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229632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浅议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浅议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浅议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浅议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议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议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摘要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贷款风险防 控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行虽然加大了贷后管理的工作力 度,但由于主客观尤其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贷后管理仍然是 我行信贷管理的薄弱环节。“重贷轻管,管理不到位”现象依 然存在,如何解决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贷后 管理水平,值得我们仔细思考.本文首先对贷后风险管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进行了阐 述,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针对 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对其中重点的两点方法以某分行贷后 管理为例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再从绩效、岗位管理和文化建 设完善加强贷后管理的建议。关键词:贷后管理 风

2、险 问题 建议一、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的概念贷后管理是信贷业务的最终环节,是防范风险、确保贷 款安全的重要一环。贷后管理是指从贷款发放开始,直至本 息收回或信用结束期间内,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动态管理的 过程。作为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贷后管理既能 控制资产质量,又能创造价值。贷后管理历史较长,贯穿了 贷款发放至收回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定期与不定期 的根据借款企业所属行业及经营特点,进行现场检查和非现 场检查,分析借款企业的财务信息、经营状况,监测贷款资金 的流向,掌握可能造成违约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因素。通过贷 前和贷中的检查审批,控制了一部分风险,但是变化的市场 环境、经济活动的周

3、期性、银企信息不对称,都造成了风险 的不可预测性,致使商业银行必须持续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贷后风险管理机制。二、商业银行贷后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一)贷后检查流于形式现行的信贷管理制度要求信贷人员在贷款发放后对客 户进行贷后检查并形成书面检查报告。遗憾的是,很多信贷 人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应付心理严重。个别 信贷管户人员甚至不对客户进行走访,只是定期通过传真或 电话向客户索要一些财务报表或相关数据。贷后检查报告大 多也是在本行信贷管理部门或外部审计、监管等机构进行信 贷检查前集中补齐,内容相对简单,缺乏使用价值.1。贷后检查针对性不强,没有对不同客户和所属行业进

4、行区分和侧重,重点不突出,差别化不够;2。对借款企业的销售情况、现金流量关注不够,不能将 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作为贷款的依据。在贷款多次出现 逾期和欠息的情况下,仍然为企业办理“借新还旧”手续, 而且将此类贷款纳入正常类贷款管理;3. 风险预警机制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及时反映企业重大 变动事项。对客户财务数据的重大变化,不能了解和分析其 实际原因和合法性,对企业法人变化、资产转让等重大事项 不能及时反映,给信用不良企业逃废银行债务以可乘之机;4. 强调和注重对借款客户本身经营和风险因素的检查 与监控,忽视对担保人和抵质押物的检查与监控,对第二还 款来源的控制力度不够。5. 信贷资产检查内容狭窄

5、,信贷检查报告、信贷日志、 客户走访记录等记载简单、内容空泛、甚至多期雷同,忽视 对企业财务报表以外情况的检查,风险判断表面化,不能充 分揭示客户潜在的风险因素。6. 在实际操作中,信贷人员往往不能及时将相关信息及 时录入系统,更新信息,导致有些重大变化不能及时反映, 使得银行获取信息滞后,使得银企信息不对称更加严重.(二)缺乏有效贷后考核机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 贷款扩张冲动以及重贷款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贷款收 益在贷款发放时就已经确认,因此信贷人员只要完成当年度 的贷款额度目标,就基本上通过了本年度的绩效考核并获取 绩效奖励,而贷款存续期内的管理工作的考核与发放贷款时 的考核基本脱节

6、,由此造成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将工作重点放 在扩张贷款数量,对信贷资金安全缺乏应有的重视.(三)贷后管理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近年来, 信贷业务发展迅猛,业务规模、业务种类、客户数量、市场 结构以及监管要求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客户经理队伍却 并未稳定增长,人员调整变动频繁,贷后管理队伍实际上处 于一种“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二是缺乏专门的贷后管 理岗。客户营销和贷后管理职责尚未分离,客户经理同时负 责市场营销、关系维护和信贷管理,导致各项职责难以有效 落实,贷后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三是贷后管理人员专业化 水平不高.部分客户经理专业素质不高,学习不够,无法满足 信贷业务拓展与风险。三、商业

