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个人案例分析十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22686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个人案例分析十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班个人案例分析十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班个人案例分析十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班个人案例分析十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班个人案例分析十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个人案例分析十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个人案例分析十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个案观察反思 1:中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反思观察地点:中一班午睡室观察时间:每次午睡时间观察记录:第一次与晨晨接触,你肯定会觉得她是个特文静的小女孩,可从平时的观察 与了解中发现她非常的活泼、调皮,精神劲特足。就拿每天的午睡来说吧,她总 是那个唯一一直睡不着的孩子。针对晨晨这种情况,我对她做了如下观察:观察 1:幼儿已经睡下很久,大部分幼儿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还是不断地 听到有在小声地哼唱。这是谁呢?寻着声音找过去,原来晨晨还没睡着。观察 2:幼儿午睡不久就发出均匀的呼吸声,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梦乡中, 这时我忽然听到谁在睡梦中的哭声,接着就听到带着哭腔的告状声:“晨晨掐 我!”原来又

2、是晨晨在睡不着的时候惹事了。观察分析:晨晨从小就没有午睡习惯,在幼儿园里时间长了还好,但如果放假回来,便 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睡不着。和她家长联系,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从来不午睡,家长 也忙,懒得哄她睡午觉,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她不爱午睡的习惯。教育策略:1、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促进其形成良好睡眠习惯。 俗话说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坏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得掉的。 对此,在教育晨晨时我没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坏习惯,而是采用“循序 渐进”的方式。她开始睡不着,我就坐在她旁边,有时拍拍她,有时给她讲一首 小故事,帮助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会儿了,但不一会儿就会醒,醒来以后就 在床上翻来翻去,我就

3、让她起来做一些安静地游戏,如看书。不让她觉得睡觉是 一件苦恼的事。等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时间也长了。2、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其良好午睡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园配合是教育幼儿最好的渠道。如果单 在幼儿园午睡,而星期天及节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话,那她永远无法形成良好的睡 眠习惯。为此,我和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和幼儿园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养 成午睡习惯,这样不间断地进行培养、教育,也就慢慢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中班个案观察反思 2:中班个案观察反思 观察目的:如何有效地对内向幼儿进行鼓励、欣赏教育。 背景记录聪聪是个平时不爱说话、不惹事的小男孩,自理能力较差,剪刀、画画等更 是他

4、的弱项,他总喜欢呆在老师不注意的地方,他也不太喜欢和大家交流,有时 会自言自语。晨间锻炼、做操时,总会发现他的一些动作不太协调,即使教师进 行了个别指导,他的进步也不大。一次,在早晨科学区活动时,发现他一个人很 快就把数物配对的练习正确完成了,让我感到很意外。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继续 观察,发现他对于数学掌握的比较好,基本都能独立完成练习。分析与评价该幼儿从不爱积极表现自己,只是安静的管好自己,遵守常规。对于教师提 出的建议,他也只是安静的接受,不置可否,所以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个慢半拍的 孩子。但是意外的发现,使我一下子醒悟了,这个孩子也有聪明的一面,还有很 大的进步空间,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措施

5、及效果我及时把他的练习展现给大家看,并当众表扬了他,奖励了五角星,他的脸 蛋洋溢着无比的自豪和快乐。在以后的科数活动中,即使他不举手,我也会请他 单独回答问题,果然他的表现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这些肯定无形中增强了他的自 信心。而我也会利用单独交流的机会鼓励他在其它方面加强练习,并通过家校联 系告知家长孩子的进步,以及提出努力的方向,他的家人也很配合,在家培养孩 子对画画、剪纸的兴趣。现在,他在其他活动中都会积极地动脑发言,而我也发 现他还是个视野较开阔的孩子。他还会主动告诉我,在家里一直有进行画画、手 工活动等。在班级里,他的身影逐渐活跃起来,周边交流的朋友也逐渐多起来了, 我们共同期待着他的健

6、康成长。中班个案观察反思 3:中三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分析与反思 观察背景:欣悦是我班一个年纪较小的外地新生,经过一个月的幼儿园生活 发现其适应能力还是相对较强的,但是做每件事情之前总喜欢来询问老师下一步 该干什么,缺乏一定自主能力。观察目的:是否熟悉幼儿园生活的每个步骤,并能自主完成每个步骤? 观察策略:记录师生间的对话,针对欣悦爱询问的个性特点,采取应答式, 在一定情况下也可采取“反问”。观察记录: 欣悦:(来到幼儿园,看到老师)“老师,现在我们去干吗呀?” 师:“现在是晨间游戏时间,你可以和小朋友去游戏,一起去玩。” 欣悦:“那玩好游戏又去干吗呢?” 师:“玩好游戏我们就要去做操了,要去锻

