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各部分的详细数据与制作方法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249709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胡各部分的详细数据与制作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胡各部分的详细数据与制作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胡各部分的详细数据与制作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胡各部分的详细数据与制作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胡各部分的详细数据与制作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胡各部分的详细数据与制作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胡各部分的详细数据与制作方法(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二胡各局部的详细数据与制作方法本帖最后由 小钧 于 2011-6-19 20:55 编辑我在念大学的时候花了一个星期把一本制作乐器的书整本抄了下来包括插图也画了下来,其中有比拟详细的二胡的制作方法和数据,给有兴趣自己制作二胡的朋友做个参考吧。二胡的琴壳有点木工手艺的,只要花点心思一般都能做成功,关键的技术活是在蒙皮那里。这个资料在华音是第一次发布,局部图片取自网上。因为图片的处理有点麻烦发贴要费点时间,请有兴趣的朋友稍等。 二胡是由胡琴开展而成的,也曾称为胡琴。 二胡是我国主要民族乐器,广泛流传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以至珠江流域。 二胡这个名称,在南方是专指独奏用和民族乐队里面用的一种

2、,北方人称为“南胡。由于全国各地不同的习惯,还有称为“二弦和“嗡子的。名称虽多,实际上是同一种乐器。 二胡音色优美,表现力强,既能演奏柔和、流畅的曲调,也能演奏跳跃有力的旋律,音色刚柔多变。演奏技法以弓指多变为特点。 二胡是由振动膜、琴筒、琴杆、琴头、琴轴、千斤、琴马、弓子和琴弦等组成。【琴筒】是二胡发音的共鸣箱,它用红木、紫檀木或乌木制成,也有用花梨木成竹子做成的,其形状主要是六角形的,另外也有些地区做成圆形或八角形,近来还有做成椭圆形,筒腰略细,筒前端蒙有振动膜,振动膜用蟒皮或蛇皮做成,筒后装置音窗,音窗用木或骨质材料,开有各式花纹。【琴杆】通常使用与琴筒一样的木材制作,上面顶端为琴头,上

3、端有两支琴轴,下端插入琴筒。琴杆有弯脖形的,也有龙头形的,都是为了美观,没有其它作用。【琴轴】也叫做“轸子,用多层骨质或木片粘合。上轴栓内弦,下轴栓外弦。近年来也有在琴轴上加上蜗轮、蜗杆装置的。【千斤】一般用稍粗的丝弦绕扎而成也有用千斤钩的,如京胡,将弦绕在琴杆和琴弦上,转三两圈后,再单独绕琴杆一圈系住。它通常是在琴筒到上轴之间的三分之二位置上距琴码约40cm。【琴马】常用木或竹制成,竹马发音响亮,木马是用松节木做的,音色淳厚柔美。还有用钢丝马的,但使用都很少。【琴弓】用江苇竹制成,竹子粗的一端在弓的尾部,马尾夹在两弦之间。 【琴弦】使用丝弦或钢弦,两根弦粗细不同 ,如外弦用子弦,里弦就要用二

4、弦,外弦用二弦,里弦就用老弦,也有外弦用子弦或钢丝弦,里弦用二弦的。近年来,金属弦使用日益普遍,尤其民族乐队中广为使用。二胡的品种花色较多,它们在用料上、琴筒的形状上、与琴头的雕刻上各有不一样,例如:有弯脖二胡、花梨弯脖二胡和色木平顶二胡等。此外,还有带扩音筒的二胡,带托二胡等。二胡的等级主要根据音质、材料和工艺优劣等因素,分为高级、中级、普与三个级别分别适合用于专业演奏、一般演奏和练习使用。虽然二胡在用料、琴筒形状、琴头或式样上有所区别,但规格尺寸上的差异不大,下表列出了二胡各个局部的尺寸。下载 (33.33 KB)2011-6-19 17:17、琴头和琴杆下载 (128.02 KB)201

5、1-6-19 19:37选好料后按标准尺寸加上加工余量加工出毛坯,将上部刨方项部至肩部,下部刨去棱角,用木锉锉成上粗下细的圆锥形。在琴杆的上端要刨成四方形,一定要刨平,琴杆刨圆时除可用木工刨外俗名“虎头刨也可以使用“耪也叫“蜈蚣刨,用耪比用刨还要好,不致出逆茬。琴杆的顶端要并上足够雕刻琴头装饰如弯头、龙头、卷书的粗坯,待胶干后可以进展雕刻。最后在琴杆上部的方处钻轴孔上下轴眼相距为75mm,把杆的尾部用锉锉方。下载 (106.22 KB)2011-6-19 19:37下载 (101.27 KB)2011-6-19 19:38下载 (79.41 KB)2011-6-19 19:38耪的制作耪的木制

