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和区域差异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241282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和区域差异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模板课题:区域和区域差异科目:地理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课时: 1课时提供者:薛必美单位:宁夏贺兰县第一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高一地理第一单元第一课,对整个必修三的学习起到方法论的作用。为后面各章节案例学习提供学习的方法。也是第一章以及整个必修三课本中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本节内容主要了解区域的概念,特征以及分类。重点是掌握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以及之间的自然地理差异。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大自然区域的划分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差异。过程与方法:从区域概念以及特征分类导入,引出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以及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比区域之间的差异。教会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思路和方

2、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疆域辽阔,地域之间差异大。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和了解,但是缺乏系统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能。读图能力和从地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也有待培养和提高。但是学生已经具备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更加接近学生生活实际也更能引起学生兴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本课主要通过学生阅读课文,达到初步的认知目的,而且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前提。 2,在学生阅读课文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展示地图引导学生读图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比三大自然区之间的五大自

3、然地理要素的差异。3,加强小组合作,4,教师适时引导启发。五、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区域特征和划分难点: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要素要素的差异。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我们的生活与区域有关,我们经常听说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用语。(提问)什么是区域 ?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1、概念:2、特点 3、划分指标自然区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特征的差异来进行的?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4、区域差异: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5、区域研究的重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区域社

4、会发展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6、区域研究的意义:为选择区域的发展方向、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区域差异比较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学生在地图上画出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并熟记。出相互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间的差异显著,但区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1、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2、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名称 : 地形,气候、分区 学生阅读课文5-7页。从气候,地形地势,河流水文,土壤植被几个方面对比三大自然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完成课文7页表格1-1-1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表。1, 东部季风区 详细对

5、比三大自然区之间的自然特征差异,思考导致区域内部变化的主导因素。东部季风区: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状况差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随距离海洋干湿状况差异。青藏高寒区:随海拔高度变化的水热组合状况差异。2,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3, 青藏高寒区3、三大自然区的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与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比较接近。青藏高寒区东部选取了3000米等高线作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青藏高寒地区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4、 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学生完成课文表格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总结归纳能力。东部季风区,

6、从低纬到高纬,都以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主。濒临海洋,降水丰富,植被茂盛,河湖众多,种植业发达。地处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以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降水量较少。该地区主要发展的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水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青藏高寒区,位于中低纬度的我国西部地区。海拔高,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有众多的高山和冰川,是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显著,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 阅读课文,找出区域概念并且总结区域特征。学生根据多媒体地图总结区域特点。要求学生在课本图1-1-1中找出三大自然区的范围以

7、及他们之间的分界线。说出三大自然区划分的标准和分界。让学生了解我国区域差异大,但是区域内部性质相对稳定得特点。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以后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老师多媒体展示地图,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区域概念和特点以及划分标准进行了解,为下面三大自然区的学习打下铺垫和基础。七、教学评价设计1 ,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多幅地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完成课文表格,重点掌握三大自然区自然地理差异。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对比区域之间的差异。2,灵活运用教材,大胆的进行整合。3,结合课堂练习巩固课文所学知识。八、板书设计 区域和区域差异一, 区域基本概况1,概念2,特征3,划分标准二, 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