7、银行贷后风险管理的建议(一)提高贷后检查质量针对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贷后检查是贷后管理的重要内 容,对银行防范和化解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要真正发挥贷 后检查的作用,就必须在检查工作上下功夫,提高检查的质 量。贷款发放后,通过对资金用途、借款人财务状况、经营 情况、贷款项目进展情况、抵质押物的质量和价值等情况的 持续监测,确定贷款形态,并制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在检查 报告中需如实反映所监测到的可能会对贷款产生影响的因 素,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确保贷后检查的有效性.动态、 持续进行检测有助于加强风险预警能力,在当前经济形势复 杂的前提下,更需要密切关注和防范各种风险.如果贷款企 业出现风险预警信号,

8、需要及时采取风险预警处置措施。后 续管理还需要不断加大贷后检查的深度与频次,严格按要求 监测潜在风险变化方向,并不断对风险预防措施,并不断检 验风险预防措施的效果,防止潜在风险实际发生,对于贷款 本金全部或部分不能收回的,已经发生实际损失的贷款,应 该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充分利用法 律手段保全资产,尽可能降低贷款风险。建议可重点关注一 些因素:1. 发挥非财务因素的协助作用.一是注重收集非财务因素,认真核查有关指标数据。二 是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对敏感指标的增减变化进行深入 取证和分析,不能简单听取企业解释。如,一个耗电量很大 的“两高企业,如果其电费减幅较大,就要分析其是

9、否引进 了新的节能设备还是其生产规模在压缩。三是用匹配分析的 方法,从财务和非财务的关联指标变动去分析验证企业生产 经营是否正常。如,对产品全部外销(出口)的生产型企业, 如若借款人海关出口数据(出口金额,含贸易公司代理出口 部分)与其报表反映的销售收入有明显差距,且电费与上午 同比减少明显,预示企业订单可能明显萎缩,生产经营已潜 伏危机。通过深入分析,以事实为依据,及早发现可能存在 的潜在风险,为采取风控措施留出足够的时间。2. 关注企业主营业务变化,防范企业主过度投资风险。近年来,信贷风险案例不少是企业主不满足专注于主营 业务,而把触角伸向其不熟悉、不了解、不擅长的其他领域, 或者是对经济

10、环境过度乐观,盲目扩张经营规模,但新增投 资往往未能达到预期,甚至越陷越深,导致企业资金紧张,不 得不抽调资金甚至寻求民间融资,最终因资金链断裂而导致 银行贷款损失。在对借款人进行风险判断时,要求全面核实借款人、关 联公司、担保人的股东情况、股东实际控制企业情况,多渠 道(包括但不限于人行征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客户上下 游企业、社会资源、新闻媒体等)了解借款人、关联企业及 其实际控制人负债、或有负债(对外担保)、对外投资情况, 如发生挪用该行信贷资金、超过其实际能力的对外投资、及 发生影响该行债权实现的不利事项,应立即采取各种有效措 施维护银行债权。3。加强对企业所处行业的分析。对企业及其所

11、在的行业必须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在了 解行业及产品变化规律后,加强风险监测的同时,还应制定 科学合理的风险处置预案和贷款退出机制,即积极主动管理 风险.对于贷款占比较高的行业,如房地产类贷款,需特别加 强行业风险研究;深入解析借款企业的偿还能力以及资金流, 实时掌控借款企业的货物进出品额.如果企业所处市场环境 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调整客户贷款条件,通过减少贷款额度、 要求提前还款、贷款展期等方式规避潜在风险。(二)完善贷后立体式预警机制。当前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引起风险的风险因素也更加 多元化和复杂化。在这种环境下,银行要想准确对风险进行 预警,就必须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使风险预警模式立体化, 要

