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101图集心得体会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23121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101图集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101图集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101图集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101图集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101图集心得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读101图集心得体会 在看完101图集之后,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制图规则部分:串联设计施工,规范设计出图,便于施工速度;构造详图部分:给出标准构造,解释完善设计规范条款,简化设计图纸,施工也有章可循。详细叙述和描绘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领域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等,其具体内容是针对“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的。 在阅读101图集的时候我也遇到很多问题,不过看到网上前辈们的解释又恍然大悟,列如关于101图集“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15d和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也不要紧。”而前辈们的回答解决了这个

2、问题:laE是直锚长度标准。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laE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应当注意保证水平段0.4laE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laE的错误方法。还有一个解释也让我受益匪浅,问题是这样的:梁的下部钢筋能否不锚固在柱子而是锚在另外一根梁内(就是与该钢筋所在梁相垂直的),因为有时梁柱节点内的钢筋很多12根25的钢筋,使柱节点的有效截面变小且无法振捣。前辈们解惑是:当支座另侧梁底低于该梁梁底时,可以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当两边梁底一平时,按

3、照右上构造直锚入另侧梁底下部。其原理是:当为非抗震时,两侧梁底根部均受压,对锚固有利;当为抗震时,往复作用的水平地震力交替使一侧梁底受拉的同时又使另一侧梁底受压,亦不影响锚固。但是将梁的下部钢筋拐弯锚入与其垂直的梁中的做法,还未见有关先例。 其次我在读101图集的时候也发现,在阅读的时候不能疏忽,因为一些小地方没考虑清楚,就会搞错,我在看一些101图集练习时遇到的,比如在看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表时:HRB400钢筋,2级抗震下,c40的灰,laE的灰是多少?我想的是是33d,结果去网上查是错误的。应该是我们大多数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参数-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所以在我们实际施工中在直接从表中la

4、e读取之前,先要确定锚固长度修正系数是否=1. 101图集在保护层定义方面也有了很详细的解释:保护层是指“最外层钢筋的外皮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中间相差箍筋直径和一个弯折曲率,这一改进,简化了箍筋的计算,也方便了施工成型和质量检查验收,统一了计算钢筋的量取规则。原来成型箍筋要量内净尺寸,箍筋的保护层很小很小,箍筋常常紧靠模板,除箍筋以外的纵筋都是量取外包尺寸,现在统一之后,便于箍筋量尺和成型更增加了构件的质量保证,为翻样软件简化了箍筋的计算,现在将梁柱归在一起,将墙和板归在一起,更便于记忆更符合构件性质的实际。那个加5很要紧,意思是说,只要混凝土强度等级等于和小于C25,保护层数值都要增加5毫米,这回保护层的活动空间可就加大了,再也不是那么的死板了。也就是说,右上方的保护层最小厚度表是按照等于和大于C30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制定的。梁设计时应注意:对于支座两边不同配筋值上部纵筋,以尽可能选用相同直径,使其贯穿支座,避免支座两边不同直径的上部纵筋均在支座内锚固。对于以边柱和角柱为端支座的屋面框架梁,当能够满足配筋截面面积要求时,其梁的上部钢筋应尽可能只配置一层,以避免梁柱纵筋在柱顶处因层数过多、密度过大不便于施工和影响混凝土质量。 101图集是广大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所接受的制图规则。因此,广大建筑施工人员、预算人员,必须掌握并熟悉它。至今,从事建筑施工者,已经无法离开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