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206366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上)期中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0分)1下列不能作为地球大小的证据的一项是( )A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C地球上居住着60多亿人口D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考点】地球的大小【分析】地球的大小知识点中有: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解答】解:地球的大小是地理基础知识,在记忆中一定要记好三个数字: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故选:C【点评】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思考,筛选出正确选项2下列有关经线和

2、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经线都是圆,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C纬线都是半圆,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D同一度数的经线和纬线都有两条【考点】经线与纬线的划分【分析】根据经纬线的性质解答【解答】解:A、观察地球仪可知,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叙述正确;B、经线都是半圆,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故叙述错误;C、纬线是圆圈,纬线长度不相等,故叙述错误;D、除0经线和180经线以外,同一度数的经线有两条;除0纬线以外,同一度数的纬线也有两条,故叙述错误故选:A【点评】考查了经纬线的性质,属于基础题3下列关于0纬线和0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0纬线和0经线都能平

3、分地球B0纬线的长度是0经线的两倍C0经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0纬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称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呈半圆状且长度相等;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把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纬线: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相互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解答】解:A.0纬线就是赤道,能平分地球为南北半球,0经线是个半圆,不能平分地球故不符合题意B.0纬线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圈,0经线是半圆,因此0纬线的长度约是0经线的两倍故符合题

4、意C.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D.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根据经纬线的性质,运用排除法筛选出正确选项4图P点位置,同时符合东半球;北半球;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ABCD【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解:A从经纬网图看出,P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热带故不符合题意B从经纬网图看出,P地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热带故不符合题意C从经纬网图看出,P地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热带故不符合题意D从经纬网图看出,P地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热带故

5、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判读该题有一定的难度,要牢记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温度带的划分5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是个球体B地球不停地自转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或一天),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解答】解: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地球在不断自转,一个具体的地点总是不断地昼夜交替故选:B

6、【点评】本题考查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属于基础性题目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6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B地球公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C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D地轴是地球公转的轴【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解答】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根据题意故选

7、:C【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北半球比南半球陆地多 南半球比北半球陆地多东半球比西半球陆地多 西半球比东半球陆地多ABCD【考点】海陆分布概况【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全球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集中于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解答】解: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集中于南半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西半球是陆地面积小于东半球的陆地面积故选:

8、C【点评】观察大洲和大洋分布图,明确大洲和大陆的区别与地理位置8如图是四个大洲的轮廓图,其中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BCD【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结合七大洲轮廓特点和概况解答此题【解答】解:结合轮廓图可知,是非洲,是北美洲,是大洋洲,是南极洲,其中南极洲位于南极点附近,纬度最高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七大洲的地理概况是中考的重要考点,要认真解答9在比例尺1:2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5千米B1千米C10千米D2千米【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专题】比例尺计算;地图的要素【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

9、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比例尺的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表示: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解答】解:根据比例尺=可得,实地距离=,已知比例尺是1:20000,若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5厘米,两地的实地距离是5=100000厘米=1千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要牢记比例尺公式10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1500B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C1:15000000D一百万分之一【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专题】比例尺计算;地图的要素【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比例尺的可以用以下方式来表示: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解答】解:比例尺就是个分数,比

10、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把选项中的比例尺换算成数字式,选项B为:1:100000,选项D为1:1000000;比较选项中各分母,可知,选项A的分母最小,比例尺最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比例尺大小的方法11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B赤道上C南回归线上D北回归线上【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

11、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每年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即春分,全球昼夜平分;每年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在赤道上,即秋分,全球又昼夜平分所以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长短相等的地方是赤道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考查了地球的公转及产生的地理意义,属基础题12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找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下列关于此海陆变迁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人为因素D地壳运动【考点】板块的运动【分析】岩层在运动的过程中,会引起地面

12、的震动,也就是发生地震当炽热的岩浆沿着地壳裂口冲出地表,就叫做火山喷发火山是由火山口喷发的物质堆积而成的高地地震和火山活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地表的形态【解答】解: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因为各种变化往往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所以在短期内大多不易被人们察觉科学考察发现,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有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最新测定的数据表明,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故选:D【点评】“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你能从这些现象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13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B春季C

13、夏季D秋季【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北半球的春季是3、4、5月,夏季是6、7、8月,秋季是9、10、11月,冬季是12、1、2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解答】解: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季节问题,理解解答即可14一年之中,信阳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专题】生活实际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14、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解:信阳位于河南省最南部,地处北半球夏至日这天(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正午太阳升的最高、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故信阳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白昼最长的一天是夏至日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理解解答即可15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东西经的分界线【考点】重要的经、纬线【专题】生态环境类简答题;地球仪与经纬网【分析】经线的起始线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解答】解: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故选:D【点评】考查了重要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