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加工工艺流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164956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具加工工艺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具加工工艺流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具加工工艺流程开料:前模料、后模模料、镶件料、行位料、斜顶料; 开框:前模模框、后模模框; 开粗:前模模腔开粗、后模模腔开粗、分模线开粗; 铜公:前模铜公、后模铜公、分模线清角铜公; 线切割:镶件分模线、铜公、斜顶枕位; 电脑锣:精锣分模线、精锣后模模芯; 电火花:前模粗、铜公、公模线清角、后模骨位、枕位; 钻孔、针孔、顶针; 行位、行位压极;斜顶 复顶针、配顶针;其它:唧咀、码模坑、垃圾钉(限位钉);飞模;水口、撑头、弹 簧、运水;省模、抛光、前模、后模骨位; 细水结构、拉杆螺丝拉钩、弹簧 淬火、行位表面氮化; 修模刻字。模具设计知识一、设计依据尺寸精度与其相关尺寸的正确性。 根据塑胶制品

2、的整个产品上的具体要和功能来确定其外面质量和具体尺 寸属于哪一种:外观质量要求较高,尺寸精度要求较低的塑胶制品,如玩具; 功能性塑胶制品,尺寸要求严格; 外观与尺寸都要求很严的塑胶制品,如照相机。 脱模斜度是否合理。脱模斜度直接关系到塑胶制品的脱模和质量,即关系到注射过程中,注射 是否能顺利进行:脱模斜度有足够;斜度要与塑胶制品在成型的分模或分模面相适应;是否会影响外观和壁厚 尺寸的精度;是否会影响塑胶制品某部位的强度。二、设计程序对塑料制品图及实体(实样)的分析和消化:A、制品的几何形状;B、尺寸、公差及设计基准;C、技术要求;D、塑料名称、牌号E、表面要求型腔数量和型腔排列:A、制品重量与

3、注射机的注射量;B、制品的投影面积与注射机的锁模力;C、模具外形尺寸与注射机安装模具的有效面积,(或注射机拉杆内间距)D、制品精度、颜色;E、制品有无侧轴芯及其处理方法;F、制品的生产批量;G、经济效益(每模的生产值)型腔数量确定之后,便进行型腔的排列,即型腔位置的布置,型腔的排列 涉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滑块)机构的设计、 镶件及型芯的设计、热交换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位置的 选择有关,所以具体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三、分型面的确定不影响外观;有利于保证产品精度、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的加工;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

4、冷却系统的设计; 有利于开模(分模、脱模)确保在开模时,使制品留于动模一侧; 便于金属嵌块的安排。四、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设计包括主流道的选择、分流道截面形状及尺寸的确定、浇口的 位置的选择、浇口形式及浇口截面尺寸的确定,当利用点浇口时,为了确保分流 道的脱落还应注意脱浇口装置的设计、脱浇装置九章浇口机构。在设计浇注系统时,首先是选择浇口的位置。浇口位置选择直接关系到产 品成型质量及注射过程的顺利进行,浇口位置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浇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模具加工及使用时浇口的清 理; 浇口位置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应尽量一致,并使具流程为最短; 浇口的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

5、对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以便于 塑料顺利流入; 浇口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 避免塑料在流下型腔时直冲型腔壁、型芯或嵌件,使塑料能尽快流入到 型腔各部位,并避免型芯或嵌件变形; 尽量避免使制品产生熔接痕,或使其熔接痕产生在制品不重要部位; 浇口位置及其塑料流入方向,应使塑料在流入型腔时,能沿着型腔平行 的方向均匀地流入,并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 浇口应设置在制品上最易清除的部位,同时尽可能不影响产品外观。五、排气系统的设计排气系统对确保制品成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利用排气槽,排气槽一般设在型腔最后被充满的部位,排气槽的深度 因塑料不同而异,基本上是以塑料不产生飞边的所允许的最大间

6、隙来确定,如 ABS 0.04以泥灰0.02mm以下赛钢0.02以下。B、利用型芯镶件推杆等的配合间隙或专用排气塞排气;C、有时为了防止制品在顶出时造成真空变形,必设气销;D、有时为了防止制品与模个的真空吸附,而设计防真空吸附元件。六、冷却系统的设计冷却系统的设计是一项比较繁锁的工作,即要考虑冷却效果及冷却的均匀 性,又要考虑冷却系统对模具整体结构的影响。冷却系统的排列方式及冷却系统的具体形式; 冷却系统的具体位置及尺寸的确定;重点部位如动模或镶件的冷却; 侧滑块及侧型芯的冷却; 冷却元件的设计及冷却标准元件的选用; 密封结构设计。绘模具图一、当把成品图调进模图时,成品图必须乘缩水。(模具尺寸

7、二产品尺寸X 缩水)必须把成品图MIRROR (镜射)一次,即模圈里的成品图是反像的(成品 是完全对称的除外)在前模,应把不属于前模的线条删除在后模,应把不属于后 模的线修删除。二、成品在模具里应遵循分中的原则,特别是对称的,成品如果不分中, 到工场加工时很可能出错。三、所有枕位之模具,枕位必须避开入水,无法避开时要加水口铁。四、成品之间1220mm(特殊情况下,可以作3mm)当入水为潜水时,应 有足够的潜水位置,成品至CORE边15-50mm,成品至CORE的边距与制品的存度 有关,一般制品可参考下表经验数值选定。制品的厚度(mm)成品至CORE边数值(mm)2015202030203030

