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22497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的度量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角的度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1. 通过自主学习,观察,相互介绍来认识量角器各部分 的名称,了解角的计量单位。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汇报,自主归纳出角的测量方法, 并能运用量角器进行角的测量,正确读出角的度数。3. 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测量,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跟 角的两边叉开有关,而与边长的长短无关。4.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操作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同时在交流汇报时,让学生学 会倾听,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进行测量角的大小,会 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难点:自主归纳出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

2、以及内外圈刻 度线的认识。教学准备:量角器、三角板、作业纸张(上面有两个不同的角,就 是情境中的角 1 和角 2)。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复习角的各部分名称2.创设情境:1)今天我们就进角的王国看看。(让学生欣赏各个美丽 的角组成的图片)。可这一会, 角的王国里有两个角发生了 口角,角 2 对角 1 说:“我的角比你大,你应该叫我老大, 你看我的边比你长多了。”而角 2 不服气地说:“才不是呢, 我的角比你大多了。”两个人在争论不休。2)提问:同学们,你们说是哪个角大呢?3)课件演示,那到底角 2 比角 1 要大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学了这部分内容之后我们 就知道了,到

3、底角 2 比角 1 大多少了。(板书:角的度量)二、探究新知、展开讨论1. 认识量角器1)学生自学课本 P37 页,自学提示:量角的大小要用 哪个工具? 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观察量角器,你知道了量角 器哪些名称。2)同桌相互介绍量角器。3)指名学生进行汇报。4)小结:量角器是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计量单位是 度用符号表示“”2.观察量角器,找出常见角的大小。1)在量角器上找出 90有多大?出示课件加以说明。 2)再找出 30、45、60、120有多大,同桌相互指一指。3.学生自主探索角的测量方法。1)老师已经把角的王国里的角 1 与角 2 请到了我们的 作业纸上了。你们要做裁判,到底角 2 比角

4、 1 大多少?要准 确测量出他们的大小,好让他们不要继续争吵下去。(角 1 是 20,角 2 是 50)2)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测量这两个角的度数?(学生 动手操作,教师巡视)3)组内交流,得出角的测量方法。4)小组派代表汇报并进行演示4.小结:测量角的度数的过程与方法:一是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 角的顶点重合,二是把角的一边与 0 刻度线对齐,三是读出 另一条边所对准的刻度线表示的度数。三、动手操作、巩固内化1.先估计三角板的角度,然后再进行测量。2.量一量,下面的角各是几度。(P38 做一做第 2 小题) 3.集体进行校对,同时请两位学生进行演示怎么测量的。 四、应用拓展、提升能力1用量角器量下

5、面的两组角。你发现了什么?(P38 例1)2.学生自行总结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五、课堂小结这一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下课后,你能对教室里的有角的物体进行测量,测一测 他们的大小。下节课进行汇报交流。板书设计: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中心点0 刻度线内外刻度线测量角的度数:重合顶点 对 0 刻度线 读出刻度线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与反思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教师要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掌握基本的 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总结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

6、人,教师是 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 3738 页。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 角的度数。2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掌握量角的方法及要领,知道量角器的构造原理及特点学情与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 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 很多的大小不同

7、的角,但对角的度量的知识生活中接触很少,显得比较抽象。小学四年级的 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依然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分析、综合、归纳、概括能 力较弱,有待进一步培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张练习纸,量角工具(单个小角和半圆工具及量角器)教学过程:一、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引发度量的需求1教师出示活动角,引导学生演示将角变大、变小。师:你们还记得这位老朋友吗?生:活动角。师:谁能将这个角变大或变小。(生按老师的要求变大或变小。)师:看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两边叉开的程度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程 度越小角就越小。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角,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它们的大小。师:仔细观

8、察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生:1 大。师:眼力不错,老师不光想知道哪个角大,还想知道具体大出的部分。有办法解决吗? 生:用活动角量一量。3、用活动角量角。师:那就用你的活动角比一比。(学生各自操作)谁到黑板上来比一比。师:注意观察,他是怎么比的。用活动角比较这两个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突出顶点重 合、边重合)生:活动角的顶点要和量的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要和量的角的一边重合,然后固定好, 照这样再量另一个角,就能看出1 比2 大出的部分。生:比的时候要注意顶点对齐,一边重合。设计意图:本环节激活了旧知复习角的大小的含义,唤醒学生对角的大小的度量的高 度关注,为用单位角量角的大小做好铺垫;复习