6、局部可以用色木,将底部平面锯出假如干0.7mm宽的锯口,锯口深约20mm,在锯口中嵌入薄钢片厚0.8mm, 长35mm, 宽25mm钢片露出5mm,钢片刃部后角为30-35度角,刃端不能锋利,要倒成圆角,嵌入钢片时可以在锯口中涂醋,使钢片生锈后更加结实。耪在使用时只可向前推,而不可倒用。关于以下提到的鱼膘胶的制作,这里有位仁兄的博客介绍的很详细,不过据我了解现在的二胡用的是化学胶水粘合的。、琴筒制作琴筒要经过制板、堆筒、打凹 、起线、平口等工序。琴筒的六块板在长短、宽窄和厚薄上要求是一致的。每块板长131mm,前口外边宽为51.9mm,前口内边宽为41.6mm,后口外边宽为46.2mm,后口内

7、边宽为35.8mm,板厚为9mm。每块板的两边刨成60度角,六块这样的板组合起来就可以成为一个六方筒。首先将木料锯成10mm厚的板料,板宽为琴筒的长度。琴筒的六块板均应取自同一块木料上,木料的纹理、密度比拟一致,六块板取料的宽度,应大于前口外尺寸,以防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余量不足的情况。琴筒板按规格尺寸加工,琴筒板的60度倒角是关键,要使用大的约一尺半的木工刨子,这样缝隙才能严密。六方形的琴筒比拟常见,但也有八方形的,八方形的琴筒板倒角为67.5度。先堆成八方形,然后上车床车圆。为了增加二胡的美观,可以在每块板的两边贴上不同颜色的木片,待其胶合成形后就成为镶嵌线条。琴筒胶合时要把鱼胶涂匀,用绳子扎

8、紧,注意琴筒一定要方正,然后放在微火上烘烤,使胶液融化就可粘合结实。琴筒胶好后,要在中部锉出凹形,先做出一个粗的凹形,然后用半圆锉修整,再用砂布打光。琴筒的起线,可先用铅笔起线,然后用小锯开出,琴筒里如果不平,可用开齿锉也有称马牙锉的,用钢板锉退火后制成,锉平锉光。圆筒二胡例如高胡,要将琴筒上车床车圆,在筒后口车上三条阔狭线称为起线,并在琴筒的前中部车一凹形,最后将琴筒内部车圆磨平。琴筒前口是蒙皮的地方,对发音有密切的关系,筒前口要求要平,否如此将导致蒙皮不平,影响音色。同时要锉去各边的硬棱,以免在蒙皮过程中损坏上皮膜。蒙皮后在琴筒后加上音窗。在制作上,有经验的乐器制作师傅认为:如琴筒做成内圆

9、外八方,声音可能更好。二胡琴杆装在琴筒内的局部,要是也按京胡底节的方法,打通开成风口,可能声音会更好,但就会影响结实性 、蒙皮二胡的蒙皮方法与京胡的蒙皮方法相似。参考:京胡的蒙皮方法首先将剪好的蟒皮或蛇皮放在冷水中泡软、泡透,夏季约需两小时。泡的时间要根据皮的厚薄而定,但不能泡得太久。泡好后将皮里面的油、肉刮干净,使皮均匀,皮面水分略干就可以进展蒙皮。蒙皮前要在琴筒前口四周涂上稠的鱼鳔或猪鳔,鳔要抹匀,才能把皮膜粘牢。蒙皮时要一边楔子一边用烧热的烙铁或铁片烫蒙皮的涂鳔部位,使皮膜完全绷紧,但在砸楔子时用力要均匀,用力太大会使小竹棍脱下,使局部的皮绷不紧。另外,还有一种蒙皮方法:皮边不用小竹棍,

10、而是用六角形或圆形的铁圈铁圈外缠线,以免损坏皮膜,铁圈套在蒙上皮膜的琴筒上用压扛向下压铁圈,由铁圈下压的力把蒙好的皮带下,使皮膜绷紧,并要随时打皮膜听其发出的声音,到一定程度就停止压,等到胶粘结实后即可。用这种方法蒙皮要事先将琴筒烤热,使涂的鳔在压的过程中不致晾凉。京胡的蒙皮方法参考【琴筒与蒙皮】将竹筒锯成琴筒粗坯,刮净竹皮,以自然圆为好,假如不圆可以塞入圆木棒烤圆,烤圆后需车外圆。琴筒厚度在4mm左右,琴筒蒙皮的前口要比后口薄一些,相差有2mm,从前口观察,外圆成圆角,便于拉紧蛇皮,内圆成锐角,便于胶牢蛇皮。蒙皮前琴筒应先开出装琴杆的孔,上孔比下孔稍大,上孔的边缘距筒前口31mm,下孔边缘距

11、前口34mm,装上琴杆后琴杆不是垂直于琴筒,而是稍向前口倾斜。琴杆与琴筒的吻合程度、角度与上下孔到前口的距离,直接影响到音质,所以上下孔的工艺要求比拟严格。蒙皮前,先将选好的蛇皮剪成每边长90mm左右的方片,去掉四角成为八方形。蛇皮除可买到外,也可以把捉到的蟒或较粗的蛇,把整X皮剥下,从腹部中间剪开,皮面朝上铺平,钉在木板上晾干后自然存放一年后使用。将剪好的蛇皮用水湿润,以湿透皮里泛白为宜,剥去皮里剩余残肉,把多余水分擦去,在八方形的每个边上用线缝上一根长25mm直径4mm的小竹棍,缝时把边皮卷起包住半圈小竹棍,小竹棍两头露出5mm用以捆绑麻绳之用。蒙皮使用鱼膘或猪膘化工店里有售来粘合,以鱼膘

