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23192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 “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得力其尔小学:徐健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其重要意义一直被人们所重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阐明语文不单单是工具学科,不只是以往所要求的“字词句段篇教学,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了,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标准提高了,而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一直采用的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使得语文课程的学习既单调又枯燥,教学效果不强。新课标实施以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要求教育者要积极思考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要应运而生。那么教师如何做到“少教”,学生达到“多学”呢?“少教多学”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又有什

2、么现实的意义呢?怎样真正实现语文“少教多学”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一:语文课程 “少教多学”的主体地位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他对于学生实践性的要求很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育者往往采用的是“教为基础,先教后学”的教学理念,老师传授了多少,学生就接受多少,老师要求学生掌握什么,学生就掌握什么,老师要求学生学多少,学生就学多少。这种教学方法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养成了。长此以往学生过度依赖老师,造成了学生的主动性、思考力、创造力的减弱,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教师一切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工具的准备,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围绕着学

3、生这一学习的主体开展而来。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应加大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要放开手大胆的让学生去探索,让他们在发现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要相信孩子的潜力,不能总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来,成为语文学习的领导者而不是接受者。那么如何加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的确立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的做到“少教多学,以学论教”呢?我们要从老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考虑。二:“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现实意义“少教多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我校在 “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后,通过近一年时间来语文教师的研究、尝试,已经初见成效。通过

4、实践表明,“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使用,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的提高,学生自身树立起一种学习的责任感。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帮助。比如我校中高年级“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课堂理念是“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引导者”,基本流程:课前预习,生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的带到课上讨论解决;课前三分钟积累汇报,调动学生主动积累语文知识的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精读课文,学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课程讨论、汇报,在教材上做

5、批注,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引导归纳。这样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自主学习能力大大加强,更多的体现了学生的思想,在学习末的测验中,学习成绩有了普遍提高,“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有了有力的证明。三:如何做到“少教多学,课堂高效”1、语文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要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配合学生的学习进度,规划好教学目标,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充分发

6、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表扬他们敢于大胆当众表达个人见解,勇于质疑等优良品质。课后教师应主动与学生交流,特别是平时沉默寡言,不敢大胆举手发言的学生应多找他们谈心。引导学生乐谈、善谈。拉近了与教师的距离,课堂上就能积极主动参与了。教师要用微笑迎接每个学生。微笑是人内心情感的体验,是对学生宽容理解、欣赏赞许,无以回报的给予。感情交流是双向的,教师的微笑,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无比的关怀。3、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转变学生是观众或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

7、角的传统观念。教完全是为了学,教完全是为了不教,教要服从于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人。要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控制限制得多和学生读得少、练得少、自主探究得少的弊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成为传播知识的艺术家,教师要“授之以渔”、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语文的主人。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思考、理解掌握新知。 4、教给方法,注重培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向课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标准答案挑战。提出自己独特的看

8、法,质疑问难,勤学好问,敢想敢问、敢为敢当。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比如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如何保证课堂上的听课质量和听课效果,课后复习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独立学习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5、坚持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要保证学生的课内外的独立学习时间。小学学习阶段,是一个关键的学习阶段,此时学生对待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还有待于培养和提高。作为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自身的内在潜质,把学习的主动权大胆的交到学生手中,弱化教师自身在

9、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努力向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转变。教师的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使得教学成为推动和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6、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教育学生不应该采取一概而论的办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教学,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弱点和缺陷得到强化提高,从而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决定了语文课程的学习成果,是内在因素。教师的教学手段方法都仅仅是一个外在的因素,他不能决定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起到的仅仅是一个导向,促进的作用

10、。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质量的好坏还是要靠学生自身的内在素质的培养。二是明确学习的目标。明确的目标可以是我们攀登到知识的顶峰。作为新一代的小学生,他们承载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满载着我们的理想。作为语文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将来知识的学习和交流奠定基础。语文课程的学习不管对于国家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将来自身的生活质量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教育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三是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良好的创作性思维,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语文这门学科开放性较强,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要积极发散思维,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创新能力便体现于此。创新是进步的推动力,知识的进步需要不断的创新发展。所以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教学研究”及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模式的使用,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缺点与不足。使得语文课远离枯燥乏味,使得它充满了乐趣性与创造性。虽然初见成效,但这只是教改实验的起步阶段,作为新一代的语文教育教学者,我们应该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投身教改道路中来,为祖国的科教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