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夏季危化品存储安全措施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156944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确保夏季危化品存储安全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确保夏季危化品存储安全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确保夏季危化品存储安全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确保夏季危化品存储安全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确保夏季危化品存储安全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确保夏季危化品存储安全措施夏季来临,气候条件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威胁也很大。确保夏季危化品存储安全,防止由气温升高引发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关键是要防热降温。1、确保储存安全要有合格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危险化学品仓库应采用不导热的耐火材料做屋顶和墙壁的隔热层,屋檐要适当加长,以阻止阳光射入仓库;库墙要适当加厚,设置双层门,双层屋顶;窗户玻璃漆成蓝色或选用磨砂玻璃。危险化学品要分类存放。危险化学品一般分为爆炸性物品、遇水燃烧物品、自燃性物品、易燃固体、易燃和助燃气体、腐蚀性物品、氧化剂等。这些物品要分类、分库、分件、分架存放,严禁把各种性质互相抵触、灭火方法不同、容易引起自燃的物品混放在一处。储存物

2、品时,堆垛不可过高、过大、过密,垛与垛、墙、屋梁、电灯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并留有消防通道,不得超量储存。要严格控制温度。应为仓库设贮水屋面或在仓库屋面上设置冷却水管。当仓库气温在30摄氏度以上时,喷水降温,使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以下。也可将仓库屋顶、外墙和窗户玻璃涂成白色,以减少对辐射热的吸收。根据物品性质和包装情况,还可以在仓库地面上浇井水、放冰块,有条件的可安装空调进行降温。有的仓库可在早晚开窗通风,放进冷空气,中午关闭门窗,防止热空气进入。露天堆场和贮罐要降温。桶装的易燃液体应放在建筑物内,需要临时露天存放时,应用不燃材料搭建遮阳棚,有时需要定时喷水降温。桶内盛装的易燃液体应只占容积的9

3、0%95%,留有5%10%的空间,这样能防止桶内易燃液体受热膨胀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贮罐顶部应设置降温装置,在气温达到30摄氏度以上时,进行喷淋降温。贮罐也不能装得太满,需要留出5%10%的容积空间。应有防雷设施。危险化学品仓库一般都设在本单位或城市的边缘地区,与周围的其他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这样,仓库周围就形成了空旷地带,仓库容易遭受雷击。因此,仓库要安装避雷装置,以防止因雷而击引起火灾事故。加强人员管理。管理危险化学品仓库的人员须持证上岗。库管人员要定时对仓库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安全。2、火灾灭火注意事项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要把握火场主要方面,科学决策,严防发生爆炸和中毒,最大

4、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危险化学品仓库着火,要根据危险化学品的不同性质,正确选用灭火剂。大多数易燃、可燃液体火灾都能用泡沫扑救。其中水溶性的有机溶剂火灾,如醇、酸类火灾,应使用抗溶性泡沫扑救。可燃气体火灾可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扑救。遇水燃烧物质火灾,如碱金属、碱土金属火灾,不能用水和二氧化碳扑救,应使用干粉、干沙土或水泥粉等覆盖灭火。遇水反应物质,如乙硫醇、乙酰氯,与水或水蒸气接触能发生反应,产生有毒或易燃气体。因此,遇水反应物质火灾应使用二氧化碳、干粉、水泥粉、干沙土等扑救。粉状物品火灾,如硫磺粉、粉状农药火灾,不能用强水流冲击,可用雾状水扑救,以防止发生粉尘爆炸,扩大灾情。灭火应保证行

5、动安全。进入危险区域的消防人员,个人应穿着防化服,并视情使用喷雾射流进行掩护。扑救具有爆炸危险的危险化学品仓库火灾,要规定明确的进攻和撤退信号,保证紧急情况下能撤离现场。遵守毒区行动规则,不得随意解除防护装备,不得随意坐下或躺下,不得在毒区进食和饮水等。避免环境污染。对火灾事故中流淌的有毒液体,要及时筑堤围堵,防止其任意流淌。对灭火流淌水和洗消用水,有条件的,应将其导入到污水处理场处理,防止造成环境污染。3、经营、使用场所需注意经营场所。如加油加气站、液化气充装站等,严禁擅自变更危险品经营种类和储量;主管人员和业务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必须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销毁制度、购销制度、储存保管制度;在零售场的显著位置必须设有禁止明火等警示标志。使用场所。如科研、教学、医疗等行业单位,必须有经过消防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管理;静电导除、排风、泄压等装置定期检查,确保其完好有效;危险品临时储存场所应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要求;使用场所的每日使用量不要超出规定范围;要经常开展检查,防止跑冒滴漏,设施器材必须配备齐全,并保证完成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