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句式转换题型归纳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245149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结句式转换题型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结句式转换题型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结句式转换题型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结句式转换题型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结句式转换题型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结句式转换题型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结句式转换题型归纳(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句式转换题型归纳一、反问句与陈述句相互转换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能够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 能够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 所不同。例如,下面两组句子(a)我爱我的爸爸妈妈。( b )难道我不爱我的爸爸妈妈吗?我怎么不爱我的爸爸妈妈呢?a组是陈述句,b组两句全是反问句。反问句:就是把 答案藏在问题里,不用回答。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 是肯定的,实际上a组就是答案。注意: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 的句子也能够用感叹号。反问的作用是增强语气 ,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 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 为有力,而且感情 se 彩更为鲜明。1、陈述句

2、改成反问句的方法和步骤: 例句: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第一步、加:即加上反问词和语气词(“难道+吗”或“怎么+呢”)例句变成:(难道)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第二步、反:即把原句的意思反过来(有“不”去“不” 无“不”加“不”)例句变成:难道改革开放(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第三步、改: 即把“。”号改成“?”号例句变成:难道改革开放不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吗(?) 第四步、查:即检查修改后的句子意思和原来的是否一样.总结陈述句改成反问句的方法步骤:一加,二反,三改,四查2、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步骤 例句:我们怎么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呢?第一步、删:先删去反问词(怎么呢、难道吗,等等),有

3、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例句变成:我们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二步、反: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不” 去“不”,无“不”加“不”)。例句变成: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第三步、改:把“?”改成“。”例句变成:我们不能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第四步、查: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的意思和原句意思是 否一样。总结反问句变陈述句的方法步骤:一删,二反,三改, 四查。与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步骤比较,看看有何异同二、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相互转换直接叙述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说 话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 的意思。说话人所说出

4、的说话内容,用引号引起来, 表示直接引用说话人的说话内容。比如:妈妈笑着说: “我今天很高兴。”间接叙述是说话人转述别人的话给听话人听。说话人 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将转述的内容以第三人称的口气 说给听话人听。因为是转述别人的话,不是说话人本 人的说话内容,所以不能用引号引起来。比如:妈妈 笑着说,她今天很高兴。如何才能做好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相互转换呢?我 们应该掌握“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 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面以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为例略作说明。1、改标点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要改为逗号,双引号要去掉。 如果引述内容是疑问句(含反问句)或感叹句,句末 的问号和叹号要改为陈述

5、语气的句号。2、改人称 、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们)一般情况下 把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们)或她(们),如:小 明说:“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改:小明说,他一定要 努力学习。 、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们)那么双引号 前对谁说,你(们)就是谁【谁是我(们)就改为我(们),谁是具体某个人的名字就改为具体某个人的名 字】。如:姐姐对我说:“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改 姐姐对我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又如:老班长 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老班 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一种特殊情况:说话内容中有连用同性别或同音第三人称的,须指明其中一个,否则,就会造成

6、对象 不清。比如: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这里。我去把 它叫醒。”这里如果改成“他去把它叫醒”,就会让听话人不明白 对象。那么,转换后的句子就理应是:孙子对祖父说, 老虎就在那里。他去把老虎叫醒。3、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个步必不可少,通过添加、删去或改换某些词语, 使句子在表述上通顺、连贯、合理。如: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你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 业,坚持锻炼身体。”这个句子如果改成:老师再三嘱 咐我们说,我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 体。这样表述就显得不连贯,应作适当调整:老师再 三嘱咐我们说,要我们寒假里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 炼身体。再如:叙利奥说:“爸爸,我来替

7、您写。”应 改为:叙利奥说,他来替他爸爸写。4、注意事项: 、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1、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2、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改为:他对我说, 那是他的铅笔。 、没有代词的情况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改为:人们都说,桂 林山水甲天下。 、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改为:妈妈对我说, 她去给我烧饭。5、补充例句: 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小明告诉我,他明 天要去春游。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拿来。” 爸爸让妈妈去把 行李拿来。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

