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语言艺术0830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20673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用语言艺术0830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运用语言艺术0830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运用语言艺术0830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运用语言艺术08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语言艺术083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语言艺术,提高地理学习兴趣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一堂成功的地理课犹如一首诗,一幅画,融情致意境,富知识内容,一堂课好似一部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是一个由许多教学因素构成的。要授成一堂质量较高、形式完美的课,除了教师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和广博的知识外,还需要教师丰富的教学表现手法,独创一套教学特色,以其动态,以其趣味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动中学,学中动,学得乐,乐于学。在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科的特点,形成自己一套的教学特色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体会:一、情感交流,激活兴趣地理课的情感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觉得地理课有趣,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喜爱地理的情感转化为内在持久

2、的学习要求。这要求教师用对自然满腔热爱,对科学真理无限崇敬,并借助于生动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感染学生,以情言情,以情感人,用真挚的情感,赤诚的爱心,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到黄河中下游这个人类文明发祥地哺育着中华民族时,我内心充满了骄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当讲到由于我们缺乏科学、滥砍滥伐、破坏草场、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时,我的情感是痛惜和担忧的。这样感情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重视生态平衡的感情共鸣和珍惜资源现状与保护环境的共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感情需求,创设同学间互助民主气氛,使学生在地理课上真正做到心情轻松愉快地学习。在讲到太阳辐射地球上的自然景观息息

3、相关的问题时,借助同学们集体荣誉感,我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启发、补充,全班同学积极投入讨论与思索之中,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活泼的欢乐气氛。地理课情感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了地理教学的良性循环。通过地理课堂教学,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心态,也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二、声情并茂,语言艺术巧妙而有诗意的教学艺术语言,使学生受到思想上的熏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强化兴趣,活跃思维,陶冶高尚的情操。例如:在讲述“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时,我用饱满的热情,优美的词句,充满激情地对本节课的前言进行诗化般地朗诵“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

4、长,奔腾不息,浩浩荡荡,流入海洋;有许多小溪小河,穿过原野,绕过山冈,一路欢歌,悠悠流淌。我国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犹如镶嵌在中国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有的湖面广阔,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蔚为壮观;有的群山环抱,湖水如镜,湖山相映,景色秀丽。要了解我国的河流和湖泊,那就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的风采吧”。这样的艺术朗诵,使学生不自觉地受到感染,产生对这节课学习内容的氛围。又如:在讲到日本经济时可以归纳为“海运发达,资源缺少,原料进口,产品外销”。讲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可这样形容:“滚滚长江向东流,流的都是煤和油”。学生听得顺意,易于记忆。把幽默带进地理课堂,同样是一种教学语言艺术。它能调

5、节教师知识讲授的输出功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反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在讲授锋面天气“梅雨”时我有意设计了一段拟人化的语言:“且说春末夏初,冷暖两军(指气团)在江淮地区相遇,双方对阵厢杀,由于势均力敌,各有进展,战争相持达一个月左右,交战之处,无不烟雾弥漫、阴雨连绵”。这种类似“评书”的语言,听来饶有兴味,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了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状况。课堂上的幽默凝聚着教师创造性思维劳动的教学艺术,它使学生如乘春风在愉悦宽松的教学气氛中接受着营养丰富的知识信息。当然,课堂上的幽默要做到适合、适量既“寓教于乐”又“乐而不嬉”。可见,生动的教学语言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在轻松

6、愉快的气氛中记忆、想象、思维,使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得到充分发展。三、音乐教学,活跃气氛音乐是声音艺术,最容易营造氛围。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展开丰富的想象。会对当前许多师生对流行歌曲情有独钟的情况,运用音乐激励感染效应,为师生情感交流架起了桥梁。在讲授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时,我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然后幻灯打出名族人民载歌舞欢聚天安门广场的画面,接着引用爱我中华一段歌词,“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师生共唱,歌声与情感交融,知识在情感中传递、升华,学生情绪盎然,突出了教学主题。

7、再如:在讲述江南景色时,我充分利用江南民歌的特点曲调宛转甜美,似山涧潺潺流水,如蓝天悠悠白云,间接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美丽自然景观图画,使学生在欣赏歌曲中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总之,地理科和音乐教学相互配合,将各自承担的学科知识领域不断拓宽。正确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音乐欣赏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同时又能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地理知识。四、学生动手,培养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从根本上根上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师一人唱独角戏、满堂灌的做法,重视学生自主参与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课堂“动”起来。例如:在讲授“中国行政区”这部分教

8、学内容时,我在教学中全方位设计教学方式,抛开单调乏味的讲解,开展“七字歌背诵”和“拼图竞赛”活动。首先以“小步子,快节奏”的形式背诵七字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还有港澳好河山)。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在学生的脑海中扎下深深的根。“趁热打铁”,紧紧接着便是“拼图竞赛”。我布置学生在周末时间对照中国地图册制成一张“祖国政区图”然后要求他们尽快熟悉各省区、直辖市的位置、名称、形式。利用一节课进行竞赛,看谁能最快最准拼好政区图。一场充满紧张,充满挑战的地理活动圆满成功。又如:在讲完“黄河”一节课后,我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一)为什么黄河会成为世界上含

9、沙量最大的河流?(二)黄河中游的泥沙主要来自哪里?(三)黄河为什么会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大“忧患”?(四)治理黄河的关键在哪里?(五)解放后根治黄河取得了哪些成就?通过学生的讨论,对黄河的流程,支流分布特点,“地上河”的成因、梯级开发的成就等,使学生对黄河一节的知识学得透、记得牢,充分调动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五、多媒体运用,效果更佳电化教学可以使声音、图像、文字融为一体,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符合学生好奇、活泼的心理特征,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注意力。自从我校今年的综合楼全面投入使用后,我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进行教学。如:地球仪、三球仪、经纬仪等,在课堂上演示幻灯、电视、录像等

10、电化教学,组织学生观看。在讲到地球的构造,火山爆发、地震、地球内外力的作用以及某个大型建设、工农业的发展、国际风光等,我边演示边讲解,学生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感受深刻。这样的电化教学手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上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总之,在地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地理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的教育优势,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封闭的师生教学模式,巧用激趣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高涨时情绪去学习和思考,形成学地理观念,从“背书”误区走出来。这样才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