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板块专题讲座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191556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6.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板块专题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知识板块专题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知识板块专题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知识板块专题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知识板块专题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板块专题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板块专题讲座(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辅导重点知识板块专题讲座之四一一非金属元素专题氨习!10.【学习方法指导】(一)1. 每族元素抓住代表物.重点讨论该元素的单质、氧化物、氢化物、酸、碱或盐等有关知识.2. 注意该族元素与其代表物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递变性和特殊性3. 研究结构应分三层次考虑.(1) 原子结构(价电子数、原子半径、核电荷数等)(2) 分子结构(主要指化学键的种类及牢固程度)(3) 晶体结构(构成微粒、微粒间的作用力、空间构型等)验存检性保构取 结惭4. 理清下列关系.=用途位置5. 元素化合物知识网络化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占有较重的比例,内容繁多锁碎,要尽可能以最佳的方 法或方式来总结成网络图

2、,主线明确、脉络清晰.6. 运用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化学平衡等理论加深理解某些元素化合物知识。(二)1、抓牢两条知识链(1)金属元素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一最外层电子数及原子半径一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一元素的金属性一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一单质置换水 (或酸)中氢的能力一单质的还原性一离子的氧化性。(2)非金属元素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及原子半径一原子 获得电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属性一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气态氢 化物形成难易及稳定性-单质的氧化性-离子的还原性。2、理解判断元素剑性或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依据(1)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标志 单质与水(或酸)反

3、应置换氢越容易,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相互间的置换反应,金属性强的置换弱的。 原电池中用作负极材料的金属性比用作正极材料的金属性强。(2)非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标志 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条件简单、现象明显),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非金属 性越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相互间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置换弱的。【元素周期规律总结】1、同周期元素“四增四减规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气

4、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 渐减弱。2、同主族元素“四增四减四相同“规律(1)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多,核对外层电子的弓I力逐渐 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 逐渐增强,稳定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酸性 逐渐减弱。(2)四相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相同;最 高价氧化物及其水化物通式相同;非金属气态氢化物通式相同。3、“阴同稀阳上稀”规律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阴、阳离子,阴离子必位于与之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 稀有气体元素的前面(与该稀有气体元素同周期),而阳离子位于该稀有气体元 素的后一周期,

5、再通过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即可确定其所处主族数。4、“奇偶数”规律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奇(或偶)数,则其在周期表中所处主族序数及最高正化 合价数必为奇(或偶)数。若结合数学中两奇数(或两偶数)的和或差必为 偶数,奇数与偶数的和或差必为奇数”的规律,会给解题带来方便。一、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结构特点.(1)除H外,非金属元素均在“阶梯线”的右上方(2)非金属元素均在主族(稀有元素零族)最外层电子数一般N4(H、B除外)(4)原子半径比同周期金属半径小.(稀有元素除外)二、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递变规彳聿非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注意反应条件、现象、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氧化性=与氧反应生成

6、氢化物 M已C与原反应L与非金属反应 还原性 & F与CLe反应L。与S辰应rCls-. Brs与金属反应(变价金属显高价) 次与金属反应2 .与金属反应T S与金属反应(变价金属显低价) 同与活浅金属反应(如Ng等)反应 LC与活泼金属反应氧化性;浜十浜0=4HFXU3. 与水反应J歧化反应:羸+压。=取+1(卷=C% IE)f宿J洽L还原性!冲u对压歧化:悬十2Q1T=X十KCT十成乂蜃=。言 Brss L)=4. 与碱反应 hcoe+ - ho 4 22不饱和蛭的加成:理=C禺+也职攻昭烷蛭、芳香蛭的取代,土与有机物反应口,常见非全属单质的制取方法1. 电解法 电解水溶液:如2NaCl

7、+ 2HO_电解2NaOH+Cl t+H t222 电解熔融物:如2KHF 电解F t+H t+2KF2222H2O2 MnO2 2H2O+O2 t ;2. 分解法:如 2KC1O3 MnO2 2KC1 + 3O2 t ;ACH1EC+2H23.置换法:如 C + 2NaBr = 2NaC1 + Br2一一 点燃2H2S + O2 (不足)2H2O+ 2S4. 氧化法:如 MnO+4HC1MnCl +C1 t+2HO22224NaBr + 3H SO +MnO =2Na SO +MnSO +2Br +3H O 242244222HS + SO =3S + 2HO2225. 还原法:C+H2O

