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4217177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徐志摩是中国现在诗歌史上的重要代表。以他为代表的“新月派”诗歌,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建立了功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高一语文再别康桥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再别康桥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以及意象的组合,体会诗歌的意象美。2、通过品尝语言,发挥想象,以感受充溢于诗歌的真情,进而拉近学生与诗的联系,激励学生在宠爱的基础上多写写新诗。【教学重难点】1、 把握和分析意象。2、感受诗歌的真情。【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讲解、创设情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遍,并谈一谈初步印象。1、设计理由:学生对诗歌的原

2、始阅读特别重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学的起点和依据。2、在这个环节中,适当介绍作者。徐志摩,中国现代闻名诗人、散文家。二、 诗歌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等,再别康桥属于哪一种呢?1、抒情诗。2、目的是从这个问题切入到下一个问题。三、 既然是抒情诗,那么它是怎样抒情的呢?1、请同学们品尝其次小节的“金柳”,“金柳”怎么会是“新娘”呢?为何我们联想不到?这是不是与作者的情感有关系?2、“金柳”“新娘”就是给予作者情感的形象,我们叫做意象。3、理解“意象”要发挥想象,我们才能走入作品的情境中去。接下来,作者写道“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艳影”是什么?请同学们想象漂亮的影子,荡

3、漾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愫?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体验这种萦绕在心头的情感。4、请一位同学朗诵其次小节。老师留意指导学生读出“荡漾”的味道来。四、 进入第三小节,作者的感情有没有改变?假如有改变,是加强了还是减弱了呢?1、请一位同学先朗读,适时引导其回答。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情感变得剧烈了?“我甘心变成一条水草!”3、请同学们想象“青荇”在招摇,“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与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组合成一幅怎么样的画面?这样的写作叫做“绘画美”。4、请同学们朗读,指导学生读出“甘心”二字饱含的华蜜感。五、通过指导朗读进入第四小节,作者为何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而是“天上虹”呢?1、引导学生理

4、解诗歌语言的跳动,这里的“虹”原来是“彩虹似的梦”。2、作者的“彩虹似的梦”实现了吗?没有,被“揉碎”了。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梦被揉碎了,情感怎么样?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此时的伤感。3、请一位同学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揉碎”的伤感和“彩虹似的梦”的无奈。六、诗人的“梦”让他重回从前在康桥读书的梦,这从前的梦真的美妙得像彩虹似的吗?进入第五小节。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撑着长篙的感觉,向前,向更深处漫溯,遗忘了时间,撑到星辉斑斓的时候,于是在那里放歌。多么逍遥自由啊!多么美妙啊!这就是徐志摩所提倡的“自由与美”。2、请一位学生朗读,指导其读出诗人的欣喜之情。七、朗读第七小节,诗人的情感改变了吗?

5、为什么?诗人写了什么意象?这些意象前面的修饰词是什么?这些意象让你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情感?1、诗人不能停留在从前的梦,因为要离别了。诗人写了“笙箫”,修饰词是“别离的”,诗人此时是忧愁的。2、诗人写了“夏虫”,修饰词是“缄默”,为何诗人要缄默?首先,夏虫也不堪离别的愁绪,故“缄默”了,不再“欢叫”了。其次,诗人希望离别的方式是静静静的,恰如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个小节中都写到了的。3、那诗人为何在开头和结尾实行同样的形式呢?有何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思索诗歌的特殊形式,回环往复会使诗歌有音乐美,感情深厚。八、请同学们把课文完整地朗读一遍,适当师范指导。在读书声中结束。再别康桥教案21教学目标学问与实力

6、:了解作者,1、体会诗中的意象美。2、体会诗中的情感美。过程与方法:初步驾驭鉴赏诗歌的方法。1、先粗读一遍,“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即可2、细读全文,直到文章的哪些地方应当特殊留意,应当深化揣摩。3、再品读一遍,咀嚼、消化。要深化体会含蓄蕴藉的意思,要透彻理解精微细致的意境。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培育健康而成熟心灵的激情。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1、意象的把握。2、诗情的领悟。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再别康桥自古江南多才俊,今日我们再来相识一位性情温厚才气横溢的现代诗人徐志摩。先请大家谈谈你所了解的徐志摩。活动2【讲授】再别康桥二、背景1、关于志摩梁启超说:“徐志摩一手奠

7、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幻想这三个志向的条件能够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2、我所知道的康桥“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1922年归国后,徐志摩在现实的中国为了生活苦苦挣扎。1928年当他第三次欧游,其次次游历英国剑桥时,站在曾经幻想翱翔的康桥上,眼前不禁想起了早已不在的自由快乐。作者感慨万千,后来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这首感怀的离

