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丹烽毕业论文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20416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章丹烽毕业论文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章丹烽毕业论文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章丹烽毕业论文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章丹烽毕业论文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章丹烽毕业论文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章丹烽毕业论文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章丹烽毕业论文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目 录摘要.2绪论.31 混凝土的种类1.1 混凝土的发展.31.2 混凝土的分类.32 混凝土的原材料 2.1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32.2 混凝土的外加剂.33 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44 混凝土的质量控制.44.1 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44.2 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54.3 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64.4 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验收.75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8结束语 .11参考文献.12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摘要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一种建筑材料。混凝土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

2、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本文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绪 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展,建筑结构发展十分迅速,建筑材料,恭喜设计和科学理论研究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使城乡建设面貌焕然一新。例如,已建成的88层结构高度365m(塔尖420.5m)上海金茂

3、大厦是我国目前混凝土结构最高的高层建筑,具有代表性的是正在兴建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地上101层,地下3层,高492m。建成后可能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层建筑。在这些土木建筑中,混凝土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也就尤其至关重要。1混凝土的种类1.1混凝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年代。18世纪末,法国有一位园艺家发现,许多植物都是从根部与土壤结合而矗立在狂风暴雨之中,从而想到仿照植物的这种方式建造花坛。自19世纪20年代出现了波特兰水泥后,由于用它配制成的混凝土具有工程所需要的强度和耐久性,而且原料易得,造价较低,特别是能耗较低,因而用途极为广泛(见无机胶

4、凝材料)。1.2混凝土的分类混凝土 - 混凝土的种类按胶凝材料分有: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等;有机胶结料混凝土,如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按容重分有:重混凝土,容重26005500公斤/立方米甚至更大;普通混凝土,容重2400公斤/立方米左右;轻混凝土,容重为5001900公斤/立方米的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大孔混凝土等。按使用功能分主要有:结构混凝土、保温混凝土、装饰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等。2混凝土的原材料2.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是水泥、水、天然砂和石子,砂石在混

5、凝土中起骨架作用。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沙粒表面并填充沙粒间的空隙而形成水泥砂浆,水泥砂浆又包裹石子,并填充石子间的空隙而形成混凝土。2.2混凝土的外加剂随着混凝土工程技术的发展,对混凝土性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泵送混凝土要求高的流动性;冬季施工要求高的早期强度;高层建筑、海洋结构要求高强、高耐久性。这些性能的实现,需要应用高性能外加剂。由于外加剂对混凝土技术性能的改善,它在工程中应用的比例越来越大,不少国家使用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已占混凝土总量的60%-90%。因此,外加剂也就逐渐成为混凝土的第五种材料。外加剂分为活性和非活性两类。掺合料的性质和数量,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变形、水化热、抗渗

6、性和颜色等。3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 混凝土的性质包括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混凝土强度、变形及耐久性等。和易性又称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一定的施工条件下,便于各种施工工序的操作,以保证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是一项综合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稠度)、粘聚性和保水性三个主要方面。强度是混凝土硬化后的主要力学性能,反映混凝土抵抗荷载的量化能力。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及握裹强度。其中以抗压强度最大,抗拉强度最小。混凝土的变形包括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非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化学收缩、干湿变形及温度变形等。水泥用量过多,在混凝土的内部易产生化学收缩而引起微细裂

7、缝。混凝土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实际使用条件下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长期保持强度和外观完整性的能力。包括混凝土的抗冻性、抗渗性、抗蚀性及抗碳化能力等。4混凝土的质量控制4.1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水组成,有的还有掺合料和外加剂。监理应对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使之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4.1.1水泥质量控制水泥在使用前,除应持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外,还应做强度、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常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检或边用边检。不同品种的水泥要分别存储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降低水化热。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4.1.2

8、骨料的质量控制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随着河砂资源的减少和价格的上升,不少工程已使用山砂和人工砂。用于混凝土的砂应控制泥和有机质的含量。砂进场后应做筛分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有机质含量试验。普通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细度模数2.42.6之间的中砂,泵送混凝土用砂对0.315mm筛孔的通过量不宜小于15%,且不大于30%;对0.16mm筛孔的通过量不应小于5%。石子一般选用粒径4.7540mm的碎石或卵石,泵送高度超过50mm时,碎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mm;卵石最大粒径不宜超过30mm。石子进场后应做压碎值试验、筛分试验、针片状含量试验、含泥量试验、视比重试验。储料场对不同规格

9、、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石子应分别堆放,并有明显的标示。4.1.3拌和混凝土用水拌合用水可使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不得使用污水搅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提倡使用经沉淀过滤处理的循环洗车废水,因为其中含有机油、外加剂等各种杂质,并且含量不确定,容易使预拌混凝土质量出现难以控制的波动现象。 4.1.4外加剂质量控制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和易性,调节凝结时间、提高强度、改善耐久性。应根据使用目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低温时产生结晶的外加剂在使用前应采取防冻措施。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不得直接使用粉状

10、外加剂,应使用水性外加剂。必须使用粉状外加剂时,应采取相应的搅拌匀化措施,并确保计量准确的前提下,方可使用。监理工程师应对外加剂的选择加以限制,避免出现品种多而杂的情况。4.1.5掺合料质量控制在混凝土中掺入掺合料,可节约水泥,并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掺合料进场时,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按不同品种、等级分别存储在专用的仓罐内,并做好明显标记,防止受潮和环境污染。4.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坍落度的要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难过试配确定,不得使用经验配合比。试验室应结合原材料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经济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11、。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水泥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相同配合比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越高。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增加用水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增加了,但是混凝土的强度也下降了。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设置、泵送设备的技术条件、气温等因素,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设计出合理的配合比后,要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的变更将影响混凝土强度,需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4.3混凝土浇筑

12、质量的控制4.3.1混凝土浇筑前,对有特殊要求、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例如基础、主体、技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和后浇带等部位)的结构应要求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工程师认真审查方案中的人员组织、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制、浇筑方法及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缝的留置部位、后浇带的技术处理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及保湿保温措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储备、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审查模板及其支架的设计计算书、拆除时间及拆除顺序,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专项控制措施等。并审查钢筋的制作安装方案、钢筋的连接方式、钢筋的锚固定位等技术措施。要认真检查模板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是否按按设计要

13、求施工,其质量是否达到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混凝土运到施工地点后,首先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预拌混凝土应检查随车出料单,对强度等级、坍落度和其他性能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不得使用。预拌混凝土中不得擅自加水。监理工程师要督促试验人员随机见证取样制作混凝土试件。试件的留置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要留同条件养护试块、拆模试块。4.3.2 浇筑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分层、分块浇筑。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二次振动完成后,板面要找平,排除板面多余的水分。若发现局部有漏振及过振情况时,及时返工进行处理。混凝土浇灌过程中,监理应实行旁站,检查混凝土振捣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漏振或振动太久的情况,并随时观察模板及其支架:看是否有变形、漏浆、下沿或扣件松动等异常情况,如有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并报告总监理工程师,严重时应马上停止施工。4.3.3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