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19525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二年级组 神木县矿区一小 二0一六年十月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矿区一小 王冬梅一、课题的名称: 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二、课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一向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但毋庸讳言,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有辱人格甚至国格的不文明现象依然存在。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实施礼仪教育,不仅是教会儿童懂礼貌,做文明人,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提高未来公民素质和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需要。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百般呵护

2、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家庭及社会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他人,“不懂礼貌,做事不计后果,自私任性,不善于和同伴合作”等现象普遍存在,在少数孩子身上还较为严重,因此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传统养成教育有着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中华文明赋予我们学校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责任。 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入手,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做事,丰富和发展了养成教育的内涵,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新探索。我们的研究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熏陶、影响乃至改变目前小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小学生的文明素养,为提高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尽责出力。三、

3、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期望通过新理念的教育、新视角的教育,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系列切合学校实际的礼仪教育新途径新方法构新的德育模式,进一步弘扬古今“礼仪文化美德”,增强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研究礼仪养成教育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礼仪习惯的人,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礼仪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学校,能够使师与生、生与生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友善,使校园的文明氛围更浓,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充满关爱,更加温馨、和睦、幸福;在社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人情味,少一些矛盾,多一份温情,

4、使人们的行为受到自我约束,使社会更加文明、和谐。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讲文明、懂礼仪、有教养的人,让学生成为精神饱满、情绪愉快、人际关系协调、言谈举止文明得体、受欢迎的人。 (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明细目标: 1、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礼仪教育新模式,创新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构建以礼仪养成教育活动为主,以各学科教学渗透为辅的校园养成方法;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礼仪教育模式。 2、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和行为习惯,承传中华礼仪文化,提高学生礼仪素养,为少年儿童打下终身受益的厚实基础。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帮助教师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

5、念,改进育人方法,提高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享受师生共同成长的快乐,并在研究实践中提升教师人文素质与综合素质。 4、力争形成一套针对性较强、操作性强的礼仪养成教育的模式,撰写出有一定水平的德育论文,提高教师教育理论实践水平。 5、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升学校文化底蕴、人文氛围,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确定“小学生礼仪常规”内容: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方面。2、 明确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具体内容:能向老师和进入校园的客人主动问好;服装整洁、仪表端庄;学会用礼貌用语与别人交往;掌握热情待客之道;知晓、掌握必要的社交礼仪。 3、探索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习惯的规律,创新有

6、效途径与方法。 4、尝试开设礼仪课。形式上要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的科学化和序列化。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文明礼仪教育是道德启蒙教育,应根据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为实践的理论依据,在要求上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依据纲要、守则、规范的框架,遵循我校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和文明礼仪表现情况,研究制定适合各学段学生水平和礼仪规范层次目标等内容系列,使之具有科学性,以防止步入超前化和成人化误区。 2、系统性原则:在学校主课题下落实到各年级,每位班主任都有自己相应的研究计划、阶段总结,形成课题研究的系统性。 3、一致性原则:教师、家长、学生对研究实践的目的、意义有统一的认识,在实践中保

7、持行动的统一,特别是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4、渗透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是孤立的,它要通过各学科、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渗透教育。在时间上渗透于校内外一日生活的全过程,空间上渗透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场所,形式上渗透于环境创设、学科教学、课外活动、校外实践、家庭生活之中。 5、主导与主体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管理,充分发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该实验充满生机和活力。 6、可操作性原则:课题中选择的内容、要求、方式、方法、手段途径以及有关资料收集、应用研究、效果检测都尽量不增加过重负担的情况下

8、进行,力求做到操作简便、行之有效。 7、效益性原则:力求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努力,尽快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七、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一)实验方法 本课题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因此,总体上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践方式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探索教育机制,具体采用调查法、比较法、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研究探索。 1、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实践”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2、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

9、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以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选取典型案例,建立研究档案,进行跟踪研究。 5、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二)实验策略 1、文献法与行动研究法相结合,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从行动中来,到行动中去。 2、实事求是,循序渐进,重视并优化过程管理,不搞虚假研究,在我校现有的研究力量与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逐年提升。 3、班主任的带头作用和自主参与相结合。 4、建立激励机制。采取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

10、相结合,群体激励:评比文明班,以营造浓厚的激励氛围;个体激励:如各班评比每周一星。八、课题预期成果 1、通过实验研究,总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规律、方法和途径。 2、通过实验研究,学生懂得“认识行为习惯”转化,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总结以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为主题的结题报告。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实验与研究时间是: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2016年11月-12月)(准备阶段) 1、成立课题小组,建立课题档案,制定研究方案,调查分析小学生礼仪现状,完成现状调查报告。(2016年11月至12月) 2、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完

11、善实验方案,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并编制成课题内部研讨、学习资料,供课题组成员阅读。(2017年1月)第二阶段:(2017年1月-2017年9月)(实验阶段) 1、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与实践系列活动,探究培养小学生良好礼仪养成的内容、途径与方法。 2、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及时反馈礼仪教育的阶段性成果与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3、在学校的教师、学生及其父母中开展“礼仪与生活”、“礼仪你我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同时举行“良好礼仪养成”经验交流会,探索礼仪教育养成的成功经验。 4、结合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文明礼仪的养成。 5、形成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礼仪养成教育方案。第三阶段:(2017年10月)(总结阶段) 继续研究探讨,撰写研究报告,接受结题评审。十、研究人员分工王冬梅:申报课题,设计研究方案、撰写研究报告。付俊英、呼倩、王霞:整理典型案例、优秀论文、经验交流材料。李玲、李小雅:设计各种调查问卷、活动记录、收集过程性资料、对各种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