二、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P8

3、11)1. 唐的建立 618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626年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年号为贞观。 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李世民经历过隋末农民大起义,注意吸收隋亡教训。2)能正确认识君民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3) 虚心纳谏和选贤用能。魏征前后上谏二百多次,被唐太宗喻为可以知得失”勺一面镜子;房(玄龄)谋杜(如晦)断。4)注重改革。 4.贞观新政主要内容1)经济:改革赋役制度。(减少百姓服役天数,纳物代役,人身束缚松弛)2) 政治:沿袭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一一起草政令;门下省 一一审核;尚书一

4、一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3)法律:唐律疏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律。4)教育:完善科举制。5)民族关系:密切与少数民族的联系。三、 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P13 18)1. 女皇武则天一一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改国号为周”1)统治措施:重用酷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氏录。发展科举(殿试与武举)2) 评价: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2. 开元盛世一一唐玄宗1)开元”是唐玄宗前期年号。2)治国措施:重用贤能;整顿吏治;改革军事、财政、漕运制度。3)评价:唐玄宗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唐朝达到全盛,被誉为幵元盛世忆

5、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实。反映了唐玄宗时期繁盛的景象。3. 社会经济繁荣1) 农业方面:出现了新式的生产工具:曲辕犁-耕田、筒车灌溉。粮食产量增加。2) 手工业技术进步。瓷器(邢窑一一白瓷;越窑一一青瓷);蜀锦;铸铁等。3) 人口增加,疆域广大:东T安东;西T安西;北T蒙古高原;南 T南海。四、 昂扬进取的社会风貌(P20 24) 1科举制1)含义: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2)诞生及完善:诞生于隋炀帝;完善于唐朝。3)主要科目:进士与明经。4)作用: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基础;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能选拔到人才;增强了

6、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5) 科举制度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一一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 衣食住行时尚饮茶、骑马。3. 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胡汉交融、中西贯通。五、和同为一家” (P26 29 )1. 唐朝时民族关系的特点:和同为一家。2. 天可汗 是西北少数民族对唐太宗的尊称。?唐太宗获得少数民族拥戴的原因:唐太宗实行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的人做官,宽厚仁慈,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尊敬。 3.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一一唐太宗时期1)吐蕃是藏族的祖先。2)作用: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了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4. 唐中宗

7、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和同为一家”六、开放与交流(P32 36 ) 1.遣唐使1)遣唐使是日本派遣来学习中国先进文化的使者团体。 来的目的:学习中国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 影响:遣唐使把唐朝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生活习惯带回日本,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 日本仿照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一一“大化改新” 2.鉴真东渡 时间:唐玄宗时期 目的:到日本宏扬佛法。 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 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玄奘西游 出行:唐太宗时期,从长安出发,西行天竺(印度)。 玄奘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

8、人。 贡献:大唐西域记、把老子翻译成梵文。4. 国际性大都会唐朝时,国际性的大都会是都城长安。七、 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P40 42) 1.雕版印刷发明时间:唐初。 印刷中心:成都、洛阳。 最早的作品: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2火药记载于孙思邈的丹经。唐末开始运用于军事。3.赵州桥设计者:隋代李春。它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后人作诗称赞道: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八、璀璨的文学艺术(P45 48) 1唐诗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的是: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一一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2.乐舞相传唐太宗创作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创

9、作霓裳羽衣曲。 3.敦煌艺术敦煌位于今天甘肃省西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艺术内容多与佛教有关。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十、辽、西夏与北宋并立(P54 57)1. 北宋、辽、西夏的建立 北宋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赵太祖)建立宋朝,定都汴京(河南开封)。 契丹建立:916年,耶律阿保机(辽太祖)建立契丹(后来改国号辽),定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西夏建立:1038年,党项族元昊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庆(甘肃银川)。2. 北宋与辽的战与和 瀆洲之战:1004年,辽VS北宋,宋真宗,寇准,北宋胜利。 瀆渊之盟:1005年,辽宋订立。双方撤军,北宋

10、每年给辽岁币”。 瀆渊之盟的影响:利:瀆渊之盟是宋辽实力均衡的产物,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弊: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3. 宋夏和战宋夏盟约:1044年,夏对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开放边境贸易4. 碰撞中的融合 北宋与少数民族和战的作用:促进了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战争是民族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有利于民族融合。) 辽和西夏在哪些方面效仿中原王朝: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中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北宋抗击辽西夏南侵的历史意义:辽和西夏的南侵是掠夺性的战争,北宋的抗击是正义的。维

11、护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十一、宋金南北对峙( P59 62 )1. 靖康之变 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金,定都会宁(东北黑龙江)。 金灭辽:1125年,辽灭亡。 金灭北宋:1126年金攻占汴京;1127年,金军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等北去,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2. 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宋高宗)在南京(河南商丘)建南宋,定都临安。 岳飞抗金:郾城大捷,岳家军,岳飞一一精忠报国。 宋金议和:1141年,南宋对金称臣,割部分土地,向金送岁币。一一形成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3. 金朝变革女真习俗 金变革旧俗的原因:为了适应对先进的中原农耕地区的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金朝改变旧俗的措施: 政治上,仿照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经济上,将女真南迁,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社会生活上,鼓励女真与汉族通婚,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