7、炼身体呀。” 欣悦听完我说的话后,走向了位子,和小朋友一起去玩游戏了。 (中午吃饭、睡觉时间)欣悦:“老师,我们现在要去干什么?” 师:“我们现在要去洗手吃饭啊。” 欣悦:“那吃好饭我们在去干什么啊?” 师:“吃好饭我们散会步,就要去小便睡觉了。” 欣悦:“那小好便又要去干吗呢?” 师:“欣悦宝贝,那你来告诉老师我们接下来要干吗呀?” 欣悦:“是不是应该去午睡房睡觉了啊,对了,我们还应该把衣服、鞋子脱 掉,对吗?”师:“是的,真棒!欣悦真聪明!”分析与反思:欣悦宝宝是我班年龄较小的一个女孩。没有自信、做事不肯定是小年龄幼儿 的一种表现形式。我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小的性质,分析了欣悦的一系列反映。欣

8、 悦常常会用询问的口气来征求教师的意见,最主要的目的是因为她想在老师的嘴 中得到老师的肯定,从而来证实自己所想的是否正确。其实经过一个月在园的生 活,她已经了解在幼儿园生活的每一个步骤,但是往往是因为她对事情的不肯定, 所以对老师产生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她希望通过老师的鼓励、肯定等积极的态度 来增加对自己的不自信,从而来满足自己的一系列疑问。面对这类幼儿,我们应 该采取“反问”的形式来激励幼儿,对幼儿可以多提一些“你认为呢?”“你想 的是怎样的?”等问题来锻炼这类幼儿。可以让这些疑问从他们自己的嘴巴里说 出来,让她觉得自己说的也是对的,来逐步锻炼幼儿的表现力、语言的组织里, 更加能锻炼幼儿的自信

9、心。中班个案观察反思 4:中班个案观察反思 背景描述:每个班级都会有反差很大的小朋友,爱学习不爱学习的,听话不 听话的,。我们班的小朋友其其在开始给我的印象就是特淘气不爱学习的小 朋友。每次在我上课时他总是坐不住,叫他发言他也不会,我真的很着急。后来 我与他的家长进行了沟通,最后达成了共同努力促进进步的共识。案例描述:这一天我发现其其小朋友上课坐的很直,我下意识地赶紧表扬了 他,没想到整个 10 分钟的听课中,他都在全神贯注的跟我进行互动,当 10 分钟 操作过程中他也不像平时那样磨磨蹭蹭的,第 9 个就交上了作业,我又当着全班 小朋友的面对他进行了表扬。看到他兴高采烈的表情,我的心里也格外的

10、开心。反思与策略:人无完人,更何况是一个处在好动时期的幼儿。作为教师要及 时发现幼儿的优点适时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同时在发现幼儿的缺点的时候,也要 找到教育的突破口,对幼儿进行正面的引导。其次做好家园共育是教师取得好的 教育效果的最好途径。中班个案观察反思 5:语言发展迟缓的中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反思观察时间:XXXX年9月6日观察者:王莉莉观察地点:中班观察对象:鑫鑫(化名)年龄:4岁2个月性别:女使用方法:叙事法儿童人数:2 成人人数:3 观察目标:通过观察了解性格内向的鑫鑫语言方面的行为 表现观察背景:鑫鑫从小班开始一直不肯开口说话。观察内容:9 月 6 日上午的语言活动中,小伙伴们都抢着回

11、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鑫鑫看 着大家,她的小脸涨得通红,右手低低地放在左手肘上,举起了手,眼神一直盯 着老师看。老师看到她举起了手,就让她回答问题。可当老师说出她的名字时, 鑫鑫就低下头,两手搓着裙角。当老师鼓励她时,她抬起了眼睛,结结巴巴地慢 慢地一个字一个字地冒出了一句话。老师表扬了鑫鑫对于问题的思考,鑫鑫坐在 椅子上,脸上露出笑容看着老师。观察分析与评价:1. 家人访谈。鑫鑫开口很晚,小时候只会用摇头和点头来表示,她的脾气还 很倔,凡事要高兴了才肯做。2. 同伴访谈。可可说:“鑫鑫讲话速度很慢,我听不懂她讲话。”3. 教师间访谈。张老师:“怎么我喊她起床,她只是哭,什么话也不说呢? 我轻轻地

