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及防火问题探讨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212023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及防火问题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及防火问题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及防火问题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及防火问题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及防火问题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及防火问题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及防火问题探讨(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及防火问题探讨1、建筑节能概述1.1 建筑节能是大潮流中国建筑规模庞大,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各行业总能耗的3%,且还在增长,节能潜力大,建筑节能已刻不容缓。建筑节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善居住热舒适度的需要,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2 建筑节能的标准不断提高我国的建筑节能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1986年起,新建采暖居住建筑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住宅设计能耗水平的基础上降低30%,即通常所说的节能30%,因此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于1986年8月1日开始试行。我

2、省的标志则是执行“88J”。1996年起,在达到第一阶段要求基础上再节能30%,即节能50%。为此建设部颁布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于1996年7月1日开始执行。山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山西地区实施细则(第二阶段)DBJ04-216-1999编制完成,1999年10月1日起实施,与之相对应的是“98J”。此后北京、上海、天津、山东等部分省市率先执行了节能65%,即在达到第二阶段要求基础上再节能30%。2010年3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26-2010,原民

3、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同时废止。该标准实施日期为2010年8月1日。标志着全面执行节能65% 标准的准备工作已经启动。我省已开始了建筑节能系列标准的修编,要求与新标准衔接,吸纳新技术,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解决原标准中不严谨及需要修正的地方,与时俱进,与技术进度同步。1.3 建筑节能发展日趋平衡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发达与欠发达地区间、城乡间的不平衡逐步得到改善,小城市的建筑节能工作也开展的有声有色,农村建筑也开始有了节能意识,在农村危房改造过程中,住建厅有明确要求,还有指导实施细则,在黑龙江省还有试点工程和标准图。山西省自2005年建

4、筑节能系列标准编制发布以来,建筑节能工作全面改观,但与发达省市相比,还有待继续能力。1.4 建筑节能技术多样化科学在进步,行业在发展,人力、财力、物力的大量投入,建筑节能成熟技术“百花齐放”,涉及到了行业的所有领域。主要有: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建筑门窗节能技术热泵技术太阳能光电、光热技术照明灯具节能技术供热控制与计量技术等。2、建筑外墙外保温的特点及技术要求2.1 建筑能耗的特点建筑能耗在全社会各行业总能耗中占到了三分之一,据调查所占比例还在提高。造成建筑能耗大的原因主要是建筑围护结构(外墙外门窗、屋面、地面)的热工性能差,采暖空调系统(冷热源、管网、室内采暖制冷设备)的运行效率低。而在建

5、筑能耗中,外墙和毗邻不采暖(制冷)空间内隔墙耗能约占其中三分之一,做好墙体保温隔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2.2 外墙外保温的技术特点墙体保温技术根据保温层所处的位置可以分为外保温、内保温、自保温、夹芯墙保温和复合保温。受建筑结构的影响,自保温、夹芯墙保温和复合保温的使用受到了限制。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合理,有明显的优越性,使用同样规格,同样尺寸和性能的保温材料,外保温比内保温的效果好。外保温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的建筑工程,也适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适用范围广,技术含量高,外保温包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的热桥,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同时消除了冷凝,提

6、高了居住的舒适度。因此,外墙外保温技术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节能保温技术。2.3 成熟的外墙外保温技术建筑部推广的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有:膨胀聚苯板(EPS)薄拌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胶粉聚苯颗粒(EPS)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膨胀聚苯板(EPS)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膨胀聚苯板(EPS)钢丝网架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机械固定聚工本板(EPS)钢丝网架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这些技术的工程已达上千万m2,有些已达上亿m2,代表了我国当今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的主流,但是存在使用寿命、面层开裂、系统防火问题的争议。近年来,准入门槛过低、使得上述外墙外保系统材料的生产厂家急剧增加,有的城市,一个市就有几

7、十家,材料的售价已接近过去的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人们对这些技术体系工程的质量问题,使用寿命及安全问题,疑虑骤增,实际工程中,也确有大量隐患存在。2.4 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技术要求当主体结构(基层)由于各中应力产生正常位移变形时,外保温系统不得产生裂缝、空鼓或从基层墙体上脱落。在长期承受自重时不应产生有害变形。风荷载作用包括压力、吸力和振动,外保温系统在承受风荷载作用时,不应产生破坏。当需要计算风荷载时,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50009-2001的有关规定执行。在承受室外气候的长期反复作用时不产生破坏。JG144标准规定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试验的试件条件和试验方法,人工模拟自然环境的温差

8、变化、日晒雨淋、冻融循环等。试件的面积不应小于6m2,宽度不应小于2.5m,高度不应小于2.0m。经过:1)高温淋水循环80次,每次6h。一次循环为:试件表面1h时升温至(705),恒温2h;淋水1h,水温(155),静置2h; 2)状态调节至少48h;3)加热冷冻循环5次,每次24h。一次循环为:1h时升温至(505),恒温7小时;2小时降温至-20,恒温14小时。以上共计需要高温淋水循环80次,每次6h,状态调节至少48h,加热即需要冷冻循环5次,每次24h,累积至少648h(27d),水泥基材料养护期28d,加上试件制做和报告数据处理,试验周期约为20d。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应有可靠连接,罕

9、遇地震发生时不应从基层上脱落。外保温系统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构造措施。如果防火构造与措施不当,发生火灾时,会成为火灾蔓延的途径。外保温系统的防火安全性要求应做为该技术应用的主要条件,不同的外保温系统和保温材料应有防火测试方法和分级标准,并规定在建筑上的使用范围。外保温系统应具有防水透气性能。水会对外保温系统产生多种破坏。如保温性能降低、冻融破坏、材料起泡、水与空气中酸性气体反应变为酸而对系统产生损坏等。因此,外保温系统应防止雨、雪浸入,防止内表面和基层空隙间结露。外保温系统应有利于气态水排出,系统中的水分主要是基层墙体中的水分、外保温系统施工时材料中的水分、系统渗漏浸入及冷凝水等。如果外保温系统透

