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学案16项脊轩志学案 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146832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学案16项脊轩志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中语文学案16项脊轩志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中语文学案16项脊轩志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中语文学案16项脊轩志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中语文学案16项脊轩志学案 粤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学案16项脊轩志学案 粤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学案16项脊轩志学案 粤教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16项脊轩志悠然亭记归有光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表兄淀山公,自田野登朝,宦游二十馀年,归始僦居县城。嘉靖三十年,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而烟云杳霭,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牖常见之。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见天壤间物,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而为妒媢者所不容。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

2、世,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公行天下,尝登泰山,览邹峄,历嵩、少间,涉两海,入闽、越之陕阻,兹山何啻泰山之县石?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予获侍斯亭,而僭为之记。1作者简介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明昆山(今江苏昆山)人。9岁能属文,以同邑人魏校为师,通经史,善古文。嘉靖十九年(35岁)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不第。后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

3、十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代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志。2写作背景归有光19岁时以第一名补苏州府学生员,本文前半部分写在考试成功之前,充满着重振家业的使命感。按常理推测,以归有光如此出色的才华,应该得到命运之神的青睐,但他19岁以后一直科举失利,其间又经历了不少人生波折,如他23岁与魏氏结婚,次年长女出生,27岁时魏氏去世,后续娶王氏。后直到归有光35岁才中举。因此,本文至少包含了归有光内心三个方面的伤痛:家道中兴的重负;幼年丧母和早年丧妻之痛;科举之途的焦虑。1注音(1)渗漉l冥然mn长号ho 栏楯shn老妪y 修葺q先妣b 呱呱而泣偃仰yn 以手阖门h象笏h 迨di扃牖ji

4、n_yu 枇杷p_p(2)辟 栖2通假字(1)而母立于兹(而通尔,你)(2)以手阖门(阖通合,关闭)3解释词义(1)西(2)归(3)得(4)为(5)先(6)过(7)当(8)是(9)置(10)从(11)已(12)所(13)于(14)之(15)以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1)雨泽下注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2)使不上漏方位名词作状语,从上面(3)前辟四窗方位名词作状语,从前面(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5)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名词作动词,喂奶,哺育(6)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7)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5古今异义(1)人至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2)吾妻来归古义:女子出

5、嫁。今义:返回,还给。(3)往往而是古义:处处。今义:常常。(4)凡再变矣古义:指两次或第二次。今义:常作“又”讲。6分析句式类型(1)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判断句,“也”,表示判断)(3)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省略句,“使”后省略宾语“之”应为“使(之)不上漏”)(4)垣墙周庭(省略句,“垣墙”后省略介词“于”,应为“垣墙(于)周庭”)(5)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读书”后省略介词“于”,应为“余自束发读书(于)轩中”)(6)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庭”后置,应为“又于庭杂植兰桂竹木”)(7)鸡栖于厅(状语后置句,

6、状语“于厅”后置,应为“鸡于厅栖”)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A扃牖(jin)修葺(q)栏楯(shn) 栖息(x)B象笏(h) 先妣(b)阖门(h) 老妪(u)C尘泥渗漉(shn) 长号(ho)异爨(cun) 冥然(mn)D万籁(li) 偃仰啸歌(yn)逾庖(y) 呱呱而泣(u u) 解析:A项,栖q;B项,妪y;D项,呱。2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A雨泽下注(流入)迨(等到)诸父异爨客逾(越过)庖而宴B三五(农历每月十五)之夜妪(婢女)每谓予曰以手阖(关闭)门C往往(到处)而是殆(大概)有神护者其制(修建)稍异于前D室西连于中闺(内室)大类(很像)

7、女郎也余既为此志(志向)解析:B项,妪:老奶妈;C项,制:形制;D项,志:指(文章)上面的部分。3对下列各句断句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日过午/已昏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鸡/栖于厅吾家/读书久不效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述诸/小妹语曰然/自后/余多在外A BC D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室西连于中闺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解析:A项,介词,凭,根据/动词,用,用来;B项,副词,后来/副词,已经;C项,介词,在/介词,至,到(或:介词,与

8、,和);D项,均为副词,总共。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A全党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B牛玉儒一生之所以能做到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是因为他不忘本色,奋发进取,虚心学习,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C推出排行榜,对于推介精品、引导时尚、繁荣文化市场,谁能说未必没有一定的好处呢?D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解析:A项,“加强”与“紧迫感与主动性”搭配不当,将“加强”改为“增强”;C项,多重否定不当

9、,应将“谁能说呢?”改为“未必没有一定的好处”;D项,句式杂糅,“是因为”与“所造成的”不能混用。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

10、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客逾庖而宴逾庖:穿过厨房B先妣抚之甚厚 先妣:去世的母亲C一日,大母过余 过余:责备我D何竟日默默在此 竟日:终日,整天解析:C项,过余:到我这里来。7下列加点词的意思,都相同的一组是(B)A.B.C.D.解析:A项,以前/已故的;B项,均为总共,一共;C项,经常/每次;D项,这/有。8对下列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A相同,不同B不同,相同C相同,相同D不同,不同解析:在;被;用;因为。9下面是关

11、于这段文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B)A“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一句,语气亲切,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祖母对儿子的疼爱与关怀。B“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这句话细致入微地表现了祖母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儿的殷切期望。C“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一句,是祖母的叮咛之语,目的是要作者归有光改变“竟日默默”读书的态度,转而投身仕途,寄托期望。D这一段文字,共分两层。第一层是写诸父分家后家庭一再变迁,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揭示了“悲”的根源。第二层侧重写祖母的逸事,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亲人的怀念中,隐含着由于光阴易逝、怀才不遇,辜负了亲人的抚

12、育和期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深化了悲的内容。解析:A项,应改“儿子”为“孙儿”;C项,祖母的叮咛之语是给作者寄托期望;D项,没有揭示“悲”的根源,第二层侧重写母亲、祖母的逸事。三、课外阅读(2013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乾元初,兼礼部侍郎。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

13、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又其兄皆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同列吕諲,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抅求諲过失。諲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改授为司门员外郎。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

14、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载衔恨颇深。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 (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代:世世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属:撰写C深昧求贤之意也 昧:冒犯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恣:任意解析:“昧”应解释为“违背”。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A)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遂制罢羽林之请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A B C D解析:试题有明确的筛选标准,一是人物李揆,二是其“深受朝廷器重”,三在语言表述上为“表明”。做题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对所列举的6句原文进行判断。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句李揆“量移”,意为“官员被贬谪,受恩准在离京城较近的地方任职”,明显与题干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