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199572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热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7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引导学生理解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对这些概念进展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晰直线、射线、线段、角的联络与区别,建立知识的网络构造。2才能目的:学生通过活动可以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会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三个图形的特征。3情感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历,增强动手操作的才能。重点难点:1体会线段、涉嫌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络,会用字母准确读出线段、射线和直线,会数简单图形的线段。2理解三种线的特征,掌握三种线的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电筒,直尺,毛线教

2、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一根毛线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假如说我把这根弯曲的线拉直,你可以看成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生:线段师:哎,线段,好了,老师把整个它记下来。线段是我们以前碰到过的,对吧?那谁来说说看线段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是直直的、可以度量、不可以无限延伸师:谁来画一条线段。抽生黑板上画线段其他同学认真观观察他在黑板上是怎样画的。一生学生画线段,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师:谁看清楚他是怎样画的线段?生1:他是先画的一条线,再画的两个端点。生2: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另一个地方画的端点。师:哎,他是先画了一个端点,然后画的一条线,最后在这个地方画另一个端点。

3、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先画两个端点,然后画线连接两个端点。因为,我们一般让点来确定我们需要画线的位置,两点确定一条线段。师:哎,到如今我们就只知道这些有关线的知识了吧。那如今请大家看大屏幕。二、探究新知1、直线的教学课件出示师:这是两条直直的线,给它们表上号,上面是1号,下面是2号,哎,仔细看这两条线,几号线是线段?为什么你叫1号线为线段?生:因为1号线有两个端点, 有一条直的线,不能无限延伸。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才能和动手操作才能。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4.让学生

4、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6页教、学具准备老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教学设计从现实中抽象出数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得意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老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展有序观察。通过老师参与,浸透分类观察的方法。2.学生汇报。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

5、5贴在黑板上进展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通过小组交流、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反应理论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理论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根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理论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开展数感。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3.同桌之间考一考,老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感知数的顺序1.逐次感知15的顺序。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

6、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依次感知3、4、5的来。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根底上添1得来的。2.整体感知。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 练习二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完好地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进展正确纯熟的运算,进一步进步学生的运算才能。教学重点:纯熟运算教学用具:幻灯教学过程:一、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116502582 11650258211695025802 116502582要求:1、让学生划出运算顺序,同桌修改。2、选择其中的两题进

7、展计算。3、反应讲评小结: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的结果就完全不同,因此在进展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运算顺序。二、根据要求添括号 改变式题的运算顺序。301201552说出题目的运算顺序。要求改变运算顺序:1、2、3、4、5、在反应讲评时,着让学生说说添括号时的考虑过程。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列成综合算式2712 40613 28250 16826讲评:你在列综合算式时有什么好方法?四、应用题1、文具三消费一种彩笔,60盒可以装720支,照这样计算,500盒可以装多少支?60盒720支 你能用两种方法计算?500盒? 支讲评时 着重让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结果所表示的意义。改问题:3000支彩笔要装多少盒

8、?五、进步性练习计算24点课堂作业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展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语言表达才能和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才能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精神,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分别出示口算卡片:8+6= 7+9= 8+4=20+15= 16+50=2、说出口算步骤:20+7+5= 30+5+5=3、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出示:27+2=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的过程先算个位上的7加2等于9,再算

9、20加9等于29【继续演示课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聪明的小猴子也来参加我们的学习了,它见我们都会算27加2,就把第2个加数“2”拿走了,换上了“5”,这道题就变成了27+5你们还会算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算一算这道题二、探究新知1、自学尝试学生自己摆小棒,探究27加5的计算方法2、小组交流操作情况3、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老师配合学生的发言进展板书1先算7加5等于12再算20加12等于322把5分成2和3,3加27等于30,30在加2等于323把27分成22和5,5加5等于10,22加10等于324从27起,1个1个地往上加,加到5是324、比拟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继续演示课

10、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学生随着表达口算的步骤27加5,先把7和5相加得12,再把20和12相加得325、小结师:今天我们计算的题目和以前计算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个位相加满十了这样的加法叫什么?进位加法对,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原来十位上的数增加了1为什么?个位相加满十了,送给十位1个十,所以十位上的数就多了1个三、稳固练习1、完成第66页做一做的第1题出示:5+35=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不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答复强调:无论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还是一位数加两位数,都要注意先

11、把个位上的数相加2、做一做的第2题48+6= 8+63= 74+9=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说一说口算的过程3、口算:7+6= 9+5= 6+4=27+6= 39+5= 6+54=同桌比照口算,互相说一说每组题有什么特点4、开放题下面的填几?57+=5 57+=6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问:你是怎么想的.?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学生自由发言五、作业教材第67页练习十六的第2题和第3题215+5= 9+62= 75+7= 23+8= 3+47= 4+89=3一个加数是67,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多少?板书设计:数学教案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长方体、正方

12、体的体积计算教学目的:1.通过讲授,引导学生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的公式。2.指导学生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3.培养学生积极考虑、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教具运用:正方体木块假设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叫体积?计量物体的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哪些?2.怎样计算一个物体的体积呢?二、新课讲授1.长方体体积的计算。老师课件出示一块长方体积木,一块盖房用的大型砖板。1提问:它们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答复:长方体积木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摆,有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但是相

13、对于大型砖板再用1cm3或1dm3去量就比拟费事。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假如要知道较大物体的体积,我们能不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计算。2观察操作,探究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24块1cm3的小正方体木块,任意摆出不同的长方体,然后把数据填入下表。学生拼摆,然后填表,集体汇报,老师把有代数性的数字写在表中。说明学生拼摆长方体的款式非常多,这里只列举几个。观察:从这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考虑,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小结: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讲述:假如用字母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

14、公式可以写成:V=abh3质疑:求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需要知道什么条件?2.探究正方体的体积公式。1启发。根据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联络长方体积公式,想一想正方体的体积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明确。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用字母表示:V=aaa=a3a表示棱长a3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运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解决问题。1出示教材第30页的例1。2学生看图,理解题意。3说出题中所给信息,和所求问题。4指名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5指名学生上台板演过程,其他同学判断。6老师订正书写。V=abh=743=84cm37看图,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8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三、课堂作业完成课本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在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正方体体积=棱长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