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副水仓施工组织设计概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157083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副水仓施工组织设计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主副水仓施工组织设计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主副水仓施工组织设计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主副水仓施工组织设计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主副水仓施工组织设计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副水仓施工组织设计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副水仓施工组织设计概要(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工程概况第一节 编制依据井底水仓施工组织设计,依据中矿国际设计院提供的图纸和5上#煤层的地质情况进行编制。第二节 工程概况一、设计水仓规格井底水仓分为主、副水仓,主水仓长为:182.320m,副水仓长为:125.903m;1#交岔点至2#交岔点长为:32.7m,总长为:340.923m。水仓主体22净断面:宽高=2.52.05(m),毛断面为:2.92.35(m).水仓与配水井连接处33净断面为:宽高=22(m);毛断面为:宽高=2.42.25(m).5上#煤层顶、底板至2#交岔点连接弯巷11净断面:宽高=2.52.75(m);毛断面:宽高=2.92.95(m).1#交岔点11净断面:

2、宽高=43.5(m);毛断面:宽高=4.63.8(m).22净断面:宽高=2.52.75(m);毛断面:宽高=2.92.95(m).33净断面:宽高=6.54.654(m);毛断面:宽高=7.14.954(m).2#交岔点11净断面:宽高=2.52.75(m);毛断面:宽高=2.92.95(m).22净断面:宽高=2.52.05(m);毛断面:宽高=2.92.35(m).33净断面:宽高=5.3154.075(m);毛断面:宽高=5.7154.275(m).绞车房净断面:宽高=22.2(m);毛断面:宽高=2.22.3(m).二、5上#煤层顶、底板岩性5上#煤层顶板为砂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砂

3、岩;底板向上2.2处有一层夹石,厚度0.2米.三、支护形式及支护材料规格1、支护形式:水仓及交岔点均采用料石砌碹支护,绞车房采用锚网喷支护。2、材料规格:1#交岔点厚度300mm,水仓和2#交岔点厚度200mm。绞车房锚网喷厚度100mm,锚杆采用161600(mm)的金属螺纹筋,间排距为800800(mm)。第二章施工方案一、掘进主水仓开口位于副斜井坑底中央变电室通道东,中至中向东40.9m处,主水仓设计掘进长度182.320m。副水仓开口位于主副水仓开口向里19.174m处,副水仓设计掘进长度125.903m;1、主水仓开口呈弧度形,a=41523,R=12000,T=1683,KP=86

4、06。转角后以方位为3550掘进,掘进长度63.539m;转角为a=9000,R=9000,T=9000,KP=14137。转角后以方位为:2650掘进,掘进长度为76.5m,转角a=9000,R=9000,T=9000,KP=14137。转角后以方位1750掘进,掘进长度为40.593m与水泵房西配水井连通,水仓掘进底板与连通处的配水井井底向上1.5米处一致。(与水泵房开口处+0.000的相对标高为-2.550)2、副水仓开口方位为335,掘进长度31.43米转弧, a=6000,R=9000,T=5196,KP=9425。转角后,以方位265掘进长度47.318米,再转弧为: a=9000

5、,R=9000,T=9000,KP=14137。转过角后,以方位175再掘25.593米与水泵房的东配水井连通,水仓掘进底板与连通处的配水井井底向上1.5米处一致。(与水泵房开口处+0.000的相对标高为-2.550)3、在距副水仓开口向外13.586米处的东帮处掘绞车硐室一座,掘进深为2米。断面:总入口毛断面2900*3050;主、副水仓掘进毛断面宽高=2900mm2350mm。成形后为拱形,砼C25碹筑,净宽为2500mm,墙高800mm,拱高1250mm,壁厚200mm,铺底厚100mm。铺轨道600mm。断面有两个汇交点:一个在轨道巷,主副水仓总入口处,最大毛断面,宽=7100mm,墙

6、高=1404mm,拱半径=3550mm;(详见图)另一个在主、副水仓分岔处,其最大毛断面为:宽=5717mm,墙高=1420mm,拱毛高=2855mm。主副各水仓与配水井入口处的毛断面均为:宽=2500mm,高=2250mm,成形后为拱形。详见图。1、 钻眼采MZ1.5型 煤电钻打眼,煤电钻2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2、 爆破采用矿用安全许可炸药和毫秒延期电雷管,MFB100型发爆器起爆,正向装药。3、 装运煤(矸)用采用采用耙岩机和40型刮板机运出。二、劳动组织生产采用“三八”制作业方式,全队在册33人,其中队长1人,副队长3人,技术员1人。劳动组织表:工 种一班(人)二班(人)三班(人)合

7、计(人)跟班队长1113炮 工2226检 修 工1113输送机司机1113支 护 工3399跟班电工1113其 他2226合 计 11111133三、生产系统1、 运煤:工作面-煤眼-主皮带-地面2、 运料:地面-副斜井-工作面3、 供电:电源取变电所-工作面4、 供水:地面静压水池行-副斜井-工作面5、 排水:工作面-副斜井-地面。6、 通风:局扇安装在距回风口往外10米远的位置,离地高度大于0.3米.局扇为YBT11KW,压入式通风7、 通讯:距工作往外20米处,安装一部防爆电话与调度室联系。第三章工程进度及工期第一节工程进度生产采用“三八”制作业,每个循环进尺1.5米,每班1个循环,日循

8、环3个,进尺4.5米,每月按25天计算,月进尺寸113米。第二节工期按照工程进度,施工工期安排如下:掘进总进尺342米,按月进尺113米计算,掘进工期为76天,砼支护25天,总工期96天。第三节保证工程进度和工期的措施1、 合理安排作业工序,尽量实行平行作业,保证正规循环。2、 坚持安全生产方针,保证施工安全。3、 加强机电设备日常维修,实行定期强制检修,消灭失爆,确保机电设备正常运转。加强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操作培训水第四章地理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主副水仓,相对地面位于矿办公区东南部300米处,地面标高+1600+1625。井下位于+1465.26

