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225180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南镇中心小学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东南镇中心小学2016、11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一、活动主题的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孩子的饮食以副食品为主。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乱挑食、爱吃零食的不良现象。常以零食为主,三餐不按时吃,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又严重地危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既助长了小学生追求名牌、追求奢华、追慕虚荣的风气,又毒害了小学生的心灵。所以培养小学生正常饮食的良好习惯,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亟待探究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力求通过以“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规范小学生的饮

2、食习惯,正确引导营养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二、活动总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对食物的关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的功用,让食物更好地为我们健康成长服务。2、 使学生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和健康饮食的小常识,提高对健康的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力目标:1、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自己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2、通过访问、调查、上网、查阅资料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3、引导学生通过办手抄报,写标语、建议书等形式对学生进行“饮食与营养”的宣传活动。情感与态度目标: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养

3、成合理的良好的饮食习惯,杜绝浪费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三、活动方式调查访问宣传资料收集参与体验五、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提出活动任务及要求;活动任务:每组确定饮食与健康研究内容。活动要求:( 1) 、组长要做好保证小组成员都有事做,督促组员按期完成任务。( 2) 、组员以后要把查到的资料认真登记到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上,在资料的整理中,如果有什么想法要及时记录。( 3) 、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家长、老师、同学请教,最后可别忘记了把研究中可能会碰到的困难和问题先想出来。2、布置活动时间:利用星期六、星期天。3、要求学生随时记录活动情况,心得体会,以便交

4、流。第二阶段实施阶段活动一:调查交流食物的营养价值活动二:自我饮食习惯调查。活动三:如何做到饮食均衡、适量活动四:我是小小营养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第四阶段展示阶段小学生的饮食与营养情况调查各阶段活动安排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具体目标:明确研究主题,建立研究小组,准备实施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1 、谈话引入研究主题民以食为天”,饮食似乎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条件反射。在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吃饭只是为了填饱肚皮。当人们再也不必为了“一日三餐”的着落而犯愁时,吃饭成了享受,成了一门艺术。吃什么最好,怎么才能吃得科学合理,吃出健康,更成了当今社会人们最关心的话题。那么关于吃的方面你肯定想了解很多东西。

5、此次我们要以“饮食与营养”为主题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探究活动。2、围绕主题,展开讨论1、 1)、食物可分为哪几类?举例说明。(谷类食物如米饭、馒头、面条、窝窝头、烧饼、玉米、红薯等等;新鲜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煮黄豆、豆腐、豆腐脑、豆干、豆浆等等。动物性食物鸡、鸭、鱼虾、肉、蛋和奶)2、 2)、每一种食物分别有哪些营养价值?3、小组拟订活动方案(1)、教师宣布组织形式。(2)、班内分组,注意男女的平衡及不同能力,不同性格倾向学生的平衡,明确组内分工,选出小组负责人(3)、活动方案的设计表格如下:研究主题:饮食与营养课题组成员:组长:研究方法:研究的食物营养价值负责的成员4、交流指导完善第二阶段实

6、施阶段活动一:调查交流食物的营养价值。具体目标:3、 通过调查活动,了解每一种食物的营养价值4、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活动时间:1课时活动过程:1、各研究小组分头行动,通过观察、调查、上网、查阅书籍、咨询他人等方法了解食物所具备的营养物质。2、做好活动时的研究记录姓名:食物营养价值研究方法3组长做好整理4、班内进行交流5、教师总结归纳谷类食物:这类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此类食物主要提供维生素C、胡萝卜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动物性食物:此类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大豆及其制品:此类食物主要为人体提供蛋白质

7、、脂肪、矿物质、膳食纤维和B族维生素。活动二:自我饮食习惯调查。具体目标:1、了解自我饮食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2、培养学生自我观察和自我分析的能力。活动过程:1、出示自我饮食情况调查表早餐种类牛奶糕占八、鸡蛋其它份单中、晚餐种类粮食肉蔬菜其它大米面食猪肉家禽鱼份单加餐(包括零食)种类数单2、做好为期一周的观察和记录3、交流展示4、针对自我饮食习惯,进行评价,提出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活动三:如何做到饮食均衡、适量具体目标:1、明白饮食必须做到均衡、适量,才能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2、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活动过程:1、调查研究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危害小组组员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危害生活

