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试卷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196485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土保持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土保持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土保持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水土保持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水土保持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学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土保持学试卷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2 分)1、树干径流2、水量平衡3、水土流失4、透风系数5、荒漠化二、填空(共20分,每空 1分)1、 即沙质荒漠,是指位于干旱区被沙物质所覆盖的陆地。2、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等基本特征。3、牛态恢复与重建的原则一般包扌舌、3 个方面。4、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速度,可将其分为和。5、土地评价的原则有、原则。6、林带结构就是、和总和。7、从林冠截留作用产生的机理来看,对林分的林冠截留量影响比较大的林冠特性因子有:、。三、单项选择(共10 分,每题1 分)1、不属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方法的是( )。A、常规调查方法B、航片调查方法C、问卷调查方法D、样方调查

2、2、联合国曾确定了以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富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为59%为()。A、绝对贫困B、勉强度日C、小康水平D、最富裕3、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采用3 层构架,即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和( )。A、元数据B、基本信息库C、GIS技术D、业务应用层4、根据谷坊高度,沟底天然坡度以及谷坊坝后淤土表面稳定坡度,可以计算出( )。A、谷坊水平间距B、谷坊体积C、谷坊断面积D、谷坊长度5、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水簸萁、鱼鳞坑、旱井、蓄水池等属于( )措施。A、淤地坝B、水土保持工程C、抗旱D、抗洪6、水力侵蚀的基本动力是( )。A、风力B、重力C 热力D、降雨7、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 )。A、动力

3、B、因素C、对象D、形式8、梯田断面设计中的最优断面的关键是确定适当的田面宽度和( )。A、梗坎坡度B、梗坎长度C、梗坎高度D、梗坎宽度9、一个坡面上的土壤以及风化母质碎屑和不稳定的岩体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失去平衡而发 生位移的现象叫( )。A、陷穴侵蚀B、重力侵蚀C、水力侵蚀D、风力侵蚀10、土体不断吸水增重,土体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土体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发生的位移现象称为( )。A、滑坡B、塌方C、泥石流D、滑塌四、多项选择(共10 分,每题1 分)1、土壤侵蚀的外营力作用除了水力还包括()。A、重力B、热力2、水土流失对下游的危害包括(A、加剧洪涝灾害C、泥沙堵塞水库、塘坝、农田C、风力D、

4、混合侵蚀力)。B、破坏地面完整D、降低土壤肥力3、水土保持综合调查的内容有除了自然地理与环境还包括( )。A、自然资源B、水土流失4、根据评价的目的和任务,土地评价可分为(A、土地生产力评价 B、土地潜力评价5、 风沙区的基本特征有()。A、气候干旱、雨量稀少C、植被稀少、风沙频繁C、水土保持D、社会经济)。C、 土地适宜性评价D、土地经济评价B、能见度低D、风沙危害严重6、防治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可采取哪两种农业措施()。A、退耕还林B、水土保持措施C、适度放牧D、农田基本建设措施7、根据水土流失的类型、强度和主要治理方向,进行水土保持分区即()。A、重点预防保护区B、重点监督区8、生态经济系统

5、的结构是(A、耗散结构B、网络结构9、风沙区按分布的地理位置和成因可分为(A、寒带荒漠B、热带荒漠C、重点管理区)。C、立体结构 )。C、亚热带荒漠D、重点治理区D、线性结构D、温带荒漠10、目前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A、比较分析方法B、投入产出分析方法C、投资分析方法D、模拟评价方法五、简答题(共20 分,每题5 分)1、简述水土流失的特点。2、简述水土保持林农复合系统保持水土的效果主要来自于哪几个方面?3、简述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信息主要包括哪几点?4、简述沙漠化的原因。六、问答题(共30 分,每题15 分)1、论述风沙化土地的特点和成因。2、论述水土保持效益

6、评价方法。水土保持学试卷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2 分)1、树干径流 它是指在降雨时由于林冠截留作用,降雨的一部分从林冠转向树干流向地面而 形成的径流。2、水量平衡 是在一定的时域空间内,水的运动保持质量守恒,表示水循环的连续性。3、水土流失 是指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力以及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 产力遭受的破坏和损失。4、透风系数 是指风向垂直林带时,林带背风林缘 1m 处林带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速与空 旷地区相同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速之比。5、荒漠化 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干旱亚湿 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二、填空(共20 分,每空1 分)

7、1、沙漠即沙质荒漠,是指位于干旱区被沙物质所覆盖的陆地。2、复合农林业系统具有复合性、系统性、集约性、高效稳定性等基本特征。3、牛态恢复与重建的原则一般包括自然法则、社会经济技术原则、美学原则3个方面。4、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速度,可将其分为正常侵蚀和加速侵蚀。5、土地评价的原则有比较原则、针对性原则、区域性和综合性原则。6、林带结构就是林带的层次、树种组成、和栽植密度总和。7、从林冠截留作用产生的机理来看,对林分的林冠截留量影响比较大的林冠特性因子有: 树种、树冠结构、林冠郁密度、林冠湿润状况。三、单项选择(共10 分,每题1 分)1、不属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方法的是(C)。A、常规调查方法B、

8、航片调查方法C、问卷调查方法D、样方调查2、联合国曾确定了以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富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为59%为(A)。A、绝对贫困B、勉强度日C、小康水平D、最富裕3、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采用3层构架,即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和(D)。A、元数据B、基本信息库C、GIS技术D、业务应用层4、根据谷坊高度,沟底天然坡度以及谷坊坝后淤土表面稳定坡度,可以计算出(A)A、谷坊水平间距B、谷坊体积C、谷坊断面积D、谷坊长度5、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水簸萁、鱼鳞坑、旱井、蓄水池等属于(B)措施。A、淤地坝B、水土保持工程C、抗旱D、抗洪6、水力侵蚀的基本动力是(D)。A、风力B、重力C 热力D、降雨7

