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14368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施工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施工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施工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施工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二、深基础土方工程控制措施深基础土方工程是指挖掘深度超过1.5m的沟槽和深度超过5m(含)的土方工程。(一)悬臂式支护结构过大,内倾变位。可采用坡顶卸载,桩后适当挖土或人工降水、坑内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设撑、锚结构等方法处理。为了减少桩后的地面荷载,基坑周边应严禁搭设施工临时用房,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土方,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机具和车辆。施工机具不得反向挖土,不得向基坑周边倾倒生活及生产用水。(二)有内撑或锚杆支护的桩墙发生较大的内凸变位。要在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桩前堆筑砂石袋,严防锚杆失效或拔出。(三)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应在有可能条

2、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四)未设止水幕墙或止水墙漏水、流土,坑内降水开挖造成坑周边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边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等。应立刻停止坑内降水和施工开挖,迅速用堵漏材料处理止水墙的渗漏,坑外新设置若干口回灌井,高水位回灌,抢救断裂或渗漏管线,或重新设置止水墙,对已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和加固,防止其继续恶化。同时要加强对坑周地面和建筑物的观测,以便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坑外也可设回灌井、观察井,保护相邻建筑物。(五)桩间距过大,发生流砂、流土,坑周地面开裂塌陷。立即停止挖土,采取补桩、桩间加挡土板,利用桩后土体已形成的拱状断面,用

3、水泥砂浆抹面(或挂铁丝网),有条件时可配合桩顶卸载、降水等措施。(六)设计安全储备不足,桩入土深度不够,发生桩墙内倾或踢脚失稳。应停止基坑开挖,在已开挖而尚未发生踢脚失稳段,在坑底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土料反压,同时对桩顶适当卸载,再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采用注浆、旋喷桩等),也可在原挡土桩内侧补打短桩。(七)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桩墙未进入不透水层或嵌固深度不足,坑内降水引起土体失稳。停止基坑开挖、降水,必要时进行灌水反压或堆料反压。管涌、流砂停止后,应通过桩后压浆、补桩、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等措施加固处理。(八)基坑开挖后超固结土层反弹,或地下水浮力作用使基础底板上凸、开裂,甚至使整个箱

4、基础上浮,工程桩随底板上拔而断裂以及柱子标高发生错位。在基坑内或周边进行深层降水时,由于土体失水固结,桩周产生负摩擦下拉力,迫使桩下沉,同时降低底板下的水浮力,并将抽出的地下水回灌箱基内,对箱基底反压使其回落,首层地面以上主体结构要继续施工加载,待建筑物全部稳定后再从箱基内抽水,处理开裂的底板后方可停止基坑降水。(九)在有较高地下水的场地,采用喷锚、土钉墙等护坡加固措施不力,基坑开挖后加固边坡大量滑塌破坏。停止基坑开挖,有条件时应进行坑外降水。无条件坑外降水时,应重新设计、施工支护结构(包括止水墙),然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十)因基坑土方超挖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应暂时停止施工,回填土或在桩前

5、堆载,保持支护结构稳定,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安全管理网)二、深基础土方工程控制措施深基础土方工程是指挖掘深度超过1.5m的沟槽和深度超过5m(含)的土方工程。(一)悬臂式支护结构过大,内倾变位。可采用坡顶卸载,桩后适当挖土或人工降水、坑内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设撑、锚结构等方法处理。为了减少桩后的地面荷载,基坑周边应严禁搭设施工临时用房,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土方,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机具和车辆。施工机具不得反向挖土,不得向基坑周边倾倒生活及生产用水。(二)有内撑或锚杆支护的桩墙发生较大的内凸变位。要在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桩前堆筑砂石袋,严防锚杆失效或拔

6、出。(三)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失稳。应在有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四)未设止水幕墙或止水墙漏水、流土,坑内降水开挖造成坑周边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边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等。应立刻停止坑内降水和施工开挖,迅速用堵漏材料处理止水墙的渗漏,坑外新设置若干口回灌井,高水位回灌,抢救断裂或渗漏管线,或重新设置止水墙,对已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和加固,防止其继续恶化。同时要加强对坑周地面和建筑物的观测,以便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坑外也可设回灌井、观察井,保护相邻建筑物。(五)桩间距过大,发生流砂、流土,坑周地面开裂塌陷。立即停止挖土,采

7、取补桩、桩间加挡土板,利用桩后土体已形成的拱状断面,用水泥砂浆抹面(或挂铁丝网),有条件时可配合桩顶卸载、降水等措施。(六)设计安全储备不足,桩入土深度不够,发生桩墙内倾或踢脚失稳。应停止基坑开挖,在已开挖而尚未发生踢脚失稳段,在坑底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土料反压,同时对桩顶适当卸载,再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采用注浆、旋喷桩等),也可在原挡土桩内侧补打短桩。(七)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桩墙未进入不透水层或嵌固深度不足,坑内降水引起土体失稳。停止基坑开挖、降水,必要时进行灌水反压或堆料反压。管涌、流砂停止后,应通过桩后压浆、补桩、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等措施加固处理。(八)基坑开挖后超固结土层反

8、弹,或地下水浮力作用使基础底板上凸、开裂,甚至使整个箱基础上浮,工程桩随底板上拔而断裂以及柱子标高发生错位。在基坑内或周边进行深层降水时,由于土体失水固结,桩周产生负摩擦下拉力,迫使桩下沉,同时降低底板下的水浮力,并将抽出的地下水回灌箱基内,对箱基底反压使其回落,首层地面以上主体结构要继续施工加载,待建筑物全部稳定后再从箱基内抽水,处理开裂的底板后方可停止基坑降水。(九)在有较高地下水的场地,采用喷锚、土钉墙等护坡加固措施不力,基坑开挖后加固边坡大量滑塌破坏。停止基坑开挖,有条件时应进行坑外降水。无条件坑外降水时,应重新设计、施工支护结构(包括止水墙),然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十)因基坑土