9、1标高段,南部为轨道大巷、皮带大巷。与上部3#层层间距为0.8530.02米。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 主副水仓沿煤层顶板留顶掘进,煤层结构简单,煤层平均厚度7.44米。煤层顶、底板情况表顶底板名称岩石名称厚度(m)岩 性 特 征老 顶直接顶砂岩,局部相变为泥岩7.99m以砂岩、泥岩为主伪 顶直接底砂岩或泥岩7.22m以泥岩、砂岩为主老 底二、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层爆炸指数 该工作面煤层,属低瓦斯煤层,为自燃煤层,发火期最短为6个月,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第三节 地质构造该工作面构造较简单,煤层倾角为1-2,没有断裂构造。第四节 水文地质该巷掘进过程

10、中水文地质情况简单,煤层厚度为6米。第五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第一节 巷道布置依据图纸,主、副水仓在水泵房、主变电室北部和东部,该向位置由地测科确定。掘进沿煤层掘进。掘进断面为矩形。主副水仓分别与水泵房中的东、西配水井相连通;主副水仓主入口为一个,从轨道巷中线先转弧长7314mm,以方位355掘进11870mm分岔。分岔后为两个入口。分岔后两入口标高相对水泵房通道开口处+0.000为-0.276m,两入口分岔后,分别往里2米开始变坡:1、主水仓下坡水平距为10.948m,未分岔落平相对水泵房通道入口处标高为-2.718m,高差为:2.442m;变坡一开始为凸向掘进,弧为a=2000,R=120

11、00,T=2097,KP=4153。掘完弧后以20坡掘斜距2903mm后,变坡以凹向掘进,弧为a=200326,R=12000,T=2128,KP=4213。之后以1上坡,水平距为167.051米与水泵房中的西配水井连通。2、副水仓下坡水平距为11.130m,未分岔落平相对水泵房通道入口处标高为-2.718m,高差为:2.506m;变坡一开始为凸向掘进,弧为a=2000,R=12000,T=2097,KP=4153。掘完弧后以20坡掘斜距3084后,变坡以凹向掘进,弧为a=200652,R=12000,T=2128,KP=4213。之后以2上坡,水平距为112.453米与水泵房中的东配水井连通

12、。上述两项,现有水泵房通道口的轨道巷实际标高低于水仓入口1.755米,故在掘进时一定要按照地测科给定的中腰线施工,方可与配水井相通。避免与水泵房地坪贯通。3、主、副水仓总入口和分岔口是使运输畅通,设计均为大断面,根据实际先掘进主副水仓锚杆支护后,再按设计的交叉点1号、2号施工。施工时用锚杆,锚索支护后,按设计砌碹。见施工图。第二节 支护形式一、临时支护的规格、形式1、临时支护形式:(1)、临时支护采用滑移式前探梁。每排锚杆使用一根前探梁。实现无空顶作业,前探梁上采用刹顶木(1600150150mm)和木楔刹顶,前探梁上刹顶木排距不大于锚杆排距。(2)、前探梁及吊环规格:、前探梁:4长的12#槽

13、钢,数量与每排锚杆的数量相同。、吊环:用18mm的钢筋(或10mm厚钢板)和螺母制作的专用方型吊环。(3)、方型吊环用螺帽固定在永久支护锚杆上,螺帽螺纹必须拧满。每组2个吊环,吊环顺巷道掘进方向拧在同一列相邻的锚杆下,再将前探梁顺巷道掘进方向插入前后两个吊环内。二、掘进期间支护形式、材料、规格 1、支护形式:掘进巷道设计采用1.7m锚杆补强支护。锚杆间距为800mm,排距为1000mm,每排3根。锚杆与巷道垂直线不的小于750角。2、支护材料规格:(1)锚杆支护材料规格:顶锚杆161700 螺纹锚,顶托板120mm1208方钢托板。(2)锚索支护材料及规格:锚索15.24mm6500 mm的钢

14、绞线,托板35035010的方钢板。因实际情况发生变化,为将锚索锚固在稳定岩层中需要改变锚索长度时,需经相关职能部门现场观察同意后,方可按需要改变,否则任何人不得改变锚索的长度。3、锚杆长度计算:L=KH+L1+L2=20.45+0.4+0.15=1.45m。式中:L-锚杆长度,m;K-安全系数,一般取2;H-冒落高度,m;L1-锚杆锚力稳定,岩层深度,一般取0.4m.L2-锚杆在巷中的外露长度,一般取0.15m。H=1.725m;B-巷道开掘宽度;F-岩石坚固系数,砂岩取4;锚杆间排距计算:设计时令间排距均为X,则;X=1.42M式中:X=锚杆间排距,M。Q锚杆设计锚固力,49KN/根。H冒落拱高度,取0.44Y被悬吊砂岩的重力密度,取23.52KN/m2K安全系数,一般取k=2.5锚杆直径DL13mm式中:D锚杆直径L锚杆长度 通过上述计算,选用直径16mm,长度1.7m,金属锚杆,排距0.8m,杆距0.8m,符合要求。4、当顶板或围岩较破碎时要求顶板挂菱形钢丝网。三、掘进时期支护质量要求:1、安设锚杆严格按照规格要求,照好中线标定孔眼位置,排间距允许偏差100mm。2、钻孔时,钻杆尽量与顶板垂直,钻孔深度1.64米,钻孔深度允许偏差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