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生边上的风景——评《围城》中的现代知识者形象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193653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浏览人生边上的风景——评《围城》中的现代知识者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浏览人生边上的风景——评《围城》中的现代知识者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浏览人生边上的风景——评《围城》中的现代知识者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浏览人生边上的风景——评《围城》中的现代知识者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浏览人生边上的风景——评《围城》中的现代知识者形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围城-浏览“人生边上”的风景评围城中的现代知识者形象作者:徐建华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有人评说,钱钟书写围城是“写在人生边上”,是以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的“态度而写作”是在“围城”之外写围城 的。确实,钱钟书有隔窗观世的情调和韵昧,凭借自己独特的留学经历,以冷眼旁观的姿态来看“城中”之士们在中西文化、现代与传统碰撞之下全部尴尬的生存图景和思想画面。并运用自己手中的“冷笔”,通过辛辣绝妙的讽刺和新奇形象的比喻,描摹出一大批别样的知识分子形象。我们不妨把围城中的知识者挑出三类予以细评,以观赏那“写在人生边上” 的风景。一在围城中,方鸿渐是中心人物和主轴,是作者观照的主要视角。小说中另一人物赵

2、辛楣对他的评价是:“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一语道破了这类人徘徊于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尴尬。小说中叙述了方鸿渐始终处于一种动荡不定的寻觅之中。他在海外一事无成,到了国内,却也只是“上海 内地上海”,四处辗转漂泊,职业无着落,事业无成功,爱情一场空,婚姻又破裂,最后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四顾茫然,怅然若失。在欧洲留学时,他“随便听几门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 “生活尤其懒散”,回国后也“昏昏想睡”,除了情感追逐外,几乎没认真做过什么。他曾拥有的一切似乎也皆赖他人之力:读书靠父母,留学靠丈人,谋事靠朋友,结婚靠女人自己并未做过什么努力。即使努力寻求,也是处处碰壁,到了钱钟书所论的“人之生世若遭抛掷”

3、 的“无出路境界”“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因此,在现实中,他只剩下整日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成为玩世不恭的怠惰者,这是疲沓的懈怠。小说通过方鸿渐的几番奔波历程透露了作者对于人生形而上学的思考。借褚慎明的口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去”,苏文纨又道: “法国也有这么一句古话,说人生是座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后来方鸿渐也来了一番发挥: “他们讲的什么围城,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人生如“围城”, “围城”和“鸟笼”相对,由此,我们体味到作品所要揭示的主题意蕴:人生万事的矛盾境遇。 “围城”首先是一个“城堡”,是人

4、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因而对于任何人皆有安身立命的归宿感,人类无法弃之另觅超越于它之上的“人间天堂”,然而“围城” 又是“被围着的”,起先能给人们带来安全感的这种“围”,现在却成了困囿人的枷锁。因而当作为现实“围城”的此在已非昔日企慕的彼在时,城中之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冲出城去,另觅城堡。到此,我们发现“围城”本身即是具有对立统一的矛盾体,具有两面性。钱钟书将方鸿渐放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中,通过方鸿渐徘徊于“围城”内外的状态,表达出这一类知识者无法确立新的生存信念与生存方式的困惑与焦虑,沉沦与阴暗。显然,看似大彻大悟的钱钟书,也同2O世纪其他中国文化人一样被中西文化冲突问题所困扰,只不过,他引入了“围城”

5、这个颇带象征意蕴的比喻体系来观照知识分子形象,从而深奥而又浅显,含蓄而又明晰地阐释了几代作家竭力阐发的这一主题,表现出一种独立性品格。作者从人本的立场阐说了存在的荒诞和生的无意义,从而揭示了钱钟书“人之生世若遭抛掷”的无出路境界,并取得了与2O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小说的平等对话空间,两相呼应,暗示了东西方文化的互相砥砺过程。可以说,以纯粹的哲学来写小说,钱钟书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人。他的这一首创,构成了对以往传统写作模式的突破,显示出了其独具一格的特异性。二综观围城,应该说赵辛楣是一个比较正派、热心的人,和李梅亭、高松年、汪处厚之流相比,心灵世界并没有多少藏污纳垢的空间。和方鸿渐成为好友之

6、后,曾几次三番地帮助他。去三闾大学的途中他能从大局出发,极力周旋。有论者以“脸面官”来论述赵辛楣和方鸿渐。虽常在“脸”和“面”之间徘徊,但他更多的是注重“脸”即有自尊和知耻,不似李梅亭之流恬不知耻,且以行动涂垩增附,确为的论。赵辛楣是地道的美国留学生,小说中交待: “他最擅长用外国话演讲”,管中窥豹,我们相信他多少有些学识。在苏文纨家初次见到方鸿渐,由于醋意大发,给人的印象似乎不是太好: “赵辛楣和方鸿渐拉拉手,傲兀地把他从头到脚看一下,好像方鸿渐是一页一览而尽的大字幼稚园读本”,居高临下的架势,逃不脱很多人的借着学识背景的大幌子招摇蔑视的姿态。赵辛楣本在外交公署当处长,因病未随机关内迁,便在

