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242753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一、知识结构图相交线七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梳理 第五章 相交线及平行线相交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平行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命题、定理平移二、知识定义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 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 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 一条的垂线。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 及5 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1

2、 / 191 / 19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内错角:2 及6 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同旁内角:2 及5 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 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 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三、定理及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垂线的性质:性质 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及已知直线垂直。性质 2:连接直线外一点及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 短。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及已知直线平行。

3、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及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 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平行线的性质: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平行线的判定: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 / 192 / 19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判定 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四、经典例题例 1如图,直线AB,CD,EF 相交于点 O,AOE=54,EOD=90,求EOB,COB 的度数。例 2如图 AD 平分CAE,B = 350,DAE=600, 那么ACB 等于多少?AEB C D例 3三

4、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及它相邻的内角的 4 倍,等于及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 2 倍,则这个三角形各角的度数为 ( )。 A450、450、900 B300、600、900C250、250、1300 D360、720、720例 4已知如图,求 ABCDEF 的度数。AFB3 / 193 / 19C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例 5如图,ABCD,EF 分别及 AB、CD 交于 G、H,MN AB 于 G,CHG=1240,则EGM 等于多少度?AMEGBC HFN D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结构图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用坐标表示平移

5、二、知识定义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 a 及 b 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 记做(a,b)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 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横轴、纵轴、原点:水平的数轴称为 x 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 为 y 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坐标:对于平面内任一点 P,过 P 分别向 x 轴,y 轴作垂线,垂 足分别在 x 轴,y 轴上,对应的数 a,b 分别叫点 P 的横坐标和纵 坐标。4 / 194 / 19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象限:两条坐标轴把平面分成四个部分,右上部分叫第一象限, 按逆时针方向一次叫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

6、四象限。坐标轴上 的点不在任何一个象限内。三、经典例题例 1一个机器人从 O 点出发,向正东方向走 3 米到达 A1点,再向正北方向走 6 米到达 A2 点,再向正西方向走 9 米到达 A3 点,再向正南方向走 12 米到达 A4 点,再向正东方向走 15 米到达 A5点,如果 A1 求坐标为( 3,0),求点 A5的坐标。例 2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 A点,(0,4)表示 B 点,那么 C 点的位置可表示为( )BA、(0,3) B、(2,3) C、(3,2) D、(3,0)CA例 2例 3如图 2,根据坐标平面内点的位置,y写出以下各点的坐标:AA( ),B(

7、),C( )。DC-1O 1FEBx例 35 / 195 / 19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例 4如图,面积为 12cm2 的ABC 向 x 轴正方向平移至DEF 的位置,相应的坐标如图所示( a,b 为常数), (1)、求点 D、E 的坐标(2)、求四边形 ACED 的面积。例 5过两点 A (3 ,4 ),B (-2 ,4 )作直线 AB ,则直线AB( )A、经过原点 B、平行于 y 轴 C、平行于 x 轴 D、以上说法都不对一、知识结构图及三角形有关的线段三角形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第七章 三角形边高中线角平分线多边形的内角和 多边形的外角和二、知识定义6 / 196

8、/ 19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 形叫做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 第三边。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 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 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及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 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 三角形的稳定性。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 边形。多边形的内角:

9、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及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 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 边形的对角线。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 做正多边形。平面镶嵌: 用一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 盖,叫做用多边形覆盖平面。7 / 197 / 19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三、公式及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 180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

10、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360。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 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2)n 边形共有条对角线。四、经典例题例 1如图,已知ABC 中,AQ=PQ、PR=PS、PRAB 于R,PSAC 于 S,有以下三个结论:AS=AR;QPAR;BRP CSP 其中()(A) 全部正确 (B) 仅正确 (C) 仅、正确 (D) 仅、正 确例 2 如图,结合图形作出了如下判断或推理:如图甲,CDAB,D 为垂足,那么点 C 到 AB 的距离 等于 C、D 两点间的距离;8 / 198

11、/ 19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如图乙,如果 ABCD,那么 B=D;如图丙,如果ACD=CAB,那么 ADBC; 如图丁,如果 1=2,D=120,那么BCD=60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个(A)1 (B)2 (C)3 (D)4例 3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画出 DEF 和DEG(F、G 不能重合 ) ,使得 ABC DEF DEG 你能说明它们为什么 全等吗?例 4测量小玻璃管口径的量具 CDE 上, CD=l0mm ,DE=80mm如果小管口径 AB 正对着量具上的 50mm 刻度, 那么小管口径 AB 的长是多少?9 / 199 / 19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

12、总结例 5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4,0)、B(1,0)、C(0,-2)三点请按以下要求设计两种方案:作一条及 轴不重合,及 ABC 的两边相交的直线,使截得的三角形及ABC 相似,并且面积是 AOC 面积的 分别在下面的两个坐标中系画出设计图 形,并写出截得的三角形三个顶点的坐标。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一、知识结构图 实际问题数学问题10 / 1910 / 19(二元或三元一次方程)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 设未知数,列方程解代入法方加减法程 (消元)组检验二、知识定义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 1,像 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 ax+by=c(a0,b 0)。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 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 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11 / 1911 / 19人教版初一下学期数学知识框架及知识点总结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 想。代入消元: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