8、4030404050五、藏CORE(内模料)深度28mm以上,前后模内模料厚度与制品的平面 投影面积有关,一般制品可参考下表,经验数值选定CORE料边至回针应有10mm 距离。制品平面投影面积前模内模料厚度A+型腔深度后模内模料厚度B+型腔深度SP、CMmmMm77253277116323811615438501541934464M1935076CORE料宽度一般比顶针极宽或窄510mm,最低限度成品胶位应在顶针板 内不影响落顶针,CORE料边至模胚边一般应有4580mm六、当在一块内模料上出多个CAVITY时,内模料大小不超过200X200mm。七、模内镶入模框中圆角一般取10mm,如要开精

9、框时则取16mm或更大, 铍铜模模内不倒圆角。八、任何一种塑胶入水位置应避免从唧咀直行入型腔。九、镜面透明之啤塑(K料、亚加力、PC等)应注意,冷料井入水流量及 入水位置不能直衡(冲),一般作成“S”型缓冲入水,扇形浇品,使成品表面避 免产生气级流雲。(15,选模胚的一般原则:当模胚阔度在250mm (包括250mm)以下时,用工字型模胚口型,模胚阔 度在250350mm时,用直力有面板模胚(T型)。模胚阔度在400mm以上并且有 行位时用直力有面板模胚T型,没有行位时用直力无面板模胚(H型)有力模胚 必须加工W25mmXH20mm码模坑,底面板必须有码模孔(中心距为“7、10、14”, 中心

10、“7、10”用0二分之一牙,中心“ 14”的用0八分之五牙,深度1924mm 细水口模胚一律采用 I 字型模胚。当A板开框深度较深(一般大于60mm,时,可考虑开通框或选用无面板 的模架;有行位或较杯的模胚,A板不应用通框,当A板开框深度较深(一般大于 60mm,时,可考虑不用面板;方铁的高度,必须能顺利顶出产品,并顶针板离托板间有 510mm 的间隙, 不可以当顶针板顶到托板上时,才能顶出产品,所以当产品较高时,要注意加高 方铁;模胚A板(B板)要有四条25.4mmX450撬模坑;模板四边都有撬模坑5mm深;顶针底板按模胚大小或高度加垃圾针(支承点)350mm以下为4粒,350mm 一550

11、mm为6粒,550mm以上为10粒或按设坟增加或减少。有推板的模胚,一定不可以前模道柱后模导套;前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前模开框深度加25mm一35mm左右,当模胚无面板 时,前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前模开框深度加40mm一50mm左右。后模模板厚度一般等于后模开框深度4050mm左右,(可在模胚资料上查 到标准托板厚度,一般是无需用托板;当内模料镶CORE是圆形时,选用有托板的模胚;当有行位或较杯时边钉一定要先入10至15mm到斜导柱才可以顶入滑块内,即当料导柱特别长时,应前模导柱,后模导套。以方便加长导柱;使用顶针板导柱时,必须配置相应的铜质导套中托司,顶针板导柱的直径 口,一般与标准模胚的回针直

12、径相同,但也取决于导柱的长度C,其适用范围见下表,导柱的长度以伸入托板或B板10mm为宜。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10VVVVVV12VVVVVVV16VVVVVVVV20VVVVVVVVV25VVVVVVVVV30VVVVVVVVVVVVVVVVVV40VVVVVVVVVVVVVVVVVV50VVVVVVVVVVVVVVVVVV16)标数基准当一模出多个CAVITY时,标数应以模具中心为标数基准,成品标数基准 应和成品图标数基准一致当成品标数基准点与模具中心对称时,应按对称于模具 中心标数基准,当一模内有多块内模料,一

13、内模料出多个CAVITY时,如果成品 对称,应按对称于内模料标数,如果成品不对称,应从内模料单边标数,即标数 首选分中标数,无法分中标数时,才从内模料单边标数,如以内模料单边标数, 应以模胚基准角为标数基准(OFFSET偏孔);当一模双出一个CAVITY时,应从内模料单边标数,且应以模胚基准,角 为基码(O FFSET)偏孔;标准应整洁明了,一般把模胚钢料,成品数放在一起图纸上方和左方,运 水数单独放在一起,当有行位时,行位数应和运水数放在一起,标数应完整,特 别是钢料大小,厚度及成品在模图里的位置不可缺少;顶钉图、边数图、镶件图、标数基准跟排位图一致,排位图确定通过后, 未经工程人员许可,不

14、可随意改动师傅位(标数基准)。(17)当模具是硬模(内模料需淬火到HRC45度或以上)时,必须以模具 分中或钢料分中标数。(18)运水是用为冷却内模用,通运水时要注意是否成品的每一部分都 有适当的冷却,即冷却要均匀,还要注意与顶针镶针间的距离应有 34mm 以上, 运水塞头深10mm以上,运水到胶位的距离10 15mm较为合适,若以运水孔的直 径为D,即运水的中心距离为58D,当制品为聚乙烯(PE)时,运水不宜顺着 收缩方向设置,以防制品有较大的变形。(19)设计的冷却运水系统必须流径内模中(铍钢模内模在A、B模板上 直通即可)并于运水(出入分别打上清楚编号,M/OUT字,设计指定的行位必 须上运水、运水孔一般不小于特别情况进也可用或跟客户要求做,上模运水尽量 近胶位,下模运水尽量走外圈,一般走“U” “C”形或“一”直通才可,较深时 要走BAEFCE,运水在将要走模之前才锁;(20)当成品有凹(如花纹、侧壁上有孔等采用侧向抽芯即行位出模;(21)当成品侧壁不允许有出模角时应采用侧向抽芯即行位出模; 行位分内侧抽芯和外侧抽芯,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