8、?” 小红 说桂林山水太美了,她问我们想不想去看。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齐威 王问田忌,是不是他还不服气。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跟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 接叙述的思路差不多,不再赘述。三、调换语序意思不变注意是语序的调换,而不是词语的删减和增添。一般 规律是将表示时间、地点或其它要重点强调的内容提 出来放在句子开头或结尾,句子长的话,中间能够加 逗号隔开。例句:1、出金华城大约 5 公里到罗甸。出金华城到罗 甸,大约 5 公里2、雨从早到晚哗哗哗哗地下个不停。从早到晚,雨哗 哗哗哗地下个不停。3、我家在市图书管附近住。我家住在市图书管附近。有时要求调换语序后意思发生改变。

9、例如:1、那些来南京的客人都很热情。那些南京来的 客人都很热情。2、这几道题你全没有做对。这几道题你没有全做对。四、把字句和被字句相互转换: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A+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B+动作C 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B+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A+动作C例句:(1) 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是A, “我”是B “迷住了” 是动作 C。把字句:A把BC 了,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我迷住 了。被字句: B 被 A C 了,我被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 了。(2) 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大风卷起的尘土”是A, “我的视线”是

10、B, “遮住 了”是动作 C.把字句: A 把 B C 了,大风卷起的尘土把我的视线遮 住了。被字句:B被A C 了,我的视线被大风卷起的尘土遮 住了。(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 丝的材料。“爱迪生”是 A ,“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是 B ,“找 到了”是Co “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不改动,“终于” 修饰C,不能漏掉,最后放到合适的位置。把字句: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 A 终于把 B C 了,爱 迪生终于把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找到了。被字句: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 B 终于被 A C 了,适 合做灯丝的材料终于被爱迪生找到了。五、肯定句改为否定句,意思不变。(实际就是双重否 定句

11、)方法:改双重否定句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 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加上两个否定词, 还是表示肯定的意思。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实行适当的增减。一般是用“不得不、不能不”等句式,也能够用“非不可”的句式。例句:1、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一感叹号)2、他要去补习。 他不能够不去补习.3、他要去看书。 他不得不去看书。4、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在共产党面前 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六、仿写句子如果题目不明说是仿成什么句子,那就要好好观察分析原句的特点,看它句式特别,还是修辞特别。小学 阶段,一般来说多是考察修辞手法,把句子改为

12、比喻 句、拟人句、夸张句等。比喻句: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 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 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拟人句: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 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好处:生动、形象)夸张句:使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 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例句:1、夜空的繁星,仿佛碧波上撒满的宝石。(改比喻)2、天空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改拟人)3、敌人使用了燃烧弹,邱少云的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改夸张)七、缩句与扩句 缩句要点:1、要知道写的是什么。2、表示时间、地点、数量、方向、环境、修饰词语

13、(的、 地、得前面的词语)都能够缩去,去除枝节,只余主干。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练习:1、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话 包蕴着哲理。2、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 四团取得了胜利 3、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老师讲了故事。扩句与缩句正好相反,给名词或动词加上合适的修饰 语,使表达更具体生动。考试时不必添加过多修饰语, 一处即可。八、以文明用语的要求,改写句子日常文明用语主要有您好、请好吗、打扰了、劳 驾、谢谢、对不起、再见等。再就是注意称呼要合乎 尊老爱幼的标准,用语要注意委婉含蓄,凡事商量。 不可说话粗暴、粗俗或带命令的语气。例句:以文明用语的要求,将下列话换个说法1、喂,妈,今天开学了,快给钱。妈,今天开学了, 给我点零用钱好吗?2、奶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快给我五元钱。奶 奶,学校号召我们捐款救灾,能给我五元钱捐款吗? 3、喂,老头,把锄头借我用一下。打扰了,老爷爷,能借您的锄头用一下吗?4、小红,把窗关一下。小红,劳驾把窗关一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