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给父母的最好礼物:新版养老奉亲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144868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子女给父母的最好礼物:新版养老奉亲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子女给父母的最好礼物:新版养老奉亲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子女给父母的最好礼物:新版养老奉亲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子女给父母的最好礼物:新版养老奉亲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子女给父母的最好礼物:新版养老奉亲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子女给父母的最好礼物:新版养老奉亲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子女给父母的最好礼物:新版养老奉亲书(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子女给父母的最好礼物:新版养老奉亲书书中广泛搜集老人食治之方,医药之法,摄养之道,专门论述老人养生及防病治病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精神摄养,重视起居调摄,主张饮食调治,兼顾医药扶持,提倡四时养生。本书归纳整理出孙思邈、曾国藩、邓小平、丘吉尔、宋美龄、张学良、冰心等多位寿星养老经验,并采访了近百位百岁夫妻讲解养生经验。作 者: 王耀堂 闫燕秋 出 版:新世界出版社第1节: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序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解读陈直和他的养老奉亲书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听起来并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按照今天社会的看法,这两个行业差得太远,政治和医学,当官的和治病的根本不沾边儿。再说,医生这个行业虽然与人命攸关,但在古代

2、,他们决然不像现在这么受大众追崇。在三教九流之中,医生始终处于十分卑微的地位,与巫并列,那些追逐名利的古代文人再怎么落魄,也不至于如此不得已而求其次。可是仔细翻阅良医们的档案,不难明白其中的伟大与深奥。但凡那些名垂千古的十全上工(优秀的医生),他们都是在求相不成的情况下毅然投身医学,以治病救人为神圣职责,以行仁爱为最高宗旨,终生不渝。他们并不是为了虚荣,只为悬壶济世而已,心系天下,情系百姓,大爱无边。比如汉代的华佗,比如唐代的孙思邈,又比如宋代的陈直,这些知识精英都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果断地发出了这样的誓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今朝之所以把回忆搁浅在宋代,全然因为陈直的那本养老奉亲书。陈直,又名

3、陈真,宋代著名老年病学家,曾任泰州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县令。他所著的养老奉亲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老年养生专著,集中概括了他的养生之道。养老奉亲书亦称奉亲养老书或养老全书,其成书年代不晚于公元1085年,书中谈养生载述颇详,堪称老年人养生之圭臬。该书作为养生文献,其价值在于它把单纯的养生之道和服气大法扩展到衣食住行等广泛而日常的具体内容,嘱咐人们养生并不是专门、单一的练习活动,而要在日常小事上时时注意。从食疗到药物扶持,从穿衣戴帽到四时起居,只有这样,才可真正贯彻落实养生保健的目的。当然,这也是本书的写作宗旨所决定的-顾名思义,本书是为如何养老及侍奉双亲的生活和身体而撰著的,关于老年人防病治病、

4、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内容构建成本书的主体。在养老奉亲书中,陈直认为,精、气、神是人身之三宝,而饮食则是它们的物质基础。陈直极力主张喝牛奶。他认为,牛奶性平,能补血脉,益心气,长肌肉,从而使人康强润泽,老而不衰。在养老奉亲书中还载有不少老年常见病的食补、食疗方。小到头痛脑热,耳目失聪,大到糖尿病、中风这样的文明病,书中都有所涉猎。最难能可贵的是,陈直还特别注重老年人的精神调摄。他认为:老人孤僻,易伤感,才觉孤寂,便生郁闷。鉴于此,陈直强调,老人不宜孤坐独寝,要有所好之物,如书画、琴棋、花鸟、珍奇等,择其精者,布于左右。在养老奉亲书中,陈直还强调老年人生活要规律化,科学化。他认为,老年人的住所要洁

5、雅,而且夏虚敞,冬温密;床不要太高,褥宜软平,枕应低长;衣不宜宽长,以贴身为佳。春天,最好能到风景秀丽处登高远眺,以畅生气;夏天,最好能居虚堂净室,以避暑邪;秋冬两季,应尽量早眠晚起,以避霜威。养老奉亲书让人们真正理解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的人文底蕴,真正明白无论治病还是治国其实都是同一首歌。而且,人命关天,天下的百姓更需要的是良医。一辈子不见良相日子没准儿照样过,可身边没有了良医,生活就缺少了许多快乐和安全感。如此说来,能和良医相比反而是良相们应该感到荣耀的事!第2节:走进养老奉亲新时代,时尚老人才能康而寿(1)序二 走进养老奉亲新时代,时尚老人才能康而寿没有人不怕老,没有儿女不想要父母

