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理新人教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243656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理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理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理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理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理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理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二生物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理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生物第二次阶段测试试题 理 新人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的能量转换场所是( )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D叶绿体和线粒体2. 家庭养花,一次施肥过浓,引起花卉萎蔫,可采取的措施是( )加强光照改善空气流通适当浇灌清水更换盆中泥土A B C D3. 用显微镜观察经健那绿染过色的人口腔上皮细胞,可以观察到线粒体的原因是( )A健那绿能使线粒体染成监绿色而不能使细胞质基质染色B健那绿能使细胞质基质染成蓝绿色而不能使线粒体染色C健那绿能使线粒体染成监绿色而不能使细胞质染色D健那绿能使细胞质染成蓝绿色而不能使线粒体染色4

2、. 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5.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能量,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分别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C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6.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B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到ATP中C线粒体是蓝藻细胞产生ATP的主要场所D细胞连续分裂时,伴随着ATP与ADP的相互转

3、化7. 下列测定中可简便而且准确判断贮存的小麦种子细胞呼吸方式的是( )A有无酒精生成 B有无水生成 C有无有机物消耗 D O2消耗量与CO2生成量的比值8. 将置于阳光下的盆栽植物移至黑暗处,则细胞内三碳化合物与糖类生成量的变化是( )AC3突然增加,(CH2O)减少BC3与(CH2O)都减少CC3与(CH2O)都增加DC3突然减少,(CH2O)增加9.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与人皮肤生发层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主要的差别发生在( )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 C后期和末期D末期和前期10. 下列生理活动中,不产生ATP的是( )A光反应 B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C暗反应 D丙酮酸分解为CO2和氢11

4、. 一个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图甲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乙表示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代表染色单体B图中b代表染色体C图中c代表DNAD上述三项判断都是错误的12. 酵母菌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呼吸,将酵母菌放在含有培养液的密闭锥形瓶中,测得CO2的释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大1倍,则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 )A16B13C12D1113玉米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DNA分子数目依次为( )A20、20 B20、40 C40、20 D40、40 14没有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被消耗的物质是( )A.H和ATP B

5、.H2O和CO2 C.五碳化合物和酶 D.三碳化合物15如图所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锡箔覆盖处理后在阳光照射24小时后,将其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位置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本实验证明( )(1) 光合作用需要CO2(2) 光合作用需要光(3) 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4) 光合作用放出氧 (5)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 (1)、(2)B. (3)、(5)C. (2)、(5) D. (1)、(3)1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仅发生在胚胎时期 B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或组织C癌变被看作是细胞的畸形分化 D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发育的各个时期17酵母菌有氧呼

6、吸时,消耗G摩尔的葡萄糖可以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酵母菌无氧呼吸时,若产生同等数量的二氧化碳则需要消耗葡萄糖的量是 ( )A.1G摩尔 B.3G摩尔 C.G/3摩尔 D.G/6摩尔18水稻体细胞有24个染色体,在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的数目依次是 ( )A. 24、24、24 B.24、48、96 C.24、48、48 D.24、24、9619种子萌发时,在利用光能之前,不会发生下列哪种现象( )A细胞分化B细胞分裂C细胞呼吸D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20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

7、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的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力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21关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是生理性的,细胞坏死是病理性的B细胞凋亡是主动性的,细胞坏死是被动性的C细胞凋亡是急性的,细胞坏死是慢性的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坏死是外界因素引起的22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 的染色体(a)数、染色单体(b)数、DNA 分子(c)数可表示为如图所示的关系,此 时细胞内可能发生 ( )A中心粒发出星射线B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C细胞板形成DDNA的复制23.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8、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A. B. C. D.24关于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产生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细胞ATP的唯一来源B有氧条件下,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C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依赖氧D细胞质中消耗的ATP均来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25、右面是植物细胞内的部分物质代谢简图,由b过程生成物质A所需的物质条件是:( )A酶、CO2B酶、CO2、ATPC酶、NADPH、ATPD酶、CO2、N PH、ATP26下列结构中不能产生CO2的是: ( )A小麦细胞的细胞质基质 B人体细胞的线粒体 C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 D

9、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27在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分别属于 ( )A自变量和因变量 B无关变量和因变量 C无关变量和自变量 D因变量和自变量28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转移的途径 ( )A葡萄糖 丙酮酸 水 B葡萄糖 丙酮酸 氧C葡萄糖 氧 水 D葡萄糖 丙酮酸 二氧化碳29右图为光照和光合作用速度之间的关系,对这一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A点时,光合量与呼吸量相等B.在过B点后,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量不再提高 C.在B点时,总的光合量为7mg(m2h)-1 D.在A点时,总的光合量为O 30 图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

10、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o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图甲中,Ta、Tb时淀粉酶催化效率都很低,但对酶活性的影响有本质的区别C、图乙中Tb到Tc的曲线表明随温度的升高,麦芽糖不再上升,酶的活性已达到最大D、图乙中A点对应的温度为TO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10分,每空2分)下图表示大气中氧的浓度对酵母菌细胞内CO2产生的影响,请据图回答(1)A点表示酵母菌组织释放的CO2较多,这些CO2是 的产物。(2)由A到B,CO2的释放量急剧减少,其原因是 。(3)由B到C,CO2的释放量又不断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4)为了有利

11、于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氧气浓度应调节到图中的那一点所对应的浓度? 。采取这一措施的理由是 。 32.(8分,每空2分)下表是有关淀粉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注:人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各试管保温时间相同)不同条件下淀粉酶的实验结果试管编号加入物质温度试剂实验现象1可溶性淀粉溶液2mL清水2mL37左右碘液变蓝2可溶性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0变蓝3可溶性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37左右不变蓝4可溶性淀粉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100变蓝5可溶性淀粉溶液2mL加2-3滴2%盐酸的稀释唾液2mL37左右变蓝6蛋白质溶液2mL稀释的唾液2mL37左右无变化(1)1号试管和3

12、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 。(2)2号、4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 。(3)5号试管与3号试管实验结果相对照说明 。(4)当2号和4号试管的温度条件重新设定为37时,酶活性可恢复的为 试管。 33.( 7分,每空1分)右图是一个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期。(2)该细胞此时有_条染色体,_条染色单体,_个染色体DNA分子。(3)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_条。(4)此时期继续发展,将在赤道板位置出现_,逐渐扩展形成_,最终分裂为两个子细胞。34.(6分)下图表示是物体一系列生命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识别是细胞信号传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