12、问她几次,她还只是哭,不肯跟我交流。以后我要多关心她,多和她做 朋友,让她慢慢地和我说话,做朋友。”4. 具体评价结论:鑫鑫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语言能力比较薄弱。小班的时候很少在上课举手 发言,就是难得举手发言,声音也是小小的,与同伴和老师的交流很少。鑫鑫语言发展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养太过于宠爱。她平时一 直和外婆外公生活,年迈的外婆外公爬不动楼梯,就经常把鑫鑫留在家里和电脑、 电视交流、生活。久而久之,她与人交流不会说话,就点头摇头。因为外公外婆 会猜鑫鑫的想法和心思,鑫鑫也习惯用点头摇头来顺着外公外婆的心思表达自己 的意思,即使他们说得不对,她也不喜欢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观察措施

13、:1.教师要利用早晚接送时间多与鑫鑫的外公外婆交流,将鑫鑫在幼儿园的表 现及时告知给他们,当然交流的语气要婉转一些,并把我们老师的希望和建议适 时地提出来,取得他们的支持,希望他们多和鑫鑫交流,交流的时候语速放慢, 鼓励她表达简单的自己的需求;在家里空余时间可以带鑫鑫和小伙伴一起玩耍、 沟通,促进她的语言交往能力。2.教师要利用校讯通和班级网站、论坛、电访等形式,把鑫鑫的进步和希望 她的父母一起协作的跟鑫鑫父母交流、沟通,并鼓励他们抽出时间多陪陪鑫鑫, 不要只是用IPAD来打发孩子的时间。3. 教师在幼儿园多关注鑫鑫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多鼓励她慢慢开口讲话, 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老师逐

14、渐产生亲近感和归属感,喜欢和老师交流, 不要用点头和摇头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教师在鑫鑫有进步的时候,多鼓励,多表 扬,让她感受到成功感,逐渐喜欢多讲话、多和老师亲近、交流。教师多鼓励鑫 鑫与同伴交往,让他们有充分交流、交往的机会。观察反思:我在本次观察中领悟到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作为老师要善于 观察,要多跟孩子和家长沟通。我作为当班老师跟随鑫鑫一起经历了小班和中班 阶段,所以在本学期进入中班后,对于鑫鑫的语言发展的点滴成长是深有感悟的。 鑫鑫很聪明,也很敏感,她有时候即使不说话,她的小眼睛会仔细观察,观察老 师怎样对她,观察同伴怎样玩,她的心里会清晰地记录下老师和同伴对她的影响。 所

15、以,关注能干、自信、开朗的孩子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眼睛看一看在角落里不 被吸引、内向的宝贝吧。中班个案观察反思 6:一次家访一份收获一天早上,凌达可也的爸爸急急忙忙跑来幼儿园说:钟老师,我家可也要 请几天假,昨晚他在床上学奥特曼的姿势,不小心摔了下来,到医院检查说颅骨 有点开裂了,需住院治疗。听到后,我也有所思索,同时并祝他早日康复。随即,当天我在班上的晨间谈话时对孩子们趁机进行了一次安全教育,同时 进行爱心教育,让孩子们想想:可也现在住院了,不能来幼儿园了,他非常想 念小朋友们,想到幼儿园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送点礼物给他。我们可以 去看他。可以打电话给他。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最终决定

16、, 由孩子们自己设计动手制作各种礼物送给可也,老师代表全班小朋友们去看望 他。背景二:第二天,带着孩子们的心愿和祝福,我和黄老师来到可也病房进行了一次特 殊的家访活动。可也看到我们的到来,高兴得从床上蹦起来,他的父母也非常激 动,特别是看到小朋友们带来的礼物时,更是热泪盈眶。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可 也爸爸激动地对我说:老师,这次你们的到来,给我家可也上了人生难忘的一 课,让他感受到了中(2)班老师和小朋友的真切爱意,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谢谢你们,这对他以后的人生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背景三:过几天,可也康复返园了,他爸爸还提了一大袋礼物来分给班上小朋友们, 孩子们看到可也的到来,都高兴地拥抱在一起,又笑又跳。分析:这次家访活动本属于平常家长工作,但就是通过这次平常的、小小的家访, 让我感触颇深,收效很大。深深认识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