6、长命百岁,即便不是秦皇汉武,也渴望练就时空穿梭术,健康长寿活一回。所以,长生不老是永恒的话题。时下,与时俱进已成为最时髦的褒词。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饮食不同了,生活环境不同了,工作环境不同了,心情不同了,排毒、自由基、富贵病、新富贵病等新鲜名词都成为人们谈论健康时的口头禅了,生活方式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保障身体健康的思想意识和子女养老奉亲的方法又怎么可以停滞不前呢?人,只有与时代同步前进,才能反过来推动自身更进一步发展。现在有一种误解,认为只有中青年人才能做到与时俱进,而那些即将或者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的老年人,似乎做不到也用不着与时俱进。 其实不然。今

7、天的老年人已不再老态龙钟、食古不化了。老年群体中,顺应时代发展、积极融入社会、做到人老心不老的是多数,是主流。老年人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以及采取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各有不同,由此也形成了两大类别。一种是守旧传统型老人,他们过着古板的、单调的老年生活,自认为人老万事了,很少与外界交往,不讲吃穿,性格孤僻,不爱活动,更少运动。另一种类型是积极乐观型老人,他们很快就在社会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把离退休作为换岗,想方设法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充实些。他们性格较开朗,心胸豁达,愿与周围人交往,喜欢文娱活动、体育锻炼和外出旅游等活动。在这类老年人中,有一些老年人表现更为突出,突出之处在于与时代同步前进,和

8、青年人一样追求时尚。在他们眼里,养生胜于治病,情绪决定健康,真正的衰老是心理年龄的衰老,快乐比年轻更有用他们和秦始皇一样爱生命,爱健康,爱长寿;但是他们更爱工作,爱生活,爱快乐,爱运动于是他们营养均衡,起居有度,生活规律,心态积极,甚至勇敢地走进新结婚时代,安然地带病延年他们是与时俱进的老人,是健康的老人,是时尚的老人。第3节:走进养老奉亲新时代,时尚老人才能康而寿(2)时尚的老人,首先表现在观念的更新。一般说来,老年人受旧传统教育影响较大,所以许多观念落后于时代,他们在这方面是不及年轻人的。与时俱进的老人恰恰是勇于改变旧观念,乐于接受年轻人的符合时代精神的观念,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任何时候

9、都不会有不适应或者别扭、愤慨之感,心情自然也就舒畅。时尚的老人,总是积极向上、不断学习最新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善于享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老年人已经老了,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去搞科研,但是却不应排斥最新最先进的科学。当代年轻人很会享受科技,但这不应该是年轻人的特权,老年人也一样应该享受。小到微波炉、DVD、数码摄像机等小家电,大到家庭影院、电脑,老年人都可以学会并熟练掌握,为我所用时尚的老人,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并且有胆量去尝试、体验。如炒股在中国是改革开放后的新事物,有的老年朋友却早在股市里游刃有余;老人驾驶汽车,是近年的新鲜事,自从驾驶年龄放宽到70岁,一大批老年朋友成了银发学车族。有的老年人

10、早已拿到驾照,与老伴同行驾车玩转地球了。时尚的老人,对身边的事情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旅游活动,不为琐事劳神,不斤斤计较,宽容待人,朋友很多。总之,时尚的老人,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热情饱满,生活充实,精神愉快,思维永远那么清晰,思想永远不落后。临末,真诚地祝愿天下老人因新而健,因健而康,因康而寿!第4节:良医在己,老年人身心机能摸底运动(1)第一章 良医在己,老年人身心机能摸底运动【怀旧经典】老人真气已衰,此得虚阳气存,充于肌体,则两手脉大,饮食倍进,双脸常红,精神强健,此皆虚阳气所助也。?【新版箴言】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养生的前提就是了解自己的体质状况。顺应体质,因势