12、从多个渠道对企业进行考察,同时也要充分运用现代发达 的科学技术手段,对风险进行度量。首先,银行要从多个渠道 获取信息.对于工商部门、税务部门、法院、检查机关等部门, 银行要与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能及时从他们那里获取借款 企业有价值的信息.银行内部要建立信息共享系统,能及时 从会计部门获取借款企业账户状况,银行也可以借助媒体对 企业所处的行业前景进行分析.建立系统、严密的贷后风险 预警和评价系统。其次,银行应该消除认识上的偏差,在风 险控制上,无论大客户,还是小客户都要一律平等。最后, 建立及时有效的风险预警制度。在信贷风险分析上采用例会 制度,定期召集信贷人员开会,共同对风险进行分析、讨论。

13、对于重大风险,要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听听他们对风险处理 的看法。对于风险评定,一定要保持谨慎,在对风险信号的设 置上,坚持“宁可放大,不可缩小宁可错报,不可漏报”等 原则。在风险处理上一定要及时,比如对于已经发生损失的 预警信号,银行应该派专门的人员及时处理,把损失降到最 低点。(三)XX分行贷后风险管理实例分析1. 客户基本情况D公司成立于1995年8月,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成品照 明灯饰、灯饰玻璃的台商企业,公司由自然人李某、陈某(二 人为夫妻关系)实际控制。其二人实际控制企业除D公司外, 还有花卉公司、灯饰公司、香港公司等。该行于2007年与D公司建立信贷关系,在该行最高融 资额曾为6100

14、万元。该行于2015年在对企业贷后管理过程 中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萎缩、报表未真实反映实际经营情况、 资金被关联企业控制、存在过度投资等系列风险信号,决定 对该企业逐步压缩退出。2015年5月31日,D公司在该行贷 款余额3900万元;2016年1月31日,D公司在该行贷款余 额清零,实现全额退出。2。分析(1)分析非财务因素及财务因素,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萎 缩。D公司自2014年以来,各项非财务指标(包括电费、工 人人数、海关进出口额、货款归行额、账户余额及日均余额) 及主要财务指标(包括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等)相比上 年同期均有所下降,其中货款归行额2015年16月相比 2014年同期下降50

15、%以上,账户日均余额下降近40%,表明 企业近年受宏观经济影响,生产经营不断萎缩,企业的经营 规模已承载不了其融资规模,存在明显的过度授用信.(2)非财务数据与财务数据不匹配,报表未真实反映企 业实际经营情况。D公司产品90%以上外销,其财务报表显示2014年实现 销售收入1.5亿,但同期报关出口金额仅521万美元,同期 货款归行仅5168万元;D公司及长兴公司财务报表显示2014 年合计销售收入2。3亿元,但同期货款归行额仅9300万元。 报表销售收入与海关出口数据、货款回笼情况的差距较大, 经过对比分析后,认为该企业可能存在报表虚增销售收入, 未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的情况。(3)还款来源并非正

16、常经营收入,而是靠外部调拨资金。在线监测发现,D公司2015年上半年每次偿还该行贷款 的资金,均是贷款到期前,由该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的个人账 户划入.还款资金来源并非依靠企业的正常经营收入,反映 出该企业经营产生的现金流不能实现其自身良性循环,而是 要依赖外部筹资来支持其正常运转。对在线监测发现的这一 问题,该行及时发出了预警提示,并组织经营行对企业的实 际情况作进一步核查分析,确认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和第一还 款来源不够充裕。(4) 资金被关联企业控制,存在资金监管风险。从D公司的日常运作和资金往来情况看,该企业从接收 订单、采购、结算的环节主要通过其在香港的关联企业,应收 账款也主要是应收香港D企业有限公司款项。通过对其经营 收支和账户往来的分析,D公司进出资金均被其关联企业控 制,收汇金额仅能维持日常经营运转,企业可能通过关联交 易转移资金和利润,存在一定的资金监管风险。(5) 涉足房产等投资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