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问题及解决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20929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龄化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老龄化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老龄化问题及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龄化问题及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龄化问题及解决方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 析我 国人 口 老 龄 化问 题 及其 对 策不久前,一篇报道银发中国引起了笔者的极大关注。该报告称:“35年前,中国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是 6:1,而往后的 35 年,这个比例将颠倒过来,老年人口将是儿童人口的 2倍。人口预期寿 命由 1949 年的 41 岁延长到了现在的 70 岁。另一方面劳动人口的数量也急剧下降,到2050 年左右,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将比目前减少18 35。人口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延长是推动中国老龄化和劳动人口相对数量下滑的两股基本力量。 ”并且它还严肃指出: “中国即将经历一次惊人的人口转变, 一个原本年 轻的国家即将老龄化。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

2、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 口或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 和 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我国2003年,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就已经达到了11%,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将很快成为中国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新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全民关怀的发展老龄事业的工作格局。国家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确定了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 和基本政策,把老龄事业明确纳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 到了保障,城市初步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和包括老

3、年人在内的医疗保险制度,以及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 度;农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 “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 ”的养老保障制度。 许多地方还对救助 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采取了特殊的措施。老年服务事业发展迅速。一、综观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五个特征。1. 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最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 加上 20 多年改革开放, 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 1.41 亿,我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 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 1/5 ,占亚洲老年人口的 1/2。2. 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来势猛老龄化可能

4、是由于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也可能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 导致,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底部老龄化到顶部老龄化的漫长演 变过程。而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 18 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 比,速度十分惊人。3. 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渐进的步伐。当它们的 60 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 10% 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 1 万美元以上。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

5、4. 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市、北京市等都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5. 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人口学中认定, 60-69 岁为低龄老年人口, 70-79 岁为中龄老年人口, 80 岁以上为高龄老年人口。过 去说“人活 70古来稀 ”,现在说 “活到 70不稀奇”。我国高龄老年人口正以每年 5.4%的速度增长。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我们必须未雨绸缪,认真对待。1. 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老人赡养比上升2. 人口老龄化对投资、消费、储

6、蓄和税收都带来相关影响3. 人口老龄化使政府用于老人的财政支出增加,财政负担加重。4. 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影响家庭结构和赡养功能5. 人口老龄化使完成脱贫任务更加艰巨三、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产物。发达国家大部分早在50 年前就已进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 因此我们也不必 “谈虎色变 ”。正因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波及许多领域的重要趋势, 因此迎接人口老 龄化的挑战也必须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内综合考虑,协调运筹,把它作为一个战略性的大问题全面策划, 及早部署。1、做实 “个人帐户 ”,逐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由现收现付制改为

7、“统账结合 ”的部分积累制, 目的就是为了迎接下世纪人口老龄化高峰时养老金支付的危机。基金累积制养老金拥有许多优势,它可以帮助正在走向老龄化的中国维 持充足的存款率和良好的投资与生活水准的不断提升,它能让劳动者分享经济改革成功的果实,并且拓 宽和拓深中国的资本市场。2、建立老年医疗健康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首先我们要建立和健全老年医疗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满足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 使老年人及其家庭不致因为疾病导致个人及家庭经济危机;开展面向老龄化社会的教育,医学教育要兼 顾人口老龄化有其对医疗保健需求的特殊性,在医学院校、护士学校的课程中增加有关内容,使医务工 作者系统掌握

8、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疾病特点;要培养一批适合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全科卫生工作者, 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成员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另一方面,要注意面向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进行 健康教育,包括保健常识,护理知识,紧急状况下的应急措施,提高人群对老年身心特点的认识和一般 保健护理知识。其次要逐步实现健康老龄化。及时提供相应的帮助措施。在逐步妥善解决老年人物质生活的同时, 强调并重视老年人的文化养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使老年福利、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卫 生、老年体育等事业有一定的发展,为广大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条件。3、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对于弹性退休年龄制度,其好处至

9、少有四:一是老有所为,于健康有益,延年益寿是社会进步与发 展的重要标志。二是能有效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根据社会需要和自愿量力的原则,鼓励和引导老年人从 事教育传授、社会公益事业、社区服务和自我服务等活动。对于从事教育、科研、医务工作和有其他特 殊专长的老年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按规定和需要适当延长退休年龄,为他们继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有 条件的老龄工作机构可帮助把退休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组织起来,让他们为企业界充当顾问,提供咨询 服务。三是变隐性就业为显性就业既不新增就业压力,又能客观反映我国从业人员结构及就业状况,实 现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目标向提高总人口就业率目标的过渡,以促成整体国力水平的提高

10、和社会福 利的增进。四是有利于完善劳动力市场,根据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原则开拓新的就业渠道,发 掘新费源,实现保费的潜在收入水平。4、在农村实行家庭养老为主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的养老制度未来的我国养老问题,难点在农村,重点也在农村。广大农村,由于家庭规模逐步萎缩,子女数量 持续下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动态速度也在加快。由于农村老人数量极大, 农民本身又有土地使用权,因此从主体来说,农村养老应以家庭为主,社会为辅,提倡老人自养,树立 自我养老意识。对于农村 “三无 ”老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子女依靠),继续实行“五保 ”制度。对于遵守国家生育政策而形成的独子(女

11、)户、双女户,继续推行计划生育养老保险。5、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建设,发挥社区养老功能社区养老服务包括提供家务劳动、家庭医疗保健、老人照料、护理等,还包括在社区兴办老年食堂、 茶室、托老所、老年病防治站、法律咨询服务站、以及各种老年文体设施等等。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 多功能、多形式的系列服务,努力做到老年人的小事不出家门,难事不出居委会,有些大事也不出街道。6、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人口老龄化呼唤老龄产业。所谓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它 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设施和经济活动。市场专家指出,全国老龄消 费者中每年有 100 亿的购买力没有实现,换句话说,老龄产业现今还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我们缺乏 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专业医护和服务人员;缺乏足够的养老机构;缺乏上门服务的保健机构,而这些服 务产业和岗位将创造许多新的工作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再看看老年消费市场:老年人很难买到合 适的服装鞋帽,老年食品也很少研究开发,老年药品、老年保健护理用品以及其他各种老年商品都处于 匮乏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