11、利导,如此养老,纵是千江有水千江月,依旧万里无云万里天。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唯一标志:虚阳气存健康导读江苏如皋是我国长寿老人大本营,当地不仅百岁老人的人口比例超过了国际标准的2倍多,而且80岁以上的老人竟然有4万多。难道传说中的长寿不老仙丹真的存在?长寿现象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长寿的秘诀又是什么呢?虚阳气存使然!养老奉亲小剧场寿星出场:江苏如皋王群英103岁长寿法宝:子孙满堂心情舒畅虚阳气存养生情景:103岁的王群英是如皋白蒲乡著名的寿星之一,医生对王群英老人的身体专门进行了检查。然而检查的结果却出乎大家意料-心音很清晰、血压146/80。专家介绍,20世纪60年代以前,当人40岁以后,年龄每增长

12、10岁,血压要增长10毫米汞柱。按照医学上的理论推算,王群英的身体状况相当于七八十岁! 为了找到这位103岁老人的长寿答案,有人试图从她的生活习惯中发现长寿的秘密,结果很失望,因为除了生活规律、爱活动之外,再没有其他发现。后来,有人在总结了如皋长寿老人的分布区域之后,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百岁老人大多集中在农村,而在如皋农村,长寿老人大多跟子女生活在一起。王群英是一位和子女居住在一起的快乐老人。吴新民是王群英的大儿子,今年已经83岁了,腿脚特别利落,每天除了干农活之外,还养着一群猪。他对母亲非常孝顺,经常陪母亲聊天,按照养老奉亲书上的说法,子女勤养为老人长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养老奉亲新视听

13、-子孙勤养是老人长寿的必要条件人体的衰老原理如同一架机器,使用时间越长,磨损程度越大,就越需要维修。人上了年纪,体虚阳衰是必然,然而子女的悉心关爱可以助老人虚阳气存。幸福的家庭生活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有专家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如果一个人能够长久保持一种向上的精神,同时做到心情比较放松、比较愉快、比较豁达,那么这个人机体里面的免疫系统工作就会非常出色,也就是说他的抵抗力会变得非常好,得病的机会从此就会减少了。相反,如果老人生活在孤独的环境中,没有子女的悉心关爱,整日郁郁寡欢,身体的抵抗力就非常差。其实这一观点并非现代医学研究的产物,宋代深谙医学的陈直早有论述,他在养老奉亲书卷一形证脉候篇

14、中指出: 年老之人,痿瘁为常,今反此者,非真阳血海气壮也。但诊左右手脉,须大紧数,此老人延永之兆也。老人真气已衰,此得虚阳气盛,充于肌体,则两手脉大,饮食倍进,双脸常红,精神康健,此皆虚阳气所助也。按照陈直的观点,虚阳是老年最本质的生理特征,而虚阳气存则是老年人身体健硕的标志。虚阳是相对于小孩子稚阳、青年成阳、成年盛阳而言的老年生理特征。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之数七,丈夫之数八。女子七七四十九,任脉虚,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丈夫八八六十四,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脉弱,形枯。意思是说,女人四十九岁之后,男人六十四岁之后,生理功能有了明显的衰退趋势。为此,陈直对给阳虚之老人的健康提出了一个建

15、议:女子过六十之期,丈夫逾七十之年,越天常数。上寿之人,若衣食丰备,子孙勤养,承顺慈亲,参行孝礼,能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上合神灵,下契人理,此顺天之道也! 综上所述,陈直虚阳气存的学术观点对老人长寿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为现代人养老奉亲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不过,令很多年轻人感到为难的是,人越老脾气就越古怪,让老人觉得开心还真是件很伤脑筋的事。其实,只要多点耐心,让老人眉开眼笑、心情舒畅是很容易做到的事。第5节:良医在己,老年人身心机能摸底运动(2)孝心大礼包-让老人开心很简单子女要做的首先是不要让老人生气,尽量顺从他们。尽量多陪老人说说话,围绕在老人身边,轻声细语地和老人多沟通,让老人感觉到子女的关心。对老人家说话不要过硬过冷,要从心底去爱他们,老人会看出来你对他是怎样的。如果有需要也要和保姆多沟通,毕竟她(他)和老人相处的时间较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