9、、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C)。A、动力B、因素C、对象D、形式8、梯田断面设计中的最优断面的关键是确定适当的田面宽度和(A)。A、梗坎坡度B、梗坎长度C、梗坎高度D、梗坎宽度9、一个坡面上的土壤以及风化母质碎屑和不稳定的岩体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失去平衡而发 生位移的现象叫(B)oA、陷穴侵蚀B、重力侵蚀C、水力侵蚀D、风力侵蚀10、土体不断吸水增重,土体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土体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发生的位移现象 称为(A)。A、滑坡B、塌方C、泥石流D、滑塌四、多项选择(共10 分,每题1 分)1、土壤侵蚀的外营力作用除了水力还包括(ABCD)。A、重力B、热力C、风力D、混合侵蚀力 2、水土流失对

10、下游的危害包括(AC)。B、破坏地面完整D、降低土壤肥力A、加剧洪涝灾害C、泥沙堵塞水库、塘坝、农田 3、水土保持综合调查的内容有除了自然地理与环境还包括(ABCD)。A、自然资源B、水土流失C、水土保持D、社会经济4、根据评价的目的和任务,土地评价可分为(BCD)。A、土地生产力评价 B、土地潜力评价C、土地适宜性评价 D、土地经济评价5、风沙区的基本特征有(ACD)。A、气候干旱、雨量稀少C、植被稀少、风沙频繁B、能见度低D、风沙危害严重6、防治山洪及泥石流灾害可采取哪两种农业措施(BD)。A、退耕还林B、水土保持措施C、适度放牧D、农田基本建设措施7、根据水土流失的类型、强度和主要治理方

11、向,进行水土保持分区即(ABD)。A、重点预防保护区B、重点监督区C、重点管理区 D、重点治理区8、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是(ABC)。A、耗散结构B、网络结构C、立体结构D、线性结构9、风沙区按分布的地理位置和成因可分为(BCD)。A、寒带荒漠B、热带荒漠C、亚热带荒漠D、温带荒漠10、目前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中主要采取以下方法:(ABCD)A、比较分析方法B、投入产出分析方法C、投资分析方法D、模拟评价方法五、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1、简述水土流失的特点。答:(1)分布范围广、面积大;(2)侵蚀形式多样,类型复杂( 3)土壤流失严重。2、简述水土保持林农复合系统保持水土的效果主要来

12、自于哪几个方面?答:(1)等高生物绿篱带的固土与减缓冲蚀作用;(2)枯枝落叶与草被植物对地表的保护作用;(3)林冠对雨水的截留作用。3、简述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信息主要包括哪几点?答:(1)水土保持宣传信息;( 2)水土保持法律法规;(3)“三区”划分信息;4)开发建设项目本身信息;(5)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信息。4、简述沙漠化的原因。 答:沙漠化及沙质荒漠化,它具有受自然环境影响和人为活动所致的两方面影响的二重性。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引起的:三、土地利用粗放,导致土地荒漠化;四、草地经营管理不善,重用轻养;五、乱砍滥樵,破坏植被;六、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一管理,用水不当。六、问答题(共30

13、分,每题15 分)1、论述风沙化土地的特点和成因。 答:在湿润地区,在具备疏松沙质地表,局部干旱与大风同步,在植被破坏、沙体裸露情况 下,因风力作用地表形成类似沙丘景观,造成生物产量下降和土地潜力衰退,形成类似沙漠 化的环境。但这类土地明显不同于沙漠化土地,表现在:因气候条件的影响,风沙地貌景 观在干旱风季有明显的表现,炎热多雨季节则不显著,景观有季节变异特征;宏观分布面 积小而分散;从其发展过程看,不表现出整个环境的全部退化,而是以斑片状风沙地貌镶 嵌在绿色大环境中,多数沙地尚存一定生产力;风沙地貌形态较简单,仅有片状流沙,灌 丛沙堆,饼状及雏形新月形沙丘、沙丘链、沙垄及风蚀地、粗化地表等,

14、其无复杂的风沙地 貌;从国土整治考虑,对这些风沙土地不只限于防止其蔓延,更主要是对沙地进行高效益 开发利用,成为产业基地。风沙化土地成因,基本分为两大类:河流冲积物受风力吹扬,河流下游泛滥改道, 古河床、冲积扇、河漫滩上的沙岗、古代风成沙丘植被破坏,冲积物受风力吹扬,河流中游 河谷平原沙质沉积物枯水旱季受风吹扬分布沿河阶地,形成风沙化土地。海成阶地、沙洲 的沙质沉积物受风力吹扬形成海岸沙地。我国风成沙质海岸长达585km。2、论述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方法。 答: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包括单项效益评价和综合效益评价两个方面。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的 比较分析方法。在具体比较时,一般要根据评价的目的要求,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 行比较,来评价不同治理成果获得效益的高低。根据比较的内容可以单项比较生态效益或只 评价比较生态效益中的治理土壤侵蚀的效益。综合比较时多方面的比较,既有经济的,又有 生态和社会的。从比较分析的方法本身来说,又可分为绝对比较分析方法和相对比较分析法。 绝对比较分析法是根据对事物本身的要求评价其达到水平,包括达到水平评价、较原状增长 水平评价和接近潜在状态水平的评价。相对比较分析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