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25101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探索太空的历程2007年10月18日13:52 我来说两句 字号:大 中 小 在浩瀚星河中,有一颗表面四分之三被海洋覆盖的蔚蓝色星球地球。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最高等智慧生物,是充满好奇心的白皮肤、黄皮肤、黑皮肤的人类。人类想要知道海洋的尽头是什么,五六百年前就创造了远洋航海技术,“全球文明”即由此发端;人类想要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多年前就发明了飞机,寂寥长空从此成为旅行的驿站;人类想要摆脱地球引力到大气层外的空间看一看,半个世纪间,各式各样的航天器就纷纷射向太空从自立行走于脚下这片土地到飞出蓝色地球村,人类就是这般孜孜不倦地幻想着,并一步一步地拓展着他们的活动空间。梦想:脚步开始的地方无法考

2、证,人类的飞翔之梦,究竟是源自一个沐浴阳光的白天还是默数繁星的夜晚。在东方的传说中,美貌的嫦娥偷吃了灵药飞天成仙,从此独守寂寞蟾宫;而在古希腊的神话里,太阳神阿波罗则驾着太阳车巡游九天,为人间送来光明和温暖。充斥着飞天神话的人类幼年记忆,代代相传到今天。在双脚还只能停留在大地上的时候,想象,已经达到了一个人类自己也不知道有多高、多远的地方。那是人类对太空最初的思考与渴望。直到多年前,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用“日心说”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认知革命,人类才开始了对宇宙的科学审视。就在“日心说”与统治欧洲一千多年的“地心说”艰难斗争的同一时代,中国的明朝官员万户一位试图飞出天外的幻想家,却成了人类第一位

3、飞天的真正实践者。美国学者基姆在其著作火箭与喷气中这样描述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火箭飞行尝试:万户先做了两个大风筝,并排装在一把椅子的两边,然后在椅子下面捆绑了支大火箭中国人发明的一种以火药作燃料的兵器。准备完毕后,万户坐在椅子当中,命仆人点燃火箭“人类航天始祖”万户勇敢的生命,最后殒落在了点燃火箭后的巨响中。多年后,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被命名为万户山。从世纪开始,古老的梦想与发轫期的近代自然科学相遇,诞生出一系列具有强烈科学性的幻想小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年出版的梦游中第一次对月球旅行展开幻想,法国作家贝尔日拉克在月球之旅中用近似科学的态度讨论了太空旅行中的各种飞行方法,法国作家凡尔纳更是在其名

4、作从地球到月球中大胆地把巨型炮弹作为未来的航空器,并运用大量的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知识,对炮弹和发射装置进行了严格的计算。科学,如同孕育在幻想中的胎儿,吮吸着幻想的营养一天天成长。年,人类飞天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那一年,莱特兄弟驾驶着他们在自行车修理车间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空中飞行。同样在这一年,双耳失聪的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在论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火箭公式”,论证了用火箭发射航天器的可行性。他指出:最理想的推进剂不是火药,而是液体燃料;单级火箭在当时达不到宇宙速度,必须用多级火箭接力的办法才能进入宇宙空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

5、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去征服太阳系。”齐奥尔科夫斯基说。正是凭着这位“航天之父”的天才构想,一扇通往太空的科学之门打开了。悲喜交加的太空旅程年月,在哈萨克的大荒原里,前苏联用火箭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号”送上了天。这颗直径毫米、太空运行仅天的小卫星,宣告着人类进入到一个空间探索的新时代。此时,人类东西方的冷战已持续了多年。今天,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人类纯洁的飞天梦因为承载了超级大国的政治野心而变得有些沉重,但地球上两个强国之间的竞争也让人类积蓄了数千年的能量在瞬间得以爆发。年月,在次无人飞船试验后,“东方号”飞船载着岁的前苏联空军少校加加林,进行了分钟的太空旅行。这

6、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加加林也成为人类造访太空的第一人。同年,美国启动“阿波罗登月计划”。年之后的月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在踏上月球的一刻,人类第一位月宫使者由衷慨叹: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一小步,一大步”,人类就是这样一步步地探索着飞上九霄年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试验性载人空间站“礼炮号”空间站。载人航天活动由此进入到规模较大、飞行时间较长的空间应用探索与试验阶段。年月,前苏联的“联盟号”飞船和美国“阿波罗号”飞船,在太空中成功对接。通过电视转播,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观众目睹了来自两国的两位太空使者相拥的历史画面。年月,美国

7、发射了可以重复使用的太空运载工具航天飞机。年后,美国邀请欧洲航天局、日本和加拿大参加研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计划。年,俄罗斯的加入不仅扩大了空间站的规模,而且使这个项目成为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计划陷入疲惫竞赛的载人航天活动,似乎又找到了人类梦想的初衷。国际空间站,一个共同探索、和平开发宇宙的平台。从飞船到空间站,人们用不懈的探索搭建起了通往“天宫”的云梯。然而,通天之路从来充满艰辛年月,前苏联名宇航员在飞船气压阀失效时因为缺乏航天服的保护而死亡;年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凌空爆炸,名壮志未酬的宇航员、包括一位即将在太空中为几十万美国中学生讲授奇妙太空的中学教师,在万众瞩目中献身蓝天;年

8、月,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它的第次飞行返程途中突然解体,再过分钟就能踏上地球的名宇航员全部牺牲;年的月,巴西第三枚型卫星运载火箭在发射前的最后检测中发生爆炸,“咖啡王国”的航天梦再次遭受重创收获大喜,却也历尽大悲。在悲喜交加的太空旅程中,人类一点一滴地感悟着“科学”二字,那沉甸甸的分量。飞天路上,中国人烙下深深足迹在人类大步迈向太空的旅程中,中国人追梦的步伐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年月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那一年,胡世祥岁,是按下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火箭点火按钮的操作手;戚发轫岁,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技术负责人。年后的月日,他们分别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和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

9、的身份,出现在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指挥大厅里。时整,“长征二号”型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轰然起飞。浩瀚太空迎来了第一位中国访客岁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在公里的高度上,中国人第一次在自己的航天器上看到了人类美丽的地球家园。这是中国的高度,一个崇尚独立自主的民族以自己的方式叩问天宇的高度。从这一天起,中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在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戚发轫说,梦圆那刻,是他这一生笑得最灿烂、哭得最痛快的一次。神舟五号的顺利升空,不仅仅使得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想变为现实,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在人类探索太空的队伍中,又加入了一支强大而富于创造性的力量。中国已形成个型号的“长征”系列运

10、载火箭。未来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将满足不同用途大型卫星和空间站的发射需要;中国已初步形成了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气象卫星、科学探测与技术试验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等多种类型的卫星系列。将来,中国还要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卫星对地观测体系,自主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以及产业化、市场化的空间应用体系;中国已启动无人月球探测的“嫦娥工程”,那轮在唐诗宋词里无数次被吟诵过的月亮,就要迎接来自中国的亲密接触在跨越式地实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目标之后,中国正在稳步走向以交会对接为特征的第二步和更远的未来。中国的航天专家们已经在计划着实现载人航天后,着手建立太空实验室,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将大型空间站发展成为空间航天基地在太空建立实验室的近期目标,以及太空开发的无穷远景,令所有的中国航天人,令所有爱好梦想的中国人,愉快地幻想并热切地期待着。年金秋,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即将起航。专家指出,如果这次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下一步中国载人航天的目标将是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梦想有多远,我们的足迹就有多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