9、方超挖引起支护结构破坏。应暂时停止施工,回填土或在桩前堆载,保持支护结构稳定,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处理。1、脚手架1.1高度超过20米的大型脚手架1、脚手架支搭及所用构件必须符合国家规范;2、钢管脚手架应用外径4851毫米,壁厚33.5毫米,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木脚手架应用小头有效直径不小于8厘米,无腐朽、折裂、枯节的杉篙,脚手杆件不得钢木混搭。3、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米。4、施工现严禁使用杉篙支搭承重脚手架。5、脚手架基础必须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满足架体支搭要求,确保不沉陷、

10、不积水,其架体必须支搭在底座(托)或通长脚手板上。6、脚手架施工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操作面外侧应设一道护身栏杆和一道18厘米高的挡脚板。脚手架施工层操作面下方净空距离超过3米时,必须设置一道水平全网,双排架里口与结构外墙间水平网无法防护时可铺设脚手架。架体必须用密目安全网沿外架内侧进行封闭,安全网之间必须连接牢固,封闭严密,并与架体固定。7、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米,水平距离不得过6米。拉接必须使用钢性材料。20米以上高大架子应有卸荷措施。8、脚手架必须设置连续剪刀撑(十字盖)保证整体结构不变形,宽度不得超

11、过7根立杆,斜杆与水平面夹角应为4560度。9、特殊脚手架和高度在20米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并履行验收手续。10、结构用的里外承重脚手架,使用时荷载不得超过2646牛顿/平方米(270千克/平方米)。11、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的边线之间,应按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可靠的防护措施,护线架的支搭应采用非导电材质,其基础立杆地埋深度为3050厘米,整体护线架要有可靠支顶拉接措施,保证架体稳固。12、人行马道宽度不小于1米,斜道的坡度不大于1:3;运料马道宽度不小于1.5米,斜道的坡度不大于1:6。拐弯处应设平台,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及挡

12、脚板,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厘米。1.2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含挂架、吊篮架)1、使用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必须经过设计和编制施工方案,经技术质量部领导审批。2、从事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必须取得“附着升降脚手架专业承包”资质。3、附着升降脚手架必须符合建建2000230号建筑施工附着升降脚手加管理暂行规定。附着升降脚手架(含挂架、吊篮架)施工作业面必须用脚手板铺设坚实、严密,设一道18厘米高的挡脚板,架体沿外排内侧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吊篮架里侧应加设两道1.2米高护身栏杆,作业面外侧应设一道护身栏杆,紧贴底层脚手板下方应兜设安全网。4、吊篮外侧及两侧面应用密目安全网封挡严密。附着升降脚手架、挂架

13、、吊篮架等在使用过程中,其下方必须按高处作业标准设置首层水平安全网,吊篮应与建筑物拉牢。5、吊篮升降时必须使用独立的保险绳,绳径不小于12.5毫米,操作人员佩带安安全带。6、悬挑梁挑出的长度必须使吊篮的钢丝绳垂直地面,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挑梁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能满足施工安全需要。钢丝绳有防止脱离挑梁的措施。吊篮的后铆固预留钢筋环应有足够强度,后铆固定建筑物强度必须满足施工需要。7、吊篮架长度不得大于6米。8、外挂架悬挂点采用穿墙螺栓的,穿墙螺栓必须有足够的强度满足施工需要,穿墙螺栓加垫板并用双螺母紧固,同时悬挂点处的建筑物结构强度必须满足施工需要。9、 钢丝绳与棱角物体的接触部位采取措施防止对钢

14、丝绳的剪切破坏。10、电梯井承重平台、物料周转平台必须制定专项方案,并履行验收收手续。11、物料周转平台上的脚手板应铺严绑牢,平台周围须设置不低于1.5米高防护围栏,围栏里侧用密目安全网封严,下口设置18厘米挡脚板,护栏上严禁搭设物品,平台应在明显处设置标志牌,规定使用要求和限定荷载。2、基槽、坑、沟,大孔径桩、扩底桩及模板工程防护1、在基础施工前及开挖槽、坑、沟土方前,公司必须向建设单位索要并以书面形式向施工单位提供详细的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地下管线资料,施工单位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地下各类管线。2、基础施工前应具备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设计文件。3、土方开挖必须制定保证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安全的措

15、施并经技术质量部审批后方准施工。4、雨季施工期间基坑周边必须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和设施。5、危险处和通道处及行人过路处开挖的槽、坑、沟,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坠落,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6、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米,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并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爬梯两侧应用密目网封闭。开挖深度超过2米的,必须在边沿处设立两道防护栏杆,用密目网封闭。基坑深度超过5米的,必须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经技术质量部领导审批,由安全保卫部监督实施。7、槽、坑、沟边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放置机具。8、大孔径桩及扩底桩施工,必须严格执行DBJ50299北京地区大直径灌注桩规程。9、人工挖大孔径桩的施工企业必须具备总承包一级以上资质或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10、编制人工挖大孔径桩及扩底桩施工方案必须经公司领导、技术质量部负责人签字批准。11、挖大孔径桩及扩底桩必须制定防坠人、落物、坍塌、人员窒息等安全措施,挖大孔径桩必须采用混凝土护壁,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和养护时间后,方可进行下层土方开挖。下孔作业前应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下孔作业。孔下作业人员连续作业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并设专人监护。施工作业时,保证作业区域通风良好。12、基础施工时的降排水(井点)工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