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198935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红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红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红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红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红线传文言文阅读答案红线,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调颇悲,其击者必有事也。”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亡,不敢乞假。”嵩遽遣放归。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以釜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复遣嵩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男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女,三镇互为姻娅。田承嗣患热毒风,遇夏增剧。每曰:“我假设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而厚恤养之。常令三百人夜直州宅。卜选良日,将迁潞州。嵩闻之,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曰:“主不遑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嵩曰:“我承祖父遗业,一旦失其

2、疆土,即数百年勋业尽矣。”红线曰:“易尔,缺乏劳主忧。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嵩大惊曰:“不知汝是异人,然事假设不济,反速其祸,奈何?”红线曰:“某之行,无不济者。”再拜,倏忽不见。嵩常时饮酒,不过数合,是夕举觞十余不醉。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红线回矣。嵩曰:“事谐否?”曰:“不敢辱命。”又问曰:“无伤杀否?”曰:“不至是。但取床头金合为信耳。某子夜前三刻,即到魏郡,凡历数门,遂及寝所。见田亲家翁正于帐内,鼓趺酣眠,枕头露一七星剑。剑前一金合。遂持之以归。既出魏城西门,见晨飙动野,斜月在林。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感知酬德,聊副于心期。所以夜漏三时,往返

3、七百里,入危邦,经五六城,冀减主忧,敢言其苦?”嵩乃发使遗承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自元帅头边获一金合,不敢留驻,谨却封纳。”专使星驰,夜半方到。见搜捕金合,一军忧疑。使者以马挝扣门,承嗣遽出,以金合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明日遣使赉缯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以献于嵩曰:“某之领袖,系在恩私。廉价知过自新,不复更贻伊戚。专膺指使,敢议姻亲?所置纪纲仆号为外宅男者,本防它盗,亦非异图。今并脱其甲裳,放归田亩矣。” (有删改)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令三百人夜直州宅 直:同“值”,值守 B.主不遑寝食 遑:闲暇C.聊副于心期 副:符合 D.不复更贻伊戚

4、 戚:亲戚2.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p ,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在军中的宴会上,红线告诉薛嵩她从羯鼓声中听出了打鼓者内心的悲伤。经询问,事实果然不出红线所料。B.为了维护地方的稳定与安宁,朝廷采用了让节度使结为儿女亲家的方式来调解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C.田承嗣本无异心,红线盗盒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为消除薛嵩的疑虑以防不测,他送礼赔罪并解散了“外宅男”。D.薛嵩的“日夜忧闷,计无所出”与红线的胸有成竹、不辱使命形成鲜明比照,突出了红线形象的性格特点。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4分)(2)忧往喜还,顿忘于行

5、役。(4分)4.红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4分)答案:1.D 3.(1)请放我出去到魏郡走一趟,观察那里的形势,窥探他有无(发兵的准备)。 (乞、某、觇、省略句)(2)担忧而往,欢喜而归,顿然忘掉了奔波的劳苦。(忧往、喜还、顿、行役)4聪明,能从一些细节中理解别人的心理或不杀一人而以盗取田承嗣贴身之物来戒备其非分之想;勇武,去魏郡盗取金盒如入无人之境;忠义,对主人薛嵩忠心耿耿,能主动为他分忧解难。(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附文言文翻译:红线是潞州节度使薛嵩的婢女。一次,军中大摆宴席,红线对薛嵩说:“听这羯鼓的声音相当悲伤,击鼓之人必有伤心之事。”于是

6、把击鼓人叫来问他,他说:“我的妻子昨晚死了,不敢请假。”薛嵩立时就放他回去了。至德之后,河南河北还不安宁,以釜阳为驻地,命薛嵩牢他牢镇守,控制山东一带。战事刚刚过去,帅府也刚刚建立。朝廷又让薛嵩将女儿嫁与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子,为儿子迎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的女儿,三镇互相结为姻亲。田承嗣经常患热毒风,遇到夏季,病情更加厉害。他常说:“我假设能将驻地移至山东,承受那里的清凉之气,就可以多活几年。”于是参军队中招募了三千名武艺特别高强又特别英勇的士兵,号称“外宅男”,而予以优厚的待遇。常命三百人在其州中宅第值班守护,并选定了良辰吉日,要将驻地迁往潞州。薛嵩听说这个消息,日夜忧愁烦闷,不知如何是好。红线

7、说:“主人无暇顾及饮食休息,是不是在考虑邻境之事?”薛嵩说:“我承继祖父的遗业,一旦失去所守的土地,几百年的功勋、事业就全完了。”红线说:“这事容易办,不值得让主人担忧。请放我出去,到魏郡走一趟,观察一下那里的形势,窥探一下他有无发兵的准备。如今一更出发,三更可以回来向你报告。”薛嵩大惊说:“不知你是一个非常之人,可是事情假如没办成,反而招来祸害,怎么办呢?”红线说:“我的行动没有不成功的。”向薛嵩恭身再拜,一晃,不见其踪影。薛嵩平常饮酒,不过数杯而已,这天晚上饮了十余杯还不觉醉。(正在饮酒)突然听见清晨的号角随风呜咽,露水从树叶上坠落下来,原来是红线回来了。薛嵩问道:“事情办妥了吗?”答复说

8、:“不敢辜负主人的使命。”又问:“没伤人吗?”她说:“不至于如此,只是取来了床头上的金盒作为信物罢了。我在子夜前三刻就到了魏郡,进了几座门,到了卧室。只见田亲家翁正在帐中曲腿酣睡,枕前露出一支七星剑。剑前是一个盒子,就拿了回来。出了魏城西门后,见晨风吹动原野,斜月尚挂林梢。担忧而往,欢喜而归,顿然忘掉了奔波之苦。感谢主人的知遇,(以此)酬谢主人的恩德,勉强实现了我的心愿。在夜里三个时辰之间,往返走了七百里路,身入危险之地,经过五六座城池的原因,只想减少主人的烦恼,哪敢说自己的辛苦。”薛嵩于是派人送给田承嗣一封信,信中说:“昨天晚上有个客人从魏州来,说是从元帅头边得到一个金盒。我不敢留下自用,特

9、意封起送还。”专使日夜兼程,半夜到达魏州,见田府正在搜寻金盒,全军都发愁而心中猜疑。使者用马鞭扣门,田承嗣(心觉有异)立即出来相见。使者将金盒递给了他,他手捧金盒,惊讶异常。第二天,派使者带了三万匹丝绸、二百匹名马献给薛嵩。说:“我能保全头颅,都是由于你的恩德,我现过,自应改正自新,不再给您添忧愁。专心听从指使,不敢以姻亲之故来和你讲平等地位。我所设置的号称外宅男的奴仆,本是用以防盗,并非有什么别的企图,如今都已命他们脱去戎装,回去种田了。”阅读理解做题顺序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好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

10、理解。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根底上再去阅读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考虑,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答复以下问题。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那么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考虑,寻求完美的答案。五组织语言标准答题,认真书写。答案根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阅读理解如何概括段意1.记叙类文章:答复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2.说明类文章:答复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类文章:答复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文言文阅读答案【全文END】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