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223745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部人事制度改革(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着眼于“选得准”,建立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机制 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机制是选拔使用德才兼备领导干部和各类人才的基础,也是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首要目标,为此,*市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 加大公开竞争的力度。*年以来,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普遍引入了竞争机制,使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走上了领导岗位。在党政机关,公开选拔的力度明显加大,竞争上岗得到全面推行。截至*年底,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分别达到30名和4800多名。在国有企业,通过组建*市企业经营者评荐中心,积极探索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的新途径,到目前为止,已为100

2、多家各类企业成功推荐了400多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为青啤集团选聘的营销副总经理严旭,由她兼任总经理的华南事业部,*年啤酒销量达到0万吨,是*年她上任前的00多倍,实现利润近2亿元。在事业单位,目前,全市重点在卫生和教育系统推行竞争聘任,并在此基础上,向其他事业单位推广,进一步激活事业单位的选人机制。 改进考察评价方式。根据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实际,出台了进一步规范、完善干部考察工作的暂行规定,推行了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考察责任制,实施了经常性考察,拓展了考察范围,提高了识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根据国有企业的实际,探索建立了职业经理人素质测评系统,通过先进的测试手段,对各类人员的一般认知能力、

3、社会承受程度、行为风格、动机、需要等方面进行测试,减少了在选人方面人为因素的影响。 规范决策的程序。为避免用人决策上的失误,*年,从建立和完善决策制度入手,制定了市管领导班子重大问题决策议事办法,规范了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特别是在选人用人方面的决策程序,保证了用人决策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年底,制定了关于任用区(市)党政正职实行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无记名投票表决的暂行办法,对4名区(市)党政正职的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实行市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进一步扩大了民主。各区(市)和部分市直单位还探索实行了票决制,进一步提高了用人决策的民主化程度。 着眼于“用得好”,建立健全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4、 建立健全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是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各类人才积极性的前提,也是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市以强化培养锻炼为基础,改进任用方式为关键,加大激励措施为手段,不断完善用人机制。 加大培养力度。在培训方面,通过举办著名经济学家论坛、“财智对话”、“每月一讲”等培训形式,使广大干部及时了解和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动态;根据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不同特点,在市委党校开设了不同班次,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选送一些有培养潜力的年轻干部和专业人才到高等院校进行学历教育和境外培训,提高了培训的层次,加大了培养的力度。在实践锻炼方面,除选调党政干部

5、、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赴西藏、贵州和曹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外,今年,又从市、区(市)两级党政机关选派了210名干部,到乡镇(街道办事处)、村挂职锻炼;及时总结张瑞敏等优秀企业家的成长规律,通过实施100名后备国有企业一把手培养计划,果断地将一些年轻干部放在企业一把手岗位上锻炼,使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锻炼成长。为建立一支庞大的企业家队伍,使“*现象”长久不衰,今年成立了企业家促进会,成功搭建了企业家相互学习交流和与党委政府沟通的平台,创造了企业家健康成长、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创新任用方式。在党政机关,探索建立了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到*年底,已对176名副局级领导干部和近*名处级干部实行了任期制

6、。在事业单位,推行了全员聘用制,并在实行聘用制的单位推行全员人事代理各单位不再直接管理人员的人事关系和人事档案,不再具体办理人员的进出手续,单位法人与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实行动态管理,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 强化激励措施。近年来,*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建立和完善长效激励机制,充分激发了广大干部和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方面,今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励企业经营者干事创业的若干意见,重点从物质、产权、事业、政治等多个方面规定了激励措施;在事业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鼓励事业单位在人事部门核定工资总额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行协议工资制、岗位工资制、年薪

7、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充分发挥了绩效分配机制对人才的激励作用。 着眼于“管得严”,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是防止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根本保证,也是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市在逐步建立适应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监督管理机制方面,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加大考核力度。在党政机关,按照科学的发展观、政绩观、群众观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并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标准。对经考核认定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分别采取待岗、责令辞职、免职等措施进行调整。目前,共调整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9名。在国有

8、企业,已连续五年推行了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纪委、国资、审计、体改、工会共同参与,对企业进行以绩效为核心的综合考核,加大了对企业重大投资、改制、资产运作等重大问题决策实施的考核。在事业单位,通过采取周记载、月统计、季评议和半年、年度总评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了过程考核,使考核结果与各类人员的聘任、晋职、评优、续聘、解聘和工资分配挂钩,激发了干部职工的竞争意识和工作积极性。 拓宽监督渠道。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采取以正面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普遍推行了上级组织部门列席下级党组织讨论决定干部会议、领导干部诫勉谈话、组织函询等办法,有效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截至*年底,共对有问题的

9、干部谈话打招呼、函询02人次,其中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14人次。同时,建立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度。凡经组织考察、研究决定拟提拔的人选,一律进行公示。对公示过程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核查。对发现有问题但不影响任用的干部,安排专人进行谈话;对不能任用的干部,视情节的轻重予以相应的处理。*年以来,先后对200多名领导干部进行了任前公示,其中,局级领导干部358名。在国有企业,在通过市委、市政府综合部门监督企业经济运行和企业家日常表现的同时,重点采取选派监事会主席、审计特派员监督企业财务的方式,加强对国有资产运行的全方位监督,切实做到对企业的资产清楚、经济效益清楚、经济运行状况清楚、企业家廉洁情况清楚。从199年起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了批8多名财务总监、监事会秘书和审计特派员,派驻到近20个企业集团。 推进干部交流。按照关于市市级机关中层干部实行交流制度的实施细则、关于我市政法系统领导干部易地交流和岗位交流的意见和*市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部门机关工作人员职位轮换暂行规定,不断扩大干部交流的范围,加大干部交流的力度。今年,又探索实行了跨部门交流,已对建设系统5个市直单位的6名处级干部进行了跨部门交流。近三年来,市级机关共交流干部310人次,2区市共交流干部576人次。 第 1 页 共 1 页本资料来源搜集与网络和投稿,如有侵权,牵扯利益关系,请告知上传人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