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259312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经济形势下的网络经济与中国的对策 林毅夫 刘明兴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论述的经济发展的第一个规律是“劳动分工极大地推进了经济的发展,而劳动分工的程度和市场的规模成正比”。及时、便捷、低成本的信息交流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成本,扩大了市场交易的范围,促进了分工的细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顺应这种要求,产业革命以来信息记录、传播与处理一直是技术革命的重要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并因此逐渐形成方兴未艾的信息产业。事实证明,信息产业的发展在近几十年内已经在极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整个世界的经济和技术格局,而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经济几乎成为了世纪年代国际经济界讨论最

2、多的话题之一,并被普遍认为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一、网络经济的发展与影响(一)网络经济的内涵及其规模所谓网络经济,在广义上是指围绕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的一切经济活动,在狭义上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联系而导致的经济活动,后者的特征是以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网络经济的核心是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和通讯网络,同时通过金融市场与信息服务把无形的知识和信息真实地转化为商品。网络经济的价值并不在于它本身立即能给社会带来多少有形的财富和利润,而是在于它可以营造一个新的社会形态,为全体社会成员提高经济创造力提供一个平台。网络经济从广义上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不断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渗透到其他

3、传统产业中,从而迅速引发一次新的产业革命。网络经济 这里关于网络经济的统计数字主要是指网络服务业。正在以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服务形式,迅速地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经济群体。在美国,1998年网络产业的收入已达3014亿美元,对经济所起的作用可同汽车制造业相匹敌(陈鹤高,2000)。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去年10月份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说,1999年因特网给美国经济增加了5070亿美元的产值,增加了230 万个就业机会。网络经济已经超过了电信(3000亿美元)和民航(3550亿美元)等传统产业的规模,并在追赶出版业(7500亿美元)和保健产业(1万亿美元)。更重要的是,它还在以68的年增长率飞速发展(钱伟刚,2

4、000)。有鉴于此,美国商务部于去年10月决定改进对国民经济的统计方法。新的统计方法充分考虑了信息技术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其统计结果表明:1998年的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由原来的3.9调整为4.3。在亚洲,网络经济的发展虽因因特网发展起步晚而暂时落后于欧美地区,但近来已开始奋起直追。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估计,亚洲现在至少已有6600万因特网用户,用户数量正以每年25至35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可增加到375亿,在未来五年内将超过欧美地区的总和(陈鹤高,2000)。因特网用户在亚洲的日益增多带动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因特网起步较早的日本,1998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就达到了220亿美元。在韩国,1

5、999年头四个月网上交易额已增长到92亿美元,相当于1998年一年的总和。据估计,到2003年,亚洲的网上交易额将占全球1.4万亿美元中的四分之一 不过,网络经济在亚洲的发展还面临诸多严重挑战,特别是亚洲信息技术的发展很不平衡。例如,亚洲各国电脑普及率存在很大差异,新加坡和韩国在40以上,而印度、印尼等则在2以下。另外,一些国家还没有将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摆到优先位置,有些国家经济的落后状况也在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此外,网络经济的发展还给相关的信息技术产业带来了极大的商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引擎” 去年,亚洲个人电脑的销售量就比上年增加了35。(二)网络经济的结构进一步理解网络经

6、济的内涵,需要深入探讨其内部结构。我们在本报告中按照网络经济的市场层次对之进行分解,并把网络经济的结构大致概括为以下五个层次: 首先,网络经济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研发及其产品的生产。信息产业中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一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投资规模巨大、且技术风险很高,因此在信息技术中独占鳌头的巨型企业基本上分布在西方发达国家。1996年美、日、德、英、法、意六国信息技术出口占世界市场的77,而美国一国占世界信息技术产品贸易的四分之一:英特尔占了全球电脑微处理市场的85;计算机工作站惠普和太阳(SUN)两家拿下世界市场的55以上;10家企业占了GSM手机世界市场的94的,爱立信一家吃下40;网景和

7、微软两家拿下互联网浏览软件市场的96。东亚国家和中国大陆的信息产业处于欧美国家的下游,主要是组装和系统集成,独立的R&D投资很少,但目前在低端的世界电子市场中已经占有相当高的份额。 其次,基础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是网络经济的载体。网络经济中所谓的网络一般主要是指计算机互联网 譬如,中国国内的计算机互联网主要分成五个: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联通互联网(UNINET)。不过,近年来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各种通讯网络,譬如,卫星通讯网、地表无线通讯网(双向的手机网和单向的寻呼网)

8、、有线通讯网(窄带的电话网、宽带的有线电视网以及其它宽带网)等等,都在功能实现方面开始与计算机互联网呈现出融合的趋势。这方面典型的例证包括有线电视网的Internet改造和无线应用协议的出现。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运营商的范围应当被进一步拓宽,而不仅仅限于在线服务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的范畴,类似传统的电话网、有线电视网或手机网的运营商均应归入此类。在这一融合趋势下,美国的各大电讯企业和媒体企业率先向在线服务业投入了巨款 1995年,世界通讯(World Com)用20亿美元收购美、英两国最大的在线服务商之一UUNet,开始将电话服务与互联网接入服务合二为一。在

