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都科技局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21772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11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都科技局_第1页
第1页 / 共211页
成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都科技局_第2页
第2页 / 共211页
成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都科技局_第3页
第3页 / 共211页
成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都科技局_第4页
第4页 / 共211页
成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都科技局_第5页
第5页 / 共2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都科技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成都科技局(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四川(成都)两院院士咨询服务中心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风险分析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2012.11.8目 录一、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1.2.1科技计划管理研究现状21.2.2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制现状31.2.3科技项目评估研究现状3二、相关理论综述62.1科技计划的概念62.2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62.3 科技项目评估相关理论综述72.3.1科技项目评估的概念及内涵72.3.2 科技评估与相关概念的区别72.3.2 科技项目评估的程序及主要方法8子课题一:成都市科技计划体系及项目管理研究11一、

2、成都市科技计划管理体系11(一)产业发展技术支撑计划12(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12(三)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环境建设计划14二、成都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模式14(一)各相关单位职责14(二)项目立项16(三)项目实施17(四)项目监理及验收18子课题二:成都市科技计划评估工作组织及评估指标研究19一、评估工作组织19二、项目评估专家组构成19(一)企业自主创新一般项目19(二)高校院所应用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项目、人口与健康项目20三、评估方法20(一)多专家意见横向综合20(二)多指标纵向综合21四、 专家评估指标体系22(一)企业自主创新一般项目指标体系221、技术评价指标(65)222、项目

3、管理评价指标(20%)233、企业财务评价指标(15%)25(二)高校院所应用基础研究及成果转化项目、人口与健康项目评估指标体系26主要参考文献26附件一:专家咨询意见表29(一)企业自主创新一般项目专家咨询意见表291、技术专家咨询意见(总分65分)292、管理专家咨询意见(总分20分)403、财务专家咨询意见(总分15分)48(二)高校院所应用基础与成果转化项目、人口与健康项目54附件二:项目申报书62(一)企业自主创新一般项目申报书62(二)高校院所应用基础与成果转化项目申报书82(三)人口与健康项目申报书89附件三:任务合同书96(一)企业自主创新一般项目任务合同书96(二)高校院所基

4、础研究与成果转化项目合同任务书111(三)人口与健康计划项目合同任务书129附件四:执行情况调查表145(一)企业自主创新一般项目执行情况调查表145(二)高校院所应用基础与成果转化项目执行情况调查表156(三)人口与健康计划执行情况调查表164附件五:验收申请表175(一)企业自主创新一般项目验收申请表175(二)高校院所应用基础项目验收申请表186(三)人口与健康计划验收申请表197一、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科技计划是体现政府科技意志,弥补市场不足的重要手段,是政府组织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活动的基本形式。为了更好地、有效地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国家最迫

5、切、最需要的地方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方向上来,各国政府包括地方各级政府,纷纷制定和实施各种层次和类型的科技计划。如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和“纳米计划”、欧盟的“尤利卡”计划等。科技评估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环节,是对科技活动在科技、经济和社会领域可能产生的作用、效果与影响进行测算及评价的行为,目的是从总体上把握利害得失,尽可能充分地估量科技活动在各个方面的影响,从而帮助决策部门确定其是否符合财政科技资金进行资助的相关要求。国家科技部分别在2000年出台了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出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2003年出台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对科技评估的相关行为加以

6、规范化引导。科技项目的特点是难度高、风险大,如果放松管理,必然造成经费和时间上的浪费。对科技项目进行评估,是充分听取专家意见、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重要程序和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评估活动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事实证明,运用科学、公正的方法进行项目的评估和全程监督,能提高科技项目系统产出的价值和管理的科学化程度,并推动科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11年成都市的科技计划体系定位为任务导向型的科技计划体系,着眼于产业发展支撑、科技能力提升、创新环境营建等重点任务,实施“产业发展技术支撑计划”、“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环境建设

7、计划”三大主题计划,以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战略功能区的产业集群培养、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产学研创新载体培育、创新科技投入方式促进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等为重点,构建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推动科技政策的正向引导。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显然不能满足即将启动的科技计划体系对项目管理的需要,启动开展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工作并制定新的管理办法称为我市新的计划管理体系调整和改造的必然要求。本课题以成都市科技计划体系为研究背景,以实践应用为目的,是集合专项管理办法、评估方法、评估活动的综合性研究。主要由专项管理办法、评估程序与方法、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模

8、型、评估专家库建设等几大要素组成。在课题的研究中,将按照各计划类别设置的任务目标要求,制定新的专项管理办法并借助相关综合评估理论,提出成都市科技计划体系项目评估流程和方法,建立项目评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选取评审专家、确定评估权重的算法,给出科技项目评估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成都市科技计划体系项目评估中加以检验。其目的是明确项目评估目的,梳理评估层次环节,建立一套符合新的计划体系的、相对科学和较为完善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评估体系,为科技项目的全过程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化的手段,提高科技评估质量。这对于推动成都市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管理和决策水平有着重大的理论意

