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多边形的面积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21579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多边形的面积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多边形的面积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多边形的面积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多边形的面积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多边形的面积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多边形的面积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_多边形的面积教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主备人 吴海鹏?多边形的面积?单元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单元主要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梯形面积的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认识了组合图形,知道了面积概念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根底上安排的。本单元内容分四个模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一系列的操作,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中,要启发

2、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开展。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已学过的相关内容: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及其应用-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圆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立体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其应用编排特点:全单元内容在编排上有四个特点。1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以它为根底教学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因为把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平

3、行四边形比化成长方形简便,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理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比拟容易。2注重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本单元教材在认识多边形的特征,探索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注重动手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渗透平移、旋转等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知识形成、开展的过程,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渗透数学方法与思想。本单元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一般方法与思路。如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时,教材提示“可以从边和角两方面来研究。再如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材呈现出“联想猜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推导过程,提示了科学研究的根本思路。在研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时候,都表达了转

4、化的思想方法。二、单元教学目标:1. 利用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图形面积。2. 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组合图形面积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 在探索图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 能探索解决面积问题的有效方法,感受有些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5. 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公式推导过程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确实定性。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5、: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四、学情分析:学生已有知识根底:这局部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等根底上进行教学的。 对后继学习的作用:一是使学生根本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能相对独立地探索并解决实际生活中与多边形面积计算相关的实际问题;二是为学生进一步探索并掌握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奠定根底。五、教学措施:1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索过程。教学时,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突出图形面积计算的探索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面积计算的方法,还要学会面积计

6、算公式的推导方法。防止重计算轻认识、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抽象、概括能力,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发挥直观操作在探索活动中的作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根底和生活经验出发,指导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操作活动。在操作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测量、推理、验证,完成对新知的建构过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通过量、折、剪、拼等操作活动,运用类推、转化等思想方法,探索出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重视多样化的学习,鼓励个性化的思考。 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手

7、段不尽相同。教学时,要重视开展学生的个性。如:在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探索计算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再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的思路可能各不相同,可以互相补充,进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六、课时安排:共12课时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1主备人 吴海鹏教学内容:教学P79-P81及练习十五的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拟,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对学生进行辩诈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8、教学重点:理解公式并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一、孕伏新知1、什么是面积?2、请同学翻书到80页,请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假设这块长方形花坛的长是3米,宽是2米,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3、导入新课: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板书,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6平方米,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还没有学过,所以不能计算出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二、出示目标:1在理解的根底上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通过操作、观察、比拟,开展空间观念,培养运

9、用转化的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初步理解辩诈唯物主义的观点。三、自主学习 一、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出示方格图1、 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每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8平方厘米2、这是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每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数一数是多少平方厘米?请同学认真观察一下,平行四边形在方格纸上出现了不满一格的,怎么数呢?可以都按半格计算。然后指名说出数得的结果,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2 请同学看方格图填80页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请学生答复发现了什么?小结: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它们的面积相等。二引入割补法以后我们遇到平行四边形的

10、地、平行四边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边形的东西,都像这样数方格的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方不方便?那么我们就要找到一种方便、又有规律的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四、合作探究学习割补法1、 这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平行四边形沿着所作的高剪下来,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2、然后指名到前边演示。3、教师示范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刚刚发现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时,就把从平行四边形左边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边,拼成长方形。在变换图形的位置时,怎样按照一定的规律做呢?现在看老师在黑板上演示。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下左边的直角三角形。左手按住

11、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着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移动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着直角三角形继续沿着底边慢慢向右移动,到两个斜边重合为止。请同学们把自己剪下来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处,再沿着平行四边形的底边向右慢慢移动,直到两个斜边重合。教师巡视指导。4、观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长方形左面放一个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便于比拟。这个由平行四边形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拟,有没有变化?为什么?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什么样的关系?五、精讲点拨教师归纳整理: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和原来

12、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它的长、宽分别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相等。1、引导学生总结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答复后,在长方形右面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求?指名答复后,在平行四边形右面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2、教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板书:Sah,告知S和h的读音。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写成ah,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Sah,或者Sah。六、稳固提高1、学生利用所学的公式计算出“方格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积相比拟“相等 ,加以验证。 条件

13、强化: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底和高2、完成第81页中间的“填空。3、判断,并说明理由。(1)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2)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 )4、第82页2题。七、小结体验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板书设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S=ah或S=ah第2课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2主备人 吴海鹏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P8283页练习十五第48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比拟熟练地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14、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学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答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教具准备:长方体木框。教学过程:一、根本练习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计算公式,谁能说说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什么?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2、口算下面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1底12米,高7米;2高13分米,第6分米;3底2.5厘米,高4厘米3、填空: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公顷= 平方米15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3.6平方米= 平方分米0.54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二、指导练习1.补充题: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麦地底长250米,高是7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生独立列式解答,集体订正。2如果问题改为:“每公顷可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地共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生独立列式,集体讲评:先求这块地的面积:250780100001.95公顷,再求共收小麦多少千克:70001.9513650千克3如果问题改为:“一共可收小麦58500千克,平均每公顷可收小麦多少千克?又该怎样想?与比拟,从数量关系上看,什么相同?什么不同?讨论归纳后,生自己列式解答:585002507810004小结:上述几题,我们根据一题多变的练习,尤其是变式后的两道题,都是要先求面积,再变换成地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