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三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191945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三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三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三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三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三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三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三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一)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课是对声音有了了解之 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碰到物体就会引起物体的振动。我们耳 朵中的鼓膜就是接收声音振动的“探测器”。鼓膜是一个很 薄而且有弹性的组织,即使很轻的声音都可以让它产生振 动。在这节课教科版用书学生要用一块很薄的气球膜,包住 一个玻璃杯制作一个鼓膜模型,通过观察气球膜的振动,来 探索鼓膜的作用以及人的耳朵是如何工作的。因为气球膜的 不易观察,学生在课堂上也不容易操作,课前我先选择的纸 屑,(觉得用纸屑比较干净)可是实验几次效果很不明显 纸屑几乎不动,我又换沙子实验结果

2、也不好。所以按苏教 版的学生用书做了一个模拟鼓膜的纸屏,在用一个泡沫小球 贴紧纸屏,只要在纸屏的侧面用力敲打小鼓,就可以看到小 球在纸屏上跳动,学生一看就清楚了。我很满意,换一种方 式是实验效果更加明显。每次实验前对材料的选择我们都要 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实验成功与否。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人耳听到 声音的过程”教学进程中层层深入,丝丝入扣,让学生提出 问题,并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的科 学探究能力。当学生自己成功地获得这一知识后,他们很自然地将这一知识运用来帮助残疾人。整个过程达到了课程目 标中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3、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但本堂课中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 在人感知声音的过程讲解的遍数过多,课堂中有些重 复的语言。2. 课堂上的鼓励性语言用的较为单一、不多。鼓励性的 语言应该所以些,方式也要多一些,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3. 在纸屏实验中,泡沫小球可以图上颜色,这样学生更 加容易观察、更直观。4. 流程虽然清晰流畅,但是在汇报中汇报的学生不够, 回答的人数过少,未能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 用。5. 在讲解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个环节时,可以增加让 学生用笔画出顺序的环节,能更好地知道学生的掌握情况。6. 有些解释过多,教师有时候过于着急,要耐心的倾听, 教师的主导性太强。7.

4、 说话应该在精简些,减少非课堂用语,使说话更能体 现重点。8. 在过渡的时候不够自然。9. 学生的一些回答很好,但教师的鼓励不够。这次的汇报课是一次成长课,作为新教师的我们要在每 一次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 帆济沧海,成长之路虽有时会遇到挫折,克服前行,方能站 在高处看得更远。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声音”单元的第六课。 本堂课我以复习导入,对耳朵结构和功鼓膜的作用实验,课 堂小结展开教学。复习导入可以将前几节课学习的声音是由 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并且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很直接引 出我们今天要探究的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要想

5、解 决这个问题,必须要认识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些器官是老 师介绍其功能,耳廓的作用的通过体验活动来感受,鼓膜的 实验是通过实验来证明(也是本课的重点),最后知道各部 分的功能后,看着耳朵结构图,就能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 的这一过程讲清楚了,这也是小结部分。同时还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1)在体验耳廓的作用实验时,在教室前面和后面听 音叉的声音作对比时,效果不是很明显。(2)着鼓膜模型发出声音的时候,由于学校音叉数目 不足,我示范的时候是用“啊”代替了讲话,似乎效果不明显,并且让学生分组做的时候,全班那么多同学一起发出 “啊”的时候,教室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很吵的感觉。科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

6、思(三)我们已经了解了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那么对声音 的接受和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在学生用声波的形式借 助物质向各个方向传播的基础上,共同学习传递完整知识体 系,整个教学过程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一、展现声波被阻碍时发生的现象。引导学生用鼓和吊 有小球的纸屏实验。通过敲鼓,让鼓声冲撞纸屏,使纸屏振 动。从而让学生感知声波对阳碍物的影响状况。在这个实验 中纸屏上吊的塑料泡沫小球起凸起纸屏振动的作用。学生懂 得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的整过运程作用。 二、在教学耳的构造时,重点从听觉产生的过程到人耳 的基本构造。通过实物模型耳的展示,让学生形象描绘出听 觉产生的过程,特别指出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 相同。并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耳朵。这里还有一个细节 * 的教 学,就是要求学生懂得耳的构造每个部件具的特定功能。如; 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三、对噪音知识的传授分别是;什么是噪音 ?(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生活中有哪些噪音 ? (建筑. 工地的杂音、火 车的汽笛、机器的轰鸣等)身处嘈杂环境我们要怎样对待呢 ? (戴好耳塞,捂住耳朵,离开噪音区。)抓住以上三点细节 * 的教学,学生能掌握耳的构造及听到声音的原理。为下节 课不同的声音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