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新编】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164999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5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23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23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23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新编】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23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新编】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新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新编】(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 2023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1活动目标:1、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2、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三种不同的节奏。3、学习看图谱演奏乐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4、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活动准备:音乐播放器、演奏图谱PPT、乐器(三角铁、响板、钹)、乐器图卡等活动过程:(一)以扮演巡逻兵角色律动进场引导幼儿说说学巡逻兵踏步的感受,初步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二)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边观察图谱边欣赏音乐1、在这张图谱里,你发现了什么?(士兵的颜色、大小等不同)2、反复

2、记号代表了什么意思?(知道记号内的图谱要重复演奏一次)3、图谱画圈的地方表示什么?(表示停止演奏,手要收住)4、图谱的第一行和最后一行画的是什么?(引导幼儿练习准备动作)(三)听音乐看图谱用多种方式练习节奏1、幼儿听音乐自主选择用拍手等身体动作感受乐曲的节奏。2、提示幼儿想想军鼓部分的音乐可以做什么动作。3、听音乐用拍打椅子的方式表现巡逻兵整齐的脚步声。(四)持乐器为乐曲伴奏1、出示小乐器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说怎样为乐曲伴奏(1)引导幼儿发现乐曲用三角铁演奏,乐曲用三角铁和响板一起演奏,乐曲用三种乐器一起演奏。(2)提醒幼儿三角铁要连续演奏三段音乐,响板演奏第二段和第三段,钹只要演奏最后一段。

3、2、幼儿持乐器跟随音乐演奏乐曲3、幼儿交换乐器,完整听音乐看指挥演奏乐曲教师小结幼儿演奏情况(五)听音乐再次扮演神气的巡逻兵结束活动。活动反思:由课题组李红老师执教的这节巡逻兵进行曲,在听音乐再次扮演神气的巡逻兵结束活动,从本课的教学内容来看,知识性较强,对于二期课改对音乐教学提出的淡化知识点的要求来看,好像是相背的,但是淡化知识点不等于不要,要把握好知识性与审美体验之间的度,我们认为关键在于怎样来教,旧的教学模式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单向传输的过程,但新的理念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我教研组对本课时作以下教学预设。课的

4、开始部分安排了学生听进行曲进教室,为欣赏作铺垫。基础部分请学生看谱视唱,并复习已经学过的反复记号,为下一步新授反复记号教学作了热身。D。C的意思是从头反复,D。S的意思是从$记号处反复至fine结束,可以结合原来学过的反复跳跃记号使用。针对D。C与D。S的教学,教师在讲解了两种反复记号的不同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用幼儿喜爱的动画人物来代表音乐语汇,请幼儿来说一说演唱顺序,随后在练声曲中请幼儿加以运用,把复杂的乐句变得简短。这样层层递进,把枯燥的乐理知识解说的生动有趣,幼儿也能很快将复杂的D。C与D。S区别清楚并加以运用。在主教材巡逻兵进行曲第一主题的听赏过程中穿插了管乐器认识与音色的听赏。教师用

5、猜谜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在猜的过程中展示实物,幼儿为了看到平时只有在电视或书本上看到的乐器而学习气氛高涨,在不断的成功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在第二主题的听赏中,教师设计了要求:说说这首进行曲在描绘怎样一个场景。可以请幼儿边听边模仿一下。让幼儿有目的地听,这是培养幼儿良好聆听习惯地有效方法,通过听来感受乐曲节奏、乐器音色、曲调所包含的感情等等,并经由教师介绍来了解乐曲的创作知识。在第二主题的听赏中穿插了打击乐器的认识,并模仿打击小军鼓的节奏,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还为下一步的完整听赏作铺垫。完整复听乐曲时,由于乐曲较长,为了避免枯燥,老师不仅引导学生认真聆听音乐,还组织学生开展了模仿乐手演奏、

6、模仿巡逻兵巡逻、模仿敲击小军鼓等活动,这种活动方式,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代之以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索研究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更适合幼儿的需求。从音乐课程标准的解读中,岁的儿童,仍然以形象思维活动为主,从音乐教学的角度看,由于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增强,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本课时的结束部分,安排了欣赏最著名的进行曲拉德斯基进行曲,带领幼儿体验维也纳金色殿堂的伟大,体验与乐队指挥互动的兴奋,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本

7、课时的进行曲主题相呼应。强调学习者对音乐实践活动的参与,也就是说,对音乐的学习应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进行。纵观本节课,从反复记号的学习,到近距离接触管乐器,再到全体参与互动,所有的教学设计都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学习,这是一次有益的实践。2023年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2演唱部分动作建议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9-10小节, 同5-6小节。11-12小节, 同7-8小节。游戏玩法建议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

8、儿游戏。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二、教学活动建议【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活动过程】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

9、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3)请个别幼儿示范。(4)教师

10、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5)幼儿随乐游戏。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l)师:这回啊,毛毛虫

11、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三、友情提示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

12、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摘草莓大班幼儿歌曲教案活动在翻阅歌唱活动一书时,我看到了“摘草莓”这个活动,歌曲旋律很轻快、活泼;歌曲内容也有些情节性,易于孩子理解,很适合孩子来演唱。但是,这个活动的.第二声部设计得比较难把握。于是,我针对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开展了此活动,应该说活动选材的灵感完全_于学习,_于书本。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图谱。活动过程:练声。“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学习歌曲。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

13、容。“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好听吗?”“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图。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根据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摆放图谱。“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摆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4、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三、练习两个声部。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图谱,放在哪儿呢?”“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2

14、、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结束:“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反思: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