7、华美新闻社做政治编辑。从小说中的叙述来看,他是一位较有学识和头脑的青年,照理说前程当大有可为。在当时的背景下,像他这样较正直有才学的知识者不要说以天下兴亡为己任,至少也应为民族解放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然而,我们在小说中看到的赵辛楣却不是这副模样。区别于以往小说中的由先进知识分子进而演化成有志之士形象,赵辛楣和方鸿渐一样是一个懈怠者,整日无心关注国事,却陷入个人感情的包围圈中,争风吃醋,应酬讨好,几乎泯灭了事业心和责任心。他一直深爱和苦恋苏文纨,在情感的“围城”里他陷的很深。方鸿渐在三闾大学里的职事实为拜他所赐,他当初实为借此支走方鸿渐以便能遂其心愿。可事与愿违,苏小姐竟意外地嫁给了曹元朗,他

8、只能以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聊以自慰。我们说赵深陷自身的情感“围城”而无力自拔,他对别人的情感看法又怎样呢?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方鸿渐和孙柔嘉婚姻的看法,而这一点让我们觉得作为旁观者的他又是清醒而能洞悉一切的。方鸿渐和孙柔嘉陷人情感“围城”被其言中。由此可见,人不是没有超越“围城”的认识能力,更多的时侯是不能够或者不想走出“围城”。走进去有得不到被困扰的痛苦,走出来又有寻觅不到的痛苦,进退维谷,实为尴尬。于是, “围城”消泯了赵辛楣的斗志,我们看到在“围城”之中,无论是“全无用处”的方鸿渐,还是正派、热心、有能力的赵辛楣,结局都是一样的,同样陷入“两难”之中,永无自拔的可能。这也正是围城匠心

9、独运之处。作家分明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的“围城”怎样羁绊着知识分子的脚步,怎样严重阻碍着他们走进新的历史时代的进程。这是痛苦,无疑也具有前所未有的深刻。三当历史进入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之后,女性一直处于卑弱从属的地位。现代中国受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男女平等思想被提上议事日程,女子追求自由平等的问题也备受关注。围城也描写了一批特殊的新知识女性形象,她们大多接受了高等教育或者留过洋,似乎已不再处于男性的喜怒哀乐之下,她们已有独立的思想和自由,有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谋事能力,似乎不再仰男性的鼻息而生存,大有撑起半边天的样子。然而,事实上真是如此吗?在归国船上,方、鲍关系遭人不齿,也包括女性自身。设想如果男

10、女真的平等,这又有何奇怪,只允许男性挑逗女性么?而最终方鸿渐的传统受害者形象坦然接受了叙述者的同情,鲍小姐“机会要自己找,快乐要自己寻”的想法虽已实践,但终究不被人正眼相观。苏文纨深爱着方鸿渐,很希望得到方的爱情。为达此目的,她做了很大的努力。方鸿渐的敷衍了事直至最后的表白使她恼羞成怒。不是最爱就是最恨,她毅然放弃方鸿渐,另嫁曹元朗,并使得方鸿渐追求唐晓芙归于失败。嫁曹虽显干练,但却也是痛苦无奈后的反叛之举。做了“官太太”,融于世俗是其清醒之下的身不由己。她能从和方鸿渐的情感“围城”中逃脱出来,却怎么也逃不脱社会的“围城”。唐晓芙希望她的恋人是如此模样:“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他在碰见我以前

11、,没有过去,留着空白等待我。”很高的要求,很好的想法。可方、唐分手后的再未谋面,使唐的这种想法也没有了下文,实际上成了泡影。孙柔嘉乖巧柔弱的小心经营,终于成功地使方鸿渐陷入其情感“围城”之中。她假装天真幼稚,以柔弱来满足男性的征服感,用呆傻换取不设防区的空间,使方鸿渐如在云里,失掉自主。表面看来,似乎孙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与方同处“围城”家庭之城,她也并非是快乐的,受尽了来自传统观念、家庭琐事等各方面带给她的痛苦,但却不得不固守“围城”,作为女性,她仍然是软弱的个体。她的“苦心经营”到头来只能是筑起了一座自我囚禁的“围城”,并且挣扎其中,她所做的一切也只能让别人认定是“苦挖陷阱的心机”。很显然

12、,作家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全方位审视着不同经历、性格和遭际也完全不同的女性所上演的一出出清醒而又无奈的闹剧。把本来极为严肃的“女权主义”的话题变得谐谑有趣。在幽默、调侃之中宣告了不同于往昔的这些新女性们追求的失败。围城中知识分子的形象,说其“别样”,是相对于它以前的作家小说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而言的。从鲁迅、郁达夫、郭沫若到巴金、茅盾、丁玲等作家,其作品中透露的都是知识分子探索追寻的心路历程,他们基本都具有:“深厚执著的民族情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和与此联系着的强烈的政治意识,入世的进取精神,对道德修养的注重与内省倾向,农民式的认识道路和农民式的重实际、重人伦日用的思维特点” 然而,在围城中这群特殊的知识分子身上,似乎很难搜索到这类特点,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一群“惰民”,携带懒散,对时局的异常冷漠,人性中丑陋的薄习恶行兼而有之,哪有什么“民族情感”、“责任感”、“进取的生活态度”!至此我们不难看出,钱钟书这种“围城”之下的观照,终究又有更深的用意:通过对当时普遍存在的“围城”式的人类生存困境的展示,旨在揭示一种人生矛盾的“无出路之境界”。这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打通”了古今和中外,无疑具有普遍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