10、气性不好,水汽扩散受阻,可造成多种不利影响,如破坏保温板的粘结强度等。复合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和国家及山西省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外保温工程各组成部分应具有物理化学稳定性。所组成的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具有防腐性。在可能受到生物侵害(鼠害、虫害等)时,外保温工程还应具有防生物侵害性。新技术、新材料技术评估时,应尤其注意相互接触的材料之间的反应速度的快速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在正确使用和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外保温工程的使用年限应不短于25年。正常维护包括局部修补和饰面层维修两部分。对局部破坏应及时修补,对饰面层的正常维修周期,涂料饰面应不小于8年,面砖饰面应不

11、小于15年。3、外墙外保温工程常见问题分析3.1 外保温系统没有作为一整体考虑,随意更改其构造和组成材料,整套的材料不是一个供货商,没有经过系统检验评价的技术也有应用,多方主体对系统质量负责,集体负责,相当于无人负责。3.2 外保温系统施工时,冷桥不做保温处理。未保温的外墙出挑构件与外保温复合墙体直接连接时,小型未保温的出挑构件会产生冷桥,较大未保温的出挑构件在连接处会因热应力差异导致构件破坏。应注意:保温层的内表面温度应高于0,冷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设计时应经过计算验算。门窗框安装在外墙的外边缘。女儿墙、阳台,外墙的出挑构件如雨蓬、挑板、空调外机搁板的冷桥部位宜用外保温

12、系统包覆处理。外门窗框与门窗洞口之间的缝隙内应挤满闭孔结构的PU,外墙保温材料与外门窗框之间应有防水隔断构造。墙体变形缝内应填塞一定厚度保温材料并按建筑构造设计要求做封闭处理。外保温工程应考虑机械固定件的热桥影响。3.3 不执行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通字200946号文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下面一章,专门讨论。3.4 外保温工程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应做好密封和防水构造设计,确保水分不会渗入保温层和基层,也不会渗透至任何可能造成破坏的部位。应注意:重要的部位应有详图。水平或倾斜的出挑部位、延伸到地面以下的部位应做防水处理。在外保温系统上安装的设备或管道应固定于基层上,并应做密

13、封和防水设计。滴水槽应设置合理、构造正确、施工到位。水平阳角处排水坡度不应小于3%。3.5 抹面层不应设抗裂分割缝。外保温工程采用的是柔性构造,抹面层的柔性设计有利于应力的均匀分布,能够承受温度应力的作用,无需再设置应力集中释放构造。分隔缝只对分割缝附近范围内的温度应力影响明显,而对较远范围的温度应力影响极其有限。设置分割缝并不能有效地释放整个外保温系统的温度应力,反而人为破坏了外保温系统的整体性,不利于应力的均匀分布,分割缝的两边温度应力集中,易产生开裂破坏,使外界水分渗入到保温层内,影响保温效果和体系寿命。3.6 不按规定要求选用和设置增强网和涂料做法。涂料饰面是推荐的工程做法。应注意:选

14、择耐碱玻璃纤维生产的玻纤网格布是最佳选择,耐碱玻纤的化学组要求ZrO2(14.50.8)%、Ti02(60.5)%或ZrO216.0%,也有用低碱、中碱玻璃纤维涂耐碱乳液制成的耐碱玻纤。差的、不合格的网格布则材料是用废玻璃,拉丝设备是陶土坩墙,涂的是作耐碱乳液,应禁止使用。易碰撞的部位应设置双层耐碱玻纤网,建筑物的首层应设置双层玻纤网,提高抗冲击性能,指标为10J级,二层及以上为3J级。门窗洞口四角抹面层中应预先沿45方向加铺一层400mm300mm的耐碱玻纤网。抗裂砂浆(拌面胶浆)上应刷弹性底涂,批柔性腻子。使系统具有阻止外部水进入和排出内部气态水的能力。严禁使用刚性腻子和不刷弹性底涂。面层

15、宜选择浅色水性涂料,浅色涂料可降低系统面层的温度,减少温度应力对外保温系统的影响,水性涂料可避免溶剂对有机保温材料产生腐蚀。3.7 偏受面砖饰面,又不按规定设计和施工。外保温工程不宜采用粘贴面砖做饰面层。应注意:根据工程实际,研究总法有空腔和无空腔两种构造做法的优劣,慎重选择构造措施。存在争议:采用无空腔的构造措施可提高系统的抗火灾和抗风荷载能力,无空腔透湿透气性存在缺陷等。增强网的选择应明确、正确。进入现场后应严格复检。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写出增强网的规格及要求,埋入增强网的挂面层的厚度和所处的位置,增强锚固螺栓的数量、现格及锚固深度等,施工前应选择其在最薄弱基层上的样板进行现场拉拔检测评价。为防止因温度应力引起饰面层的开裂和脱落,应选择柔性面砖粘结砂浆和勾缝料,注意这些聚合物砂浆中游离钙含量,防止“泛碱”现象的出现。面砖应选择带燕尾槽的浅色面砖,注明砖的规格及单位面积质量。例如:面砖厚度不宜超过6mm。高层时面砖质量20kg/m2,且面积0.01m2/块。面砖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5mm,勾缝深度宜为(23)mm。面砖宽接缝每层宜设一道,宽度20mm,采用柔性防水材料嵌缝。墙面阴阳角处宜采用异型角砖。注意细部做法的防水构造。现场拉拔试验其拉伸粘法强度应大于0.4MPa。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