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导学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254194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导学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价值导学案第十二课实现人生价值导学案一、考点(6)人生价值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的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二、考情分析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山东文综, 22,4 分 宁夏/辽宁文综, 39(1),14 分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 价值观 浙江文综, 41( 3),10 分 海南单科, 25,7 分三、知识梳理、人生价值(1) 价值的基本含义: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 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

2、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 性和功能。(2)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人的价值的含义:人的价 值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和属性。人的 价值的体现: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 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 己的需要。( 3)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主要是 看他的贡献,即看他通过自己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他 所属社会及他人的需要。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 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贡献了多少。(4)价值观的含义及其导向作用。含义:它是指人 们在认识各种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 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

3、存在 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 一,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 向作用。第二,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 用。重要提示: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性质上存在两种方向, 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能够引领人们迈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 道路;错误的、消极的价值观则会把人引向歧途。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价值判断是人们对 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程度作出的判断。人们在 价值判断基础上所作出的价值取向就是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正确的价值判 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因为人们的 价

4、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基 础上形成的。人们选择的价值目标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 何,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要作出 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 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第一,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 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社 会意识必然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随着时 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 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会因 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

5、选 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第二,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 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 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 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面对 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 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5)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我们想事情、做工作得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 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不高兴,人民答不答 应。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

6、民群众利益 作为最高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 民的事业、 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我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必须首先 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 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 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理解和 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 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6)党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

7、的价值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反映了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 的利益,因而它同时成为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 否的重要标准。“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我们思想和行为的 价值标准。“三个有利于” ,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 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的标准。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人只有劳动,才能创 造价值;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自身的价值也越大,他 的幸福感也就越强。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 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8、。(2)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第一,社会提 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 条件);第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三,实现人生价值,需 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第四,实现人 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真题再现】、(09 北京 34)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等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西部建设和发展需要设置服务岗位;给予志愿者一定的生活补贴,并在服务期满时为其提供考研加分等优惠政策和切实有效的就业服务。这一计划的 设计所

9、体现的哲学道理是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 实现人生价值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社会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个人理想应该与社会需要相结合A. B. c. D.【答案】 B【解析】从材料中的中心意思我们看到:个人的理想只 有符合社会与国家的需要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当个人服务 国家和社会的时候,国家也会给个人的发展提供很大的空间 和强有力的保障。这体现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 综上我们选B。与本题中心意思无关。【考点分析】 本题考查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关系。2、( 09 浙江 41)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然滞 后,尤其是人才严重短缺。我国目

10、前每年大学毕业生有几百 万,就业压力大,而大多数人不愿去农村。江苏海南等地曾 在 20 世纪末先后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 XX 年以来,党 和政府把“村官”工作提到战略高度,要求进一步完善大学 生“村官”工作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以使大学生村官“下得 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材料二: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 7.8 万名“村官” ,小 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 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 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 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

11、,使该村 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 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 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 “村官”小杨得到 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 个正确的选择。结合材料二,运用“实现人生的价值”的有关知识,说 明“村官”小杨在乡村的精彩人生给我们的启示。【解析】本题以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背景,国家 关注民生问题,制定了“村官”行动计划并进一步完善这一 政策,综合考查了中学政治三个必修模块的相关知识,角度 新颖,紧跟社会热点,时代性强。本问考查模块界定为生 活与哲学,启示类型或者说是措施类型的题目。两问搜考 查

12、了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注意:组织答案的方式:材料分析 +教材理论。【答案】小杨在做“村官”的实践中,不仅使该村的社 会风气好起来,村民的钱包鼓起来,自己也得到了好评,表 明人只有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小 杨的精彩人生离不开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也离不开村 民的共同努力,表明人的价值只能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 现。小杨打破传统观念做“村官” ,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为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说明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正确价值 观的指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 质。39(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

13、有一座 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 • 麦哲伦。 1521 年 4 月 27 日,费尔南多 • 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 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 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 1521 年 5 月 1 日升帆驶离宿 务港,并于 1522 年 9 月 6 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 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 1521年4月 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 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 • 麦哲伦。 由此,拉普拉普

14、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 1 )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 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 的什么特点?( 14 分)( 1)纪念碑正面的文字是对麦哲伦的评价,评价依据 是他领导了第一次环球航海,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纪念 碑背面的文字是对拉普拉普的评价,评价依据是他领导反侵 略斗争,对祖国做出了贡献。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 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 需要不同, 价值判断也就不同,会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做出不同甚至截然 相反的判断;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并不否定价值判断的客观性, 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5. (15 分)阅读材料

15、,回答下列问题。“真情献社会,服务暖人心” 。在抗震救灾、北京奥运 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大型活动以及日常的社区服务 中,志愿服务已经并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志愿者”日益受人尊敬。为更好地褒奖志愿者,有的 地方打算将“有关单位在招录公务员、招聘员工、招生时,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录取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 志愿者”写入地方法规; 还打算推广 “志愿者服务卡” 制度。 持卡的志愿者还可以在指定场所购物、参观、浏览时获得一 些优惠。但上述对志愿者褒奖的做法在社会上却引起了争议, 有的赞成,有的不赞成。(1)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个人应当如何在社会中实现人 生价值。(7 分)答案:人生的价值在于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在劳动中 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越多,价值就越大。 ( 3 分)社会为人生 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人不能脱离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2分)投身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实践(劳动) ,是实现人 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