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期中练习卷(苏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192227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练习卷(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练习卷(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练习卷(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练习卷(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练习卷(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册期中练习卷(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册期中练习卷(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语文下册期中练习卷(苏教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依据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凹凸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指知道满意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或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其次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

2、为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学问,驾驭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明显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或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确定的实力,把自己看做是命运的主子,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

3、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动身,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相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相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当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困难的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

4、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凹凸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验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困难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困难,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于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把道德境

5、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肯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学问,驾驭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建了条件。 C.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B.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意于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确定时的中心了。 D.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

6、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乳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实行之,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早,故相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者众缚以献。有掠人

7、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囤以应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大兵至,军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纳外兵,兵入城呼约:众散,元帅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閤自经。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逃命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8、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未尝干人荐举 干:恳求 B.初以荫为泰宁主簿 荫:功绩 C.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汗 尚:盛行 D.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 身:自己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良淳关切百姓疾苦的一组是( )(3分) 民岂乐为盗哉 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而 良淳劝富人出栗振之 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 其言恳恳,足以动人 人皆倒囷以应之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赵良淳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才能。他身为丞相赵汝愚的曾孙,自小师从同乡饶鲁,养成立身处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

9、所到之处都以干练而有治理才能著称。 B.赵良淳主管分宁县时多方变更当地不良习俗。他一方面礼尊敦厚孝顺的人,力求为百姓树立榜样;一方面对极为桀骜不驯者绳之以法,习俗因此稍有变更。 C.赵良淳主管安吉州时擅长解决聚众哄抢事务,当时正值粮荒,抢劫之事频繁发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镇压,吩咐僚属晓以大义,以致有人交还了抢掠去的财物。 D.赵良淳面临危难时能够杀身成仁,在安吉防守战中,吴国定打开南门让敌兵涌入。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兵士逃命,令家人出避,自己却不愿逃命,自杀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 答: (2)众犹环守不去,

10、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答: 三.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完成89题(8分) 蝶恋花 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元向萧关去。 不恨天际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8、前三句借助刻画诗人形象来抒发感情。作者刻画了怎样的形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详细分析。(4分) 答: 9、简要分析不恨天际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4分) 答: 四、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9分) (1)_,使我不得快乐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钟鼓馔玉不足贵,_.(李白将进

11、酒) (3)春蚕到死丝方尽,_.(李商隐无题) (4)庭院深深深几许。_,_.(欧阳修蝶恋花) (5) ,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6)三十功名尘与土,_.(岳飞满江红写怀) (7)二十四桥仍在,_.(姜夔扬州慢) (8)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定风波) 五、语言表达运用,完成1114题(15分) 1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狡黠 怙恶不悛 盅惑 强词夺理 B、卓而不群 功亏一篑 冒然行动 怦然心动 C、惊谔不已 山呼海啸 整齐化一 骇人听闻 D、相依为命 稀来攘往 倾窠出动 容光焕发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2、) A.想当时,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实,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B.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C.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非常精彩,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常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最近卫生部组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活动,公布了4批43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19种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的黑名单。 B.对王先生捐给村小

13、学的十万元钱,村委委员中有人主见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见。 C.随着一场大雪的到来,使华北地区持续了近三个月的旱情得到了初步的缓解,但要彻底解除旱情还须要更多的降水。 D.受地震的影响,日本宫城县境内出现了宽约4米的断裂带,这是日本最大的有地震观测史以来的地壳变动纪录。 14.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近年来清明节祭祀亲友,一些地方从烧冥钞、纸人、纸马,发展到烧纸电视机、纸数码相机,甚至烧纸汽车、纸别墅 材料二:今年清明节前,某市首个在线祭祀网站开通。清明节时,很多市民纷纷登录该网站,上传纪念图片,发布纪念文章,祭祀逝去的亲友,表达哀思。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

14、内容。(2分) 答: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4分) 答:_ 六、写作(40分) 15、阅读下面文字,依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40分) 一个海难的生还者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两天过去了,也不见有船只的影子。不得已,他好不简单在岛上建了一个简易窝棚安家。当他从树林里兜着一大堆果子回来时,却发觉他的窝棚起火了,浓烟滚滚,他的心血全被熊熊的大火淹没了。他禁不住仰天长叹,懊丧的坐在海滩上,始终到黄昏。在夕阳的余辉下,一艘轮船的轮廓越来越清楚。他得救了,因为船上的人望见了岛上升起的浓烟,并把它当成了求救信号。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做,不得抄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