9、义和应用价值。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科技计划管理研究现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研究政府对科技计划管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研究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计划的执行模式、管理模式与发展趋势。例如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管理模式分析针对美国典型的科技计划ATP计划,从组织结构,管理周期(管理程序)、经济影响三方面进行研究。虽然ATP计划存在一些局限,但是它不仅在市场和研发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产业界的研发投资方式,为产业界提供了加强技术创新的机制,这对于像我国这类政府投资R&D比重过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借鉴

10、国外的科技管理方法与手段虽然可以使我国科技计划管理符合国际发展前沿,但是他们大都是自由的市场经济,相对我国,有着很大的国情差别,所以要求针对实际,加以取舍。另一类是直接研究我国的国家的或是地方的科技计划管理问题,在陈宏愚、白希贤所著的地方科技管理新论中,对于科技计划,提出了7条原则性的管理内容:编制领域计划,实施矩阵式管理;按照科技计划体系合理配置资源;突出重点,加强集成,滚动发展;实行课题制管理方式等。周寄中在科技创新管理中按管理的过程学派的观点,从计划、战略、组织、过程、控制这些过程和管理职能对科技创新管理的对象展开论述,依次有科技发展计划、科技发展战略、科技研究组织、科技创新和成果商业化

11、过程、科技创新的评估控制与激励。在国家科技计划对促进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文献中,作者围绕国家科技计划自身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的入手,分别研究了国外的典型的科技计划,美国的ATP,韩国的G7计划等,指出这些计划的实施促进了创新,之后对我国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的目标、资助原则和激励规则进行了文字描述,指出了成绩和不足,最后提出一些设计科技计划的政策性建议。1.2.2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制现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我国对传统科研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了公开招标、基金制、合同制、同行评议、课题制等改革措施。目前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宏观上采用

12、“4+2”科技计划管理模式,是指“4个计划”加“2个建设”。“4个计划”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个建设”为研究开发条件建设和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该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将各类科技项目分成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两个层次。同时,每个计划专项有自己的具体管理方式。在目前我国的科技发展环境下,我国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例如863计划、973计划等,已经逐步与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思想接轨,在项目管理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管理框架与内容方面,我国的科技项目管理与发达国家较为类似和接近。主要表现在:管理过程模型包括了项目申请与评审、立项、

13、签约、中期评估及过程监控、项目验收与结题以及后续管理,等等。对科技计划的管理发挥了管理活动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并旨在有效并高效地实现科研目标。管理制度和政策制定同趋完善。例如成立专家小组进行评审、评估,以及对科研者资质的要求等等。尽管不同的科技计划项目,有各自不同的管理方式,但各专项计划项目管理有共性规律及其综合管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综合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立项管理、实施管理以及结题验收管理。同时实施滚动立项机制;全面实施课题制管理方式;积极推进科技项目招标和评估制度;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1.2.3科技项目评估研究现状美国是开展科技评估活动历史最悠久的国家,或者说

14、是最早在科技管理活动中引入科技评估机制、建立评估环节的国家。80 多年前,美国国会设置了国会咨询服务部(CRS) 。该部门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直接针对国会各委员会和议员提出的与科技相关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估,其中与科技有关的研究、分析和评估即可认为是科技评估的雏形。经过多年的发展,该项工作在美国已成为制度化、经常性的工作行为,并建立了科技评估支持系统。其完善的评估理论、评估体系、评估机制以及丰富的评估内容和形式,吸引许多国家纷纷仿效。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丹麦、瑞士、瑞典、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先后开展了科技评估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估机构。刚刚开始科技评估工作的国家有西班牙、新西兰和泰

15、国等。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评估活动开展也比较晚,1993年科技部将技术评估首先正式引入科技宏观管理环节,作为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突破口,并组建了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实际,针对不同评估对象,制定相应评估规划和评估指标体系,对重大实施计划效果,对重大科技项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影响,对开放机构和产业化基地创新能力及运作机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一系列评估活动。由于国家对科技评估活动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很多部委、多数省、市都组建了科技评估机构,并积极地开展了工作。各类评估机构纷纷加入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其中以中科院评估研究中心,北京科环技术发展中心,武汉长江评估咨询中心、吉林省科技评估咨询中心(现吉林省科技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等工作较为突出,而且各有特色。国家科技评估中心近年先后对“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企业评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计划项目预算”、“国家新产品重大项目”、“国家新产品评估的规范与质量控制”、“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等重大项目进行评估,评估工作产生了积极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R.D.Luoe提出了对有限方案进行排序的字典方法,其间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