9、用活动角比较角的大小以及比较角的大小时 注意“点对点,边对边,这实际上是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的雏形,因此需要重点关注。 二、初探角的度量方法,了解量角工具产生的历程。1用同样大的小角(10角)来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激发学生度量角的需求。(1)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两个角的大小师:老师还想知道1 比2 大了多少个这样的小角,你能利用这些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 出1 出比2 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吗?(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操作)。(2)小组合作,度量两角的大小。(教师深入小组指导,一个小组上黑板上操作。) (3)交流反馈:度量的方法。师:我们一起交流一下好吗。那个角大,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生:1 比2 大了一个这

10、样的小角。师:你们是怎样度量的?生:所有小角的顶点都要和被量的角的顶点重合,摆放第一个小角时,一条边要与被量的角 的一边重合。挨着往上摆。小结:度量的时候将每个小角的顶点和要量的角的顶点对齐,摆的第一个小角的一边要和要 量的角的一边重合,挨个往上摆,这样就能量出要量的角里含有几个这样的小角。(4)感受用小角度量1 与2 大小的优点。师: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的优点是什么?生:能知道1 比2 大了 1 个小角。小结:用同样大小的小角度量这两个角不仅可以量出两个角的大小,而且还可以知道1 比 2 大了几个这样的小角,解决的数学问题更加多了。师:如果用这样的方法去度量一个更大的角,你有什么感觉

11、?生:太麻烦了。师:你能想个办法改进一下,量的时候摆一次就能量出一个较大的角里含有几个这样的小角 吗?生:把这些小角用胶带纸。师:这个办法可以吗?是个会创造的孩子。2把单位小角拼成半圆,构造最简单的量角工具。师:按照你们的创意,我们就把这 10 个同样大小的小角粘在一起就会形成这样的量角工具。 (课件演示粘成的半圆量角工具)师:这样的量角工具,这些小角的顶点到哪里去了?生:到了半圆的中间。师:数一数,半圆中一共有多少个这样的小角?生:10 个。设计意图: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角的集合,让学生悟出用小角测量的可行性与操作要点, 为学生理解量角的原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较用小角量角的优点与不足巧妙设疑,

12、引导学生 思考,改进工具。根据学生“把小角拼起来”的创意,及时演示拼成的半圆工具,其实这就 是一个简易的量角器。凸显了量角器的本质单位角的集合。学生经历了这一过程,量角 的方法就不再教条了。量角就成了“用单位小角测量角的大小”,学生的思考就有了源头, 学习就成了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记忆和重复。这种简易量角器的形成是学生探 索量角工具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以后只需要把这种工具加以改良优化就变成了量角器。 3用半圆工具度量角,初步把握量角的方法。师:会用它来量角吗?那我们就用它量几个角好吗?(课件出示:(1)量1(40 度)、2 (120 度)的角),生:1 里有(4 )小角,2 里有(

13、 12)个小角。师:说一说是怎么量的。生:半圆工具中间的点要和度量的角的顶点对齐,半圆的直边要和角的一边重合,然后数度 量的角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小角。师:所有小角的顶点集中到中间的一点,找准它是量角的关键。我们再来量一下这个角吧。 (课件出示:量3(22 度)的角)生:3 里有两个小角多一点,师:生活中经常需要知道多出来的角究竟有多少个同样大小的小小角,看来我们创造的工具 还需要改进,你有办法改进吗?生: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几个更小的角。设计意图:学生用“简易量角器”测量了三个角的大小。“简易量角器”与“成品量角器” 相比具有线条稀便于数、无刻度只能数、无缺省可以数的三个特点,正因为有此三个特点

14、, 所以用“简易量角器学习量角就有了非常大的优势,一是方法容易学会,二是能够突出“量 角器和“量角方法”的本质,三是有效地化解了难点。同时生成问题,产生进一步探究的 需求。三、进一步经历量角器产生的过程,了解量角器的构成,初步掌握量角方法1改进量角工具(1)细分半圆工具。师:为了更加精确地量出角的大小,我们把每个小角再平均分成 10 个更小的角。(课件演 示平均分的过程)这样,就把这个半圆工具平均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小小角生:180 个。(2)认识 1 度的角师:每个这样的小小角的大小就是量角的基本单位“度”。(课件演示 1 度角的大小,帮助学 生建立 1 度角的空间观念)。读作:1 度(3)认

15、识几度的角。(师:观察这个量角工具(课件出示10 度、45 度、120 度的角),谁能找准这些角分别是多少 度,并能说出具体的方法?生:10 度、45 度、120 度。先 10 度 10 度地数,再 1 度 1 度地数。2认识内、外刻度线(1)出示 22 度的角。师:量一量这个角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生:22 度,量好后先 10 度 10 度地数,再 1 度 1 度地数,这个角里有 2 个 10 度和 2 个 1 度 的角,就是 22 度。(2)出示 130 度的角。师:这个角又是多少度?你会测量吗?生:130 度。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测量好后,10 度 10 度地数出来的。师:每测量一次角,我们就从始边起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