8、高温 CO+H2,2C+ SiO广高温 Si + 2CO1Zn + 2HCl=ZnCl2+H2 t(一)单质:1. 结构: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非金属单质的成键有明显的规律 性.若它处在第N族,每个原子可提供8-N个价电子去和8-N个同种原子形成8-N个共 价单键,可简称8-N规则;(H遵循2-N规则).如WA族单质:x-x;H的共价数为1,H-H,第WA族的S,Se、Te共价单键数为8-6 = 2,第V A族的P、As共价单键数8-5 = 3.但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单质中N2、O2形成多键.2. 熔沸点与聚集态:(它们可以分为三类) 小分子物质.如:h2、o2、n2、Cl2等,

9、通常为气体,固体为分子晶体. 多原子分子物质.如P4、S8、As等,通常为液态或固态.均为分子晶体,但熔、沸点因范 德华力较大而比高,Br2、I2也属此类,一般易挥发或升华. 原子晶体类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和硼等,是非金属单质中高熔点“三角区”,通常为 难挥发的固体.注意:非金属单质的晶体类型主要有2种: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3. 导电性:非金属一般属于非导体,金属是良导体,而锗、硅、砷、硒等属于半导体:.但半导体与导 体不同之一是导电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 化学活性及反应:修活泼的有:地、口岛、E现、贝、P.、活性展不活泼的有:匹、B. C. Sz反应情况概括如下二牛-氢化物 活泼非金属,氧

10、化物盘f硫化物 大多敬拄金属不与水反应少数反应:2Fe+2HeO=4HF+Oe担+压。_HX+HX0C-FHsO(g)娶 CO-FHa非金属一般为成酸元素,难以与稀酸反应;固体非金属能被氧化性酸氧化.hio3 HzPO. 十购e十艮0C0E氏明j硅段与HF反应.ISi + 4HF SiF + 9 压与反应有两类歧化反应:C1e+20H_ CIO+CI+HsO3CLz+60H_ 竺兰竺 CIQm一十 5C十3压。 3S+6OH-些$0厂+招-+ 3压立 4P+3OH_+3HsO = 3HEPO2-+PH2非歧优反应:页+如就日十田。A U也SiUm+NIt十 2B + 2OET+2压口 = 20

11、- + 3 t 表明玖Si有一定的金属性5. 从同一物质制法(同组物质鉴别)的多样性,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高三复习时,可对反应原理迁移和拓宽,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如:(1)氨气的制备:传统的制法是:铵盐+强碱 氨气,属:固+固一 气型。 高三复习时,学生已具备化学平衡知识,知道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恰当提出问题:若能 使这个连锁平衡左移,能否以浓氨水为原料制备氨气呢?(2)如何使用简便方法鉴别浓H2SO4和稀H2SO4?根据稀、浓h2so4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如密度、溶于水放热、吸水性、脱水性、 强氧化性、导电性等: 滴在纸上溶于水等体积放在天平上称量与Cu反应与铝或铁反应 与NaBr或Na

12、I与K2S或Na2S滴在装浓HCl的试管中 滴在胆矶晶体上 滴在蔗糖上11、滴在NaCl固体上12、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13、等体积的水中滴入相 同滴数的两种硫酸,检验导电性等(二)非金属氢化物弱强一酸性强弱弱鱼热稳定性UT土CH典 压0 HF强弱弱SiH,FHz HeS HClAsHs HsSe HBrIfeTe HI弱 强1强1、分子结构:WA族的通式为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族的通式为RH3,三角锥形WA族的通式为H2R, V型, 均为极性分子WA族的通式为HR,直线型 .2、物理性质: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其熔沸点都较低,常温下水为液体,其余均为气体。3、化学性质:非金属元素原

13、子跟氢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气态氢化物,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 强,跟氢化合能力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元素非金 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非金属氢化物具有还原性,表现在可以与O2、Cl2、Fe3+,氧化性酸,强氧化剂反应。(三)非金属氧化物的通性:除SiO2是原子晶体外,其他大部分非金属氧化物固态时都是分子晶体,所以它们的 熔沸点由于晶体类型的不同而差别较大。许多非金属的低价氧化物有毒,如CO、NO、NO2、SO2等,不能随便排放到大气 中。非金属氧化物大都为酸性氧化物(酸酎),如相对应的含氧酸易溶于水的话,则氧化 物易与水化合;反之水化反应难于进行或不发生反应。no2不是酸酎。不成盐氧化物CO、NO不溶于水,不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在固态时反应,通常要加热或高温下才能反应。酸性氧化物可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四)非金属含氧酸的通性:非金属含氧酸都是共价化合物,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常温下为固体的有磷酸和硅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