8、别诗篇 。3、作者其他名诗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毋须高兴,转瞬歼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顺,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三、品读情境营造:再别康桥登记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康桥,即剑桥,英国闻名剑桥高校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妙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辞了,千缕柔情、万种感受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观赏

9、配乐朗读,营造氛围。老师范读,深化情境。学生齐读,体会感情。四、细读1、通过刚才的诵读,大家感受到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怎样体现的?(1)依依惜别,恋恋不舍,难舍难分等。(2)“作别”表明是离别时分。诗歌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 轻轻的走”“ 轻轻的来”“ 轻轻的招手”。写出了此地此景让人不忍离去更不忍打搅这份安静安详,心中充溢了无限依恋,可又不得不离去的无奈、感伤。2、诗人在离别之时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1)岸边金柳。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中,“柳”与“留”谐音,传递出作者留恋不舍的情怀。夕阳西下,落日余辉斜照在树干树梢上呈现金色,同时金色比黄色更显名贵、绚丽、夺

10、目,写尽了杨柳的富丽妩媚。作者用柳树来喻新娘,年轻貌美的女子,柔滑的肌肤,婀娜的体态,一如随风摇摆风情万种的枝枝柳条,漂亮万分,姿态绝佳。谁能抛开自己貌美的新婚妻子?谁能忍心别离自己挚爱的山水花草?然而离别终究还是近在眼前,那就再驻足停留,多看几眼,让它的美永驻我心。(2)水底青荇。河水澄澈见底,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一切都是那么的满意。温顺的水草似乎洞察了我的心思,在水中呼喊着我,而我此刻也希望自己能化身为水草,恒久沉醉于康河,依偎着康河,许久地生于斯长于斯。(3)榆阴潭水。在在康桥求学期间作者常常在康河上白天撑篙,夜里荡舟。拜伦潭倒映着天上的虹,天上的虹是静的,水中的虹是动的,给天上虹

11、给予了动态的美。那清泉已然不只是潭水,而是沉淀着彩虹般五彩斑斓的梦境,揉碎了在水波荡漾间遍布潭中。美妙的梦啊,那是作者曾经对学业的进取,对爱情的追求。3、离别在即作者做了什么事?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寻梦。再回母校,曾有的对事业,对人生,对爱情的诸多美梦,如这一船的星辉一样繁多、绚烂。撑篙再去寻找,水波星光交相辉映,流连其中的诗人似乎又回到过去,遗忘了要离开的事实。放歌。诗人快乐的心情达到极致,似乎只有高歌才能把这种难以言表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缄默。可是诗人最终也没能唱出心底的喜悦,要离别的事实印在心中,拂散不去。美妙的过往已是历史,诗人无法轻松,幻想去寻梦不得已又回到现实,心情也因此而低落

12、。离别时的缄默是人世间最深的感情,静静吹起离别的笙箫,空气中布满惆怅,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我此刻的离别之情,在本该热闹的季节保持了缄默。今晚的康桥寂然无声,无声中又蕴涵了很多无法言表的离情别绪,将作者怅惘的心情推到极致。诗人酷爱康桥,依恋康桥,可以同她共享快乐,却不愿、不忍让自己最心爱的康桥与自己一起共同体验苦痛、体会伤悲,所以满怀惜别之情带着志向幻灭后的感伤选择静静离开,连一片云彩 都不带走。我对你千般柔情、万种情思,你的一点一滴在我心中都是如此神圣美妙,因此,我把全部的美都留给你,让你接着在美中鲜活地存在,而我打点伤悲独自离去,这就是我对你的爱。爱不是占有,是成全。五、课堂小结。再别康桥教案

13、3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老师指导学生探讨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3、实力培育目标:新诗的观赏方法。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分析理解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教学难点 :诗的观赏方法。教学方法:诵读观赏法 问答法课时支配:2课时教具运用:录音机课堂教学设计:一、 导入 。上中学的第一天,我们好多同学离开了家。这就是离别。当然是短暂的离别。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经验更多更另人伤感的离别。由“离别”这个话题,历代诗人写下了很多动人的诗歌。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时候我们学过的关于离别的诗歌有哪些。(学生思索,

14、发言。)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我们一起来共享。关于“别”的诗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师:那么,我们今日要学的再别康桥,是谁别谁?答:徐志摩别康桥师:对。那么,这首诗展示的,又将是怎么样的“别”呢?我们都知道,感情越深,离别越难。诗人与康桥究竟有着怎样的情分?我们来了解康桥与徐志摩。二、 作者及背景简介 (同学先讲,老师补充)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20年赴英国剑桥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剑桥就是诗歌中的康桥。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高校、清华高校教授,常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新月诗派的主要人物。1928年诗人重游英国,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歌。1931年11月19日,诗人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 脚下,时年35岁。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日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三、学生齐读。四、整体构思与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