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案例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173341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研修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本研修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本研修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本研修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研修案例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研修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在开展的“高效课堂”模式下,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 身学习的能力,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只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我们如何在课堂教学 中创造这些条件”,而有效性恰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一节课,使师生的生命有了怎样的变 化;收获了那些知识与思考;获得了怎样的身心体验,是考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三个重要指 标。客观地说,师生从走进课堂到走出课堂,总要发生一些变化,收获一些东西,好像每节 课都是有效的。但是课堂的有效程度是很不一样的,有的课堂能对师生产生终生的影响;有 的课堂只给学生留下一些机械的记忆,日积月累的差异就导致人的素质的差异,人的生活状

2、 态的差异。因此,每一节课的效果都不可忽视。二、研修主题:1)虽然新教材编写得很好,但感到难以驾驭,配套的教参所给的建议远远不够,大大增加 备课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再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学总是匆匆忙忙,对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 有所担心。2)由于教材的内容缺乏前后联系,学生对有些内容不太了解或缺少兴趣,学生的能力要发 展更是难上加难。3)到底要不要淡化知识的系统性,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但这样一来学生的考试成绩肯 定要受到影响。该怎样在这两者中寻求平衡?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重中之 重,所以最后大家确定研修主题为:通过设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三、案例实施过程(一)学习资料,教师独立备课研

3、修主题确定后,我们组老师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教师们都意识到, 设计春这个教学案例时,把写作手法融合进去,还要考虑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习 资料后,让老师们独立进行备课。(二)交流研讨,集体备课教师们完成教学设计后,我们再组织教师交流各自的设计与设计意图,就在我们教师的教学 设计中,我们发现教师们设置的问题不够具体,学生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是模 棱两可或抽象笼统的。那怎样才能把问题设置得科学、准确、具体,又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开展了多次研讨,讨论过程,老师们各抒己见。有的老师则发现,这些问 题正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碰到的。为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

4、又找来有关的学习资料组 织大家学习。随着学习的深入,有些老师开始发现:1、问题不够具体,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出具体的载体 和路径。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一些生活的场景,加入一些材料,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老师们还就加入哪些生活场景哪些材料进行了讨论等,集体备课后,老师们都修改 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并交上来,评选出一篇较优秀的教学设计,让写这篇教学设计的老师做好 上课的准备。(三)教学实践,深入研讨我们进行了课堂教学观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对课件很感兴趣,但整堂课的 气氛并不十分活跃,老师期待的高潮并没有出现,尤其在有些训练环节中学生的反馈并不理 想。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部分知识的训

5、练环节多而仓促,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帮助不大, 大部分学生无所反应,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教学效果表现为:1、举手人次不高,参 与率低。2、机械性训练不够扎实。3、大部分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4、学生知识没有 巩固,运用能力差。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又开展了研讨,随着讨论的深入,问题开始集中、开始显现:1、问题 设计不能引发学生真正思考。2、活动设计较繁复,加上学生原来的知识储存与老师活动讲 解的不配套,使训练环节匆匆而过,学生是一知半解,无法完全进入活动环节,造成训练不 扎实。3、问题设计的要求没有梯度性,学生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4、没有体现分层教学, 缺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造成这部分学生

6、得不到相应的训练。5、对小组活动要求讲解 不到位,给出时间较仓促,合作学习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最后结果学生活动不活跃。随着讨 论的深入,老师们的反思已不仅仅停留在这一堂课上,而是对以往所有的教学实践活动。大 家总结了共同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设计,或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中,虽然能兼顾到学生兴趣, 但考虑较多的还是如何去教,如何推进教学进程,却没有从学生的视角和实际能力出发,设 计他们所需要的、力所能及的教学活动,实际上我们的老师并没有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我们再次研究制定改进策略:1、每个问题的提出应以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习能力为 目的。2、活动设计以学生现有知识水平、能力为基准,注重精讲精炼,训练扎

7、实。3、问题 设置要有一定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4、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重点,加强 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关注,为他们制定力所能及的教学要求和练习。5、小组活动设计以培养 学生合作能力为前提,并给出明确要求,让每个成员在小组中发挥作用。(四)及时总结,改进课堂围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原则,进行再次备课,同时确立本 次校本研修的主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调整后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 发展个性。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四、活动反思:成败之中看教学有效性在这个过程中,材料鲜活,史实比较

8、充分,学生能积极投入其中,并自己寻找和总结着一些 外交精神。不仅能感悟外交活动中呈现出来的向善、诚信、创新、开拓、和平、交融等外交 精神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毫无雕琢之感,并使其他一些目标和过程的达成浑然一体水到渠成, 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实现了预期目标。实践中老师的投入和双边酣畅地交流,使听课的老师再次感受到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目 标的魅力。它不应是你局外人式的总结,它不应是你应景式的联系现实它来自教师真情 实感的自然流露,它来自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钻研和领悟,它来自教师尊重学生遵循教学 规律贯穿始终的实践这样它就会在帮助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中。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很多,对学生的发展都有意义,但不顾实际情况,将所有的目标都要 强行地放在一节课里,贪大求全,这样面面俱到,却难免毫无效果的结局了。怎样才能做到 有效? “一个有着明确教学目的的目标,便是教学有效性的保证。”,这个明确的目的,应 该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符合学生实际水平和需要的,应该是将教学任务详细分解了的体 系,应该是符合学生实际和课标学习要点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技法和策略的设计。一节课可以 这样也可以那样设计,不同的目标重点就有不同的设计。但无一例外,你得基本实现你的教 学目标,这样才能说是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