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217263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安阳市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安阳市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安阳市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安阳市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安阳市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安阳市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安阳市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安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一 选择题(共52小题,每题1分)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2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3“国弱民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憎恶

2、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4以下几种主张,哪一种是老子的思想A、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后代总是胜过前代B、主张”春秋无义战“C、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D、提出”仁“的学说5在诸子百家的某经典著作中所体现的“热词”(即出现频率较高词汇)有“省刑罚”“薄税敛”“民为贵”“恻隐之心”。据此你认为下列哪句引言很有可能出自该部经典著作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B“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D“人之生固小人,无师无法则唯利之见耳”6儒家学说提倡“为仁由己”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强调的是人人都可以达到“仁

3、”的境界知识、美、善的修养都要靠“己”由个体到群体去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个人的社会责任感A B C D7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他们批判的是A儒家的“仁政”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荀子的“性恶论”思想8韩非在扬权篇里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主张A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B人无贵贱,一律受法律约束C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国家D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9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到:“凡兼人者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

4、人者贫,古今一也。”材料反映的荀子的思想主张是A主张“以德服人” B主张“性恶论”C主张“施仁政于民” D主张“性善论”10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11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

5、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康僧会明显受到A道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C法家思想的影响 D墨家思想的影响12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荀子提出“人之性恶”13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

6、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14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15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16某史书评:“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

7、有如守仁者。”日本三岛毅博士一句诗云:“龙岗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以上材料所称颂的思想家是A董仲舒 B王阳明 C陆九渊 D朱熹17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18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19民本的极限黄宗羲政治思想新论的作者张帅伟认为,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

8、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掘墓人”。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有黄宗羲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黄宗羲的政治哲学仍然是服务于传统王权的儒家政治哲学黄宗羲并不反对君主专制制度黄宗羲的思想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作用有限A B C D20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21王阳明的门人在夜间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说:“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当时是热天,门人让贼脱光衣服,贼犹豫说:“这,好像不好吧。”门

9、人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在门人看来,这里的“良知”是指A纲常 B羞恶 C真理 D私欲22“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这句话应该出自A朱熹 B王阳明 C黄宗羲 D顾炎武23“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该言论反映的是A孔子的“为政以德”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朱熹的“格物致知” D黄宗羲的“工商皆本”24“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影响的突出表现为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25“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

10、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材料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26中国明末清初的早期启蒙思想没有发展成为改造社会的强大思想武器,而西方启蒙思想则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与中国的启蒙思想相比,西方启蒙思想所独有的特点是描绘了未来社会的蓝图批判了专制制度宣扬民主法制倡导民主共和A B C D27 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束缚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28 古

11、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29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30 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强调自由,主张“因信称义”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

12、与现实幸福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31 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受。”这种观点不具备下列哪一项作用A强调了人的主体作用 B忽视了事物的客观性C冲击了神学精神禁锢 D遏制了个人主义思想32 但丁在神曲中强调人所具有的“自由意志”是“上帝最伟大的主张”,他被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对其所处时代的准确理解是A宗教改革运动兴起 B资产阶级革命与掌权C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思想启蒙的理性时代33马丁路德说:“所有信奉上帝的俗人都有资格出现在上帝面前,为他人做祈祷,相互传授有关上帝的

13、道理。”路德的观点A宣扬了人人平等的观念 B打破了人们对宗教的迷信C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D反对罗马教会垄断教义的解释34 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35 “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地抱怨说,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审查了,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直接导致这种质疑一切局面出现的人物可能是A古希腊时期的智者学派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C宗教改革时期的新教倡导者 D启蒙运动时期的启蒙思想家36 1517年,德意志维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是A宗教的虚伪 B灵魂得救的途径C权力的产生 D生命的起源37 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A三权分立思想 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C天赋人权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