9、中国大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在推广ISP服务,并准备于今年开通无线因特网服务。总之,网络运营的概念只有在更为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经济的发展。再次,网络服务业(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ICP)的迅速兴起是网络经济发展并对现实经济产生影响的主要途径。一种新的技术可以运用于已有的产业中,以提高现有产业的生产率之外,有时也会围绕着这种新技术的运用而出现新的产业 如蒸汽火车的发明而出现了铁路运输业,飞机的发明而产生了航空运输业,电报、电话的发明而出现了电信业。同样的道理,IT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主的IT技术的运用而出现了门户网站和B到B以及B到C的电子

10、商务的新商业形态,对广告、销售、信息传播产生了近乎革命的影响,这种新的商业形态和旧的商业形态在功能上相同,但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给消费者更快、更好、更多选择的服务。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那样,其它产业对网络服务的直接或间接的利用,也正在从多个方面改变着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网络服务所提供的信息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储存服务能够使一个企业的内部管理、生产组织、库存、销售安排等更为经济、合理,大大降低营运成本。并且,随着互联网功能的日趋多样化,类似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总之,作为网络经济中最接近现实需求的两个层次,网络服务业与网络技术在其它产业中的应用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群体。(三)国际资本市场对网络经济

11、发展的支持 人们普遍认为,促使二战后美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大力发展高速公路网,不仅刺激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且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扩大了市场规模,使全国经济更为一体化。而现在,专家们大都同意“信息高速公路”的硬件建设是促进目前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网络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吸纳大量的资金以加速其发展。20世纪80年代、90年代风险投资业在美国兴起,极大地支持了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上市服务的美国NASDAQ证券交易系统建立,吸引了一大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从此,美国信息产业的崛起与NASDAQ系统的发展形成了密切的关系。 从1992年开始,NAS

12、DAQ迅速扩容,股价连年翻番,1998年底综合指数已经达到2166点的历史新高,1999年第一季度成交量已经超过了老牌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在1999年最后两个月连闯两个千点大关,以4069.3 1点结束全年交易,一年里的升幅高达85.6%。其中网络原始股平均上升了230%。到2000年3月综合指数更越过了5000点。在这段股市空前繁荣时期,涌现了一批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IT企业。1995年,开发因特网浏览器软件的网景公司上市,这家投资1700万美元,成立16个月未赢利一分钱的公司,一夜之间变成市场价值20亿美元的巨人(钱伟刚,2000)。紧接着综合门户网站美国在线和搜索引擎网站雅虎先后

13、掀起热潮。雅虎股票在上市一年多后开始狂涨,股票价格达到450美元。其它一些已经具备一定业务规模的信息技术公司也不甘落后,Dell计算机公司的股价从1991年的1.5美元升到73美元;Intel由1991年底的5美元升到119美元;微软公司则从不到6美元上升为139美元,等等。网络股的持续走红启动了美国的网络经济,为之迅速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基础。另外, 东亚国家和地区近一、二年也纷纷设立自己的风险投资和二板市场以发展信息产业,并和美国一样带来股票市场的空前繁荣。香港的恒生指数因而在沉迷了近两年后,走出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的阴影,在2000年初冲上了17000点,连连创下有史以来的最高点

14、,韩国的KOSDAQ 在1999年上升241% 远高于美国NASDAQ的86%的升幅。 当然,纳斯达克指数一年内连创60次新高,涨幅高达85.6,这也不能不让人怀疑网络股中的泡沫成份。首先,网络股的市盈率高得出奇。美国在线市盈率是233倍,戴尔是100倍,而一般认为发达国家股市正常的市盈率在15至20倍。其次,网络股疯涨的同时,绝大多数ICP公司却又亏损严重。美国最大的60家因特网服务公司,只有2家是盈利的。成立5年的亚马逊网上书店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图书销售商,拥有450万长期顾客,然而截至1999年10月,其收入虽达到3.56亿美元,净亏损却再创8600万美元的新高(钱伟刚,2000)。果然,

15、近期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高科技概念股,特别是网络股呈现全面下跌的趋势 2000年5月,NASDAQ综合指数已经跌落到3500点左右,但7月初又反弹到4000点左右。不过,信息产业和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的势头却没有被金融市场的颓势所阻挡,其巨大的前景将仍会持续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四)网络经济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影响习惯上,信息产业一般被分为电子、通讯和媒体三个部分。然而,网络经济的兴起却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产业的这种固有结构。或者说,网络经济在改变和影响其它产业之前,首先打破了信息产业本身的既有模式。电话、微机、计算机网络、电视等多媒体一体化是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

16、互联网的通讯功能大大增强,而通讯网络也正在“互联网化。通讯、互联网以及二者的多媒体化,类似这方面的技术例证举不胜数:互联网有线接口已经成为了微机硬件的当然组成部分;互联网电话服务的发展极快,并对传统的长话业务形成了巨大威胁,贝尔试验室干脆推出可以把普通电话的声音,直接转入互联网的技术;美国WorldCom和MCI同时为企业提供互联网传真服务;正处于研制阶段的第三代宽频CDMA系统,其宗旨是使移动电话可以传输可视电话会议那样大量的信息;网络电视和机顶盒技术的出现使电视机开始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互联网终端,等等。在资本市场上,所有与信息技术产业相关的企业已经展开了大规模的购并活动。1996年,美国股票市场三分之一的新上市企业是信息技术企业,而兼并与合并企业总数的22是信息技术企业。AT&T用330亿美元收购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