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25798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加速度、速度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B. 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C.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没有通过实验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D. 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答案】D【解析】加速度、速度都是采取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选项A正确;在探究共点力的合成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思想方法,选项B正确;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选项

2、C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以用实验直接验证,选项D错误;此题选项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2.汽车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则汽车刹车后第2s内的位移和刹车后5s内的位移为A. 30m,40m B. 30m,mC. m,40m D. m,m【答案】C【解析】汽车减速到0需要的时间为:,知2s末汽车未停止,则第2s内的位移,汽车运动4s就停止运动,则刹车后5s内的位移与4s内的位移相等,即:,故选C。【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刹车到停止所需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从而根据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的位移。3.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两个小球A、可视为质点固定在细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球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两球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杆对小球A的作用力为A. B. C. D. 2m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对A受力分析,水平向左的杆对A的弹力,沿AO方向的碗对球的弹力以及小球的重力,由平衡条件可知,解得,故选B.考点:物体的平衡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加速度都一定在改变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可能为零C.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D.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可能不变【答案】D【解析】A、曲线运动的速方向一定变化,故是变速运动,而合外

4、力可以是恒力,加速度不变,故A错误。B、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不可能做曲线运动,B错误。C、匀变速曲线运动所受合力为恒力,故只要合外力和速度不共线就能做曲线运动,C错误。D、当合力与速度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而加速度可不变,也可以变化,但速度一定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关键是对质点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的考查,掌握了做曲线运动的条件.5.如图所示的曲线是某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一段运动轨迹质点从M点出发经P点到达N点,已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质点从M到N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B.

5、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不相等,但方向相同D. 质点在MN间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知,质点在恒力作用下做一般曲线运动,不同地方弯曲程度不同,即曲率半径不同,所以速度大小在变,所以A错误;因是在恒力作用下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所以加速度不变,根据可得在相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同,故B正确;C错误;因加速度不变,故质点做匀变速运动,所以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曲线运动6.“套圈圈”是老少皆宜的游戏,如图,大人和小孩在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高度处分别以水平速度v1、v2抛出铁丝圈,都能套中地面上的同一目

6、标。设铁丝圈在空中运动时间分别为t1、t2,则( )A. v1=v2 B. v1v2 C. t1t2 D. t1=t2【答案】D【解析】【详解】铁丝圈做平抛运动,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gt2,得:t=,故t1t2,故C错误,D正确;水平分位移相同,由于t1t2,根据x=v0t,有:v1v2;则AB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考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7.如图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两颗人造卫星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地球同步卫星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卫星B

7、的速度大小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B. A、B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C. 周期大小关系为TATCTBD. B、C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CvB【答案】C【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解得:,C的轨道半径大于B的轨道半径,则vBvC,故D错误;第一宇宙速度指的是r=R时的速度,B的轨道半径为r=2R,由上可知卫星B的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A、C的角速度相等,根据v=r知,vCvA,所以vBvA,故B错误;A、C的角速度相等,则A、C的周期相等,根据知,C的周期大于B的周期,故C正确。所以C正确,ABD错误。8.“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后,经过115小时32分的太空飞行,

8、在离地面约为430 k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77圈,运动中需要多次“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和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飞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到轨道上稀薄空气的影响,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的变化情况是A. 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逐渐减少B. 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C. 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D. 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逐渐减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轨道逐渐降低,引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因为阻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减小,

9、故选D考点:考查了功能关系点评:基础题,比较简单,关键是知道过程中引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9.如图所示,a、b、c三个相同的小球,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重力做功大小相等 B. 它们的末动能相同C. 运动过程中的重力平均功率相等 D. 它们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做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是自由落体运动,c是平抛运动,根据它们各自的运动的特点可以分析运动的时间和末速度的情况,由功率的公式可以得出结论 a、b、c三个小球的初位置相同,它们的末位置也相同,由于重力做功只与物体的初末位置有关,所以