8、中常见的症状查找原因得出的结论2、交流汇报调查情况3讨论(1)人们饮食为什么要注意营养的搭配?(2)怎样合理安排饮食,才会使营养均衡(参考资料:平衡膳食的营养特点:1.保证三大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60%70%、蛋白质占15%、脂肪占20%25%。2 .碳水化合物主要由谷类、薯类和淀粉食品构成,控制食糖及其制品。3 .脂肪要以植物油为主,减少动物脂肪。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比例一般为1:1:1O4 .蛋白质中应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优质蛋白(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若以氨基酸为基础计算,成年人每日供给的蛋白质中,20%需要由必需氨基酸来供给,以维持氮平

9、衡,1012岁儿童需要有33%,婴儿需要有39%,以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5 .维生素要按供给量标准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1:10较为合理。6 .膳食中钙磷比例也要适当,膳食中钙磷比例在2:11:2之间基本符合机体的吸收及发育,若维生素D营养状况正常时,不必严格控制钙磷比例。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要满足身体的各种营养需求,有足够的热能维持体内外的活动;有适当量的蛋白质供生长发育、身体组织的修复更新,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健康,维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

10、量的膳食纤维,用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程序的正常进行。平衡膳食应符合以下条件:1 .膳食食物要多样化现代营养学认为,合理膳食的食物构成,在每天膳食中应含有五知识改变生活类基本食物。(1)谷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是热能的主要来源。每天的进食量与热能需求、生活、劳动强度有关,也受副食供给量的影响,一般从事中等劳动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粮食500克600克。(2)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3)豆类及其制品

11、:包括大豆及其他干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和B族维生素。(4)蔬菜水果类:包括鲜豆、根茎、叶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在一个平衡膳食里,蔬菜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不能满足身体对某些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需要,膳食纤维也将不足。成人每天最好能吃到40。克50。克蔬菜。(5)纯热能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不但能增加食物的香味,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关于各类所占比例,有人调查研究了营养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认为不仅营养不足会影响人体健康,而营养过剩也可以成为某些知识改变生活疾病的诱

12、因,从而提出平衡膳食以谷类60%、肉鱼乳蛋类17%、油脂8%、其它15%的构成较为适宜。2 o要有合理的膳食制度要合理按排一日的餐次,两餐之间的间隔和每餐的数量、质量,使进餐与日常生活制度和生理状况相适应,并使进餐与消化吸收过程协调一致。膳食制度安排的适当,可以协助提高劳动和工作效率。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正常情况下,一般每日三餐比较合理,两餐的间隔以46小时合适。各餐数量的分配要适合劳动需要和生理状况,较适宜的分配为:早餐占全天总热能的25%30%,午餐占全天总热能的40%,晚餐占全天总热能的30%35%。另外,用膳时间应和生活工作制度相配合。合适的膳食安排,科学的烹饪方法,能促进消化,引

13、起食欲。同时要保证清洁卫生,防止食物被污染,并减少营养素的损失。)4、教师总结:唐代医生孙思邈最早认识到:不吃惊杂食,单吃白米,得脚气病。人们通过长期实践认识到,没有任何一种天然食物能包含人体所需要的各类营养素。即使像乳、蛋这类公认的营养佳品,也难免“美中不足”。如婴儿赖以生长的乳类就缺乏铁质。半岁婴儿如不适时增补铁质的辅食,就会发生营养性贫血。又比如鸡蛋,营养可谓“丰富”,但缺乏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C。所以单靠一种食物,不管数量多大,都不可能维护人体健康。这就是说,吃饱了肚子并不意味着就有了足够的营养,除非所吃进的食物还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成分。反过来也一样,质虽精但量不足,同样不可能维护

14、健康、促进生长。因此,要保证合理营养,食物的品种应尽可能多样化,使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数量充足、比例恰当,过度和不足都将造成不良后果。营养过度,其后果比肥胖本身还严重。营养缺乏会造成营养性水肿,以及贫血、夜盲、脚气病、糙皮病、坏血病、佝偻病等一系列疾病。总之,营养不良(过度和缺乏)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因此,饮食必须有节,讲究营养科学。活动四:我是小小营养师具体目标:1、懂得饮食要适时、适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2、学会对日常食物的合理搭配活动过程:1、调查身边的小伙伴们或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营养习惯,给他们提提建议调查表调查者姓名年龄身高营养症状饮食习惯建议2、出示一名学生的一周午餐食谱期一午餐:米饭、鱼香肉丝、青菜炒蘑菇、番茄蛋片肝丝汤、香荏八、午点:豆沙粢毛团星期二午餐:玉米饭、五香板鱼除素丝、葱花肉糜豆腐汤、龙虾片午点:酱黄豆粥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