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翻译赏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20876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翻译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翻译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翻译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翻译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翻译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翻译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翻译赏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翻译赏析“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出自文言文木兰诗, 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 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 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 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貉,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 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 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 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

2、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 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 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 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同行 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唧唧(1 1)纺织机的声音。一说为叹息声,意思是木兰无心织 布,停机叹息。首句一作“唧唧何力力”。当户(dmg h u)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机杼(zh立)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 梭(u o )子。惟:只。何:什么。忆:思念,惦记军帖(ti

3、 e )征兵的文书。可汗(3 h m):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对君主的称呼。大点兵: 大规模征兵。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爷:和下文的“阿爷” 一样,都指父亲。当时北方呼父为“阿爷”愿为市鞍(an)马:为,为此(指代父从军)。市,买。鞍马: 马匹和乘马用具。新唐书兵志载:起自西魏的府兵制规定从军 的人要自备武器、粮食和衣服。鞫(i m):马鞍下的垫子。辔(p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辞:离开,辞行。溅溅(i n i m):水流激射的声音。旦:早晨但闻:只听见。胡骑(i):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

4、少数民 族的称呼。啾啾(i u i u)马叫的声音。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军机,指战争。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 越过。朔(hu6)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 金柝(tu 6)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 用来报更。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李善注:“金,谓刁斗也。卫宏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周庐击木柝。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寒光:指清冷的 月光。铁衣:古代战士穿的带有铁片的战衣。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明堂:皇帝用来祭祀、接见诸侯、选拔等所用的殿堂。策勋十二转(

5、zhu由):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 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 局。赏赐百千强(qi m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 有余。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不用:不为,不做。尚书郎:官名,魏晋以后在尚书台(省)下 分设若干曹(部),主持各曹事务的官通称尚书郎。千里足:可驰千里的脚力,指好马。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均指愿得良骑速回故乡。享B:外城。扶:扶持。将:助词,不译。以上二句是说父母互相 搀扶着到城外来迎接木兰。姊(z i )姐姐。理:梳理。红妆(zhu m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霍霍(hu6hu d)磨刀迅速时发出的声音。一说

6、,刀光闪动疾速 貌。着(zhu6)通假字通“着”,穿。云鬓(bi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帖(ti e)花黄:当时流行的一种化妆款饰,把金黄色的纸剪成 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额上,或在额上涂一点黄的颜色。帖,同 “贴工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火伴:古时兵制,十人为一火,火伴即同火的人。“雄兔”二句: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 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形容雄 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 子。“双兔”二句:当两只兔子一起在地上跑时便区别不出它们的雌 雄。傍(bmg)地走,指在地上跑。以上四句通过雄

7、兔雌兔在跑动时 不能区别的比喻,对木兰的才能和智慧加以赞扬和肯定, 传达了一种 “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观念。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 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 (木兰答道)我也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 征兵文书,知道君主在大规模征兵,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 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 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就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在集市各处购买马具。第二天早晨离开父母,晚上宿营在黄河边, 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水流水声。第二天早晨离 开黄河上路,晚上

8、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 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 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 Org/b/21451htm。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 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 战多年胜利归来。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得到的赏赐有千百金还有余。天子问木兰有什 么要求,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回到故乡。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 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 磨刀杀猪宰羊。每间房都打开了门进去看看,脱去打仗时穿的战

9、袍, 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当着窗子、对着镜子整理漂亮的头发,对着 镜子在面部贴上装饰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很吃惊, (都说我们)同行数年之久,竟然不知木兰是女孩。(提着兔子耳朵悬在半空中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雄雌两兔一起并排跑,怎能分辨哪 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赏析】木兰诗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据其最早著录于陈释智匠所 撰的古今乐录,可证其产生之时代不晚于陈,从历史地理的条件 可以判定诗中之事产生于北魏与柔然之间。此诗收入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中,至唐 代已广为传诵,唐人韦元甫有拟作木兰歌,可以为证。因此,学 者们大都认为,民歌木

10、兰诗产生于北朝后期。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 篇乐府诗。它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 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木兰诗产生于民间,在 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 歌易记易诵的特色。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 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 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 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 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11、。“东市买骏马”四句 铺排,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 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 “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 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 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 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 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 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

12、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 一个。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 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 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 有戏剧意味。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 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 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 一副天 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 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 横生而又令人回味。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