12、为好。涂在琴筒前口的鳔应该稠一些,以涂抹后能够固定住不致流动为宜;而涂在琴筒前口端面的鳔如此不需要太稠,可以稀一些,涂在筒前口端面靠外圈一半的地方,端面的内圈不要涂,涂抹的宽度在1.5mm左右,口鳔不宜多涂,否如此易出噪声。蒙皮前将琴筒前口朝上放在两块叠起来的八方形木板上面,在木块两边锲入处锉成坡口。把缝好小竹棍的蛇皮放在前筒口上面,要使蛇皮脊线居于琴筒中间并对正上下眼,放在木块入锲方向,而且必须使鳞尖朝着下眼,不能颠倒,否如此蒙的蛇皮就不是顺鳞。蛇皮放好后,取18尺长的麻绳,先将蛇皮的脊线一边的小竹棍系住系时用绳套住小竹棍的两端,麻绳再经过下面的木托,环绕住对面的小竹棍,然后再返回到木托处,

13、通过八方形的各边,就把八条小竹棍全部环绕起来了,余下的麻绳顺着琴筒绕几圈,把环绕小竹棍的绳子捆好并系牢。因为蛇皮的背部比腹部抗拉力强,所以勒竹棍的力也要背部大于腹部,四周的力要在两者之间。捆好后就可以入锲了,锲子有两个,每个长80mm,角度为10度左右。把它们从对着木块上下眼的两边同时砸进,然后用小锤轻轻地砸木锲,蛇皮就会慢慢地绷紧。此时要注意小竹棍上的线是否被挣开,稍见挣开,就抹点水,用烧热的烙铁或铁片烫蛇皮涂鳔的地方,烫筒前口端面时要烫边部,不要整个烫,否如此会把蛇皮烫坏。烫涂鳔的地方目的是使鳔溶化,将蛇皮结实地粘合在琴筒前口。待琴筒的周围烫完后,由于鳔的溶化,皮面会稍微回缩,再轻砸一遍锲

14、子,使蛇皮拉到最大限度为止,最后用手指弹一下蛇皮,以绷紧出音即可。在砸锲子时不能太用力,否如此可能把蛇皮撕裂。蛇皮蒙好后须放在枯燥通风的地方待干,不能以日光照晒或炉火烘烤。等到鳔干透以后才可解开麻绳子,割去竹棍,留下距前筒口10mm的皮边,将多余的蛇皮割去。蛇皮干后有翘起来的鳞尖可用小刀刮去,最后在皮边粘上28mm的保护条丝质或棉布条。本帖最后由 小钧 于 2011-6-19 19:43 编辑 、琴杆与琴筒的安装在琴筒上,以距前口边缘包括皮膜在内37-38mm处为圆心钻出上下孔,下孔钻好后用烙铁烙成方形,安上琴杆后,琴杆与琴筒的配合必须严密。、琴轴图将选好的木料锯成小段,经修圆后粗端旋成粗坯,

15、细端旋成1:12的锥度,然后粗端按照直瓣形刻出或铣出32条瓣纹,再用大尖光木锉逐瓣清沟,瓣的大小必须均匀、清楚、深浅一致,最后磨光面成。、琴轴与琴杆的安装琴轴的锥度一定要和琴杆轴眼的锥度一致,才能严密配合。不能过紧、过松或锥度过大,以免发生跑弦、跳弦等现象。琴轴与轴孔有效配合局部的锥度为1:12。琴轴的锥度是根据各对各地区实测与其实际试用效果而确定的,琴轴锥度的统一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与零部件的互换。锥度计算公式:锥度1-2/L1为琴杆大轴眼直径约为12mm;2为琴杆小轴眼直径约为10.3mm;L为轴眼有效配合局部的长度约为20mm。、音窗琴筒音窗的制作,先将选好的料刨光后,把各种把戏的音窗图样贴

16、在木板上,然后用搜弓锯搜出,经砂纸磨光后即成。音窗四周的边不要过宽,宽了发音闷,音窗上的花要大些,雕的空隙也要大些。独奏用二胡的音窗空隙宜密,合奏用的二胡音窗宜疏,一般应有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空隙为宜,花纹应美观。二胡如不加音窗,如此音响大而空,加音窗才是二胡的味道,音窗一般镶在琴筒后口里面5mm左右处,厚约5-7mm。、琴弓图一图二大致上与京胡弓一样,所异者仅弓的前端弯头较大一些,同时,由于二胡的运弓比交平稳,所以竹子的根部在弓尾手握的一头,这与京胡恰恰相反。马尾约200-210根,装马尾时应倒顺各半,这样上下弓音才会一致。弓尾上加上调节螺丝方便了调节马尾的松紧度。有一种金工用的锉刀象图那样的, ,退火就是把金属烧红以后让它自然冷却去掉刚性,目的可能是为了把锉柄做成象这X图那样子以方便使用。 这些实际上是红木加工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