10、三个球的重力做功相等,所以A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三个球的重力做功相等,但是三个球运动的时间并不相同,其中bc的时间相同,a的运动的时间要比bc的长,所以a的平均功率最小,所以运动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不相等,所以B错误;由动能定理可知,三个球的重力做功相等,它们的动能的变化相同,但是c是平抛的,所以c有初速度,故c的末动能要大,所以C错误; 三个球的重力相等,但是它们的竖直方向上的末速度不同,所以瞬时功率不可能相等,所以D错误;故选A。故选AD考点:功能关系、功率、重力做功。10.质点所受的力F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中所示的t1、t2、t3

11、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A. t1 B. t2 C. t3 D. t4【答案】B【解析】分析:通过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确定速度如何变化,再分析动能如何变化,确定什么时刻动能最大解答:解:由力的图象分析可知:在0t1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在t1t2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t2t3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在t3t4时间内,质点向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t4时刻速度为零则t2时刻质点的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选B点评:动能是状态量,其大小与速度大小有关,根据受力情况来分析运动情况确定速度的变化,再分析动能的变化是常用的思路11.

12、假设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经过500 m的路程后,速度达到360 km/h.整个列车的质量为1.00105 kg,如果不计阻力,在匀加速阶段,牵引力的最大功率是A. 4.67106 kW B. 1.0105 kWC. 1.0108 kW D. 4.67109 kW【答案】B【解析】由得,则牵引力所以牵引力最大功率,故B正确,ACD错误。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列车的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即牵引力,速度最大时,功率最大,根据求出最大功率。12.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后,立即关闭发动机而滑行直到停止图线如图所示,汽车的牵引力大小

13、为,摩擦力大小为全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克服摩擦阻力做功为以下是、及、间关系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3:3:1:3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由动能定理可得出汽车牵引力的功与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关系,由功的公式可求得牵引力和摩擦力的大小关系;【详解】对全过程由动能定理可知,故,故正确,错误;,由图可知:,所以,故正确,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关键是要注意在机车起动中灵活利用功率公式及动能定理公式,同时要注意图象在题目中的应用。二、多选题13.18世纪,数学家莫佩尔蒂,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设想“穿透”地球;假设能够沿着地球两极连线开凿一条沿着地轴的隧道贯穿地

14、球,一个人可以从北极入口由静止自由落入隧道中,忽略一切阻力,此人可以从南极出口飞出,(已知此人的质量m50 kg;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地球半径R6.4106 m;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均匀球壳对壳内任一点的质点合引力为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与地球构成的系统,由于重力发生变化,故机械能不守恒B人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万有引力与到地心的距离成正比C人从北极开始下落,到刚好经过地心的过程,万有引力对人做功W3.2109 JD当人下落经过距地心R瞬间,人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03 m/s【答案】BD【解析】人下落过程只有重力做功,重力做功效果为重力势能转变为动能,故机械能守

15、恒,故A错误;设人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密度为,由万有引力定律可得:人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万有引力,故万有引力与到地心的距离成正比,故B正确;由万有引力可得:人下落到地心的过程重力做功,故C错误;由万有引力可得:人下落到距地心的过程重力做功,设地球质量为M,则有:,又有地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则有:,故,则重力做功为,由动能定理可得:,所以,当人下落经过距地心瞬间,人的瞬时速度,故D正确;故选BD。【点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及球体体积公式求得不同半径处的万有引力表达式,进而得到万有引力做的功,再由动能定理求得人的速度;最后根据能量守恒,由能量转换求得机械能变化。14.如图所示,三个小球A、B、C的质量均为m,A与B、C间通过铰链用轻杆连接,杆长为L,B、C置于水平地面上,用一轻质弹簧连接,弹簧处于原长现A由静止释放下降到最低点,两轻杆间夹角由60变为120,A、B、C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运动,弹簧在弹性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