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139837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学习目标】1了解契丹兴起和西夏建立的基本史实。2知道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与和,掌握瀆渊之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3.正确认识北宋与辽、西夏的关系。【合作探究导学】契丹族与党项族【基础梳理】1 .契丹的兴起和强大兴起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 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唐末,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 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 、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开始建筑房屋、城 邑。(2)建立: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 。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 ,国力不断增强。2.西夏的建立(1) 兴起:生活在我国西北地

2、区的 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 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 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2) 建立: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 称大夏皇帝,定都 ,建立西夏。(3) 发展:元昊仿效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创 制西夏文字。【合作探究】1. 契丹的兴起和强大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1)与上图相关的少数民族在建立政权的过 程中,哪一人物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在何时 建立了政权?都城设在哪里?(2)结合教材知识,指出上述政权建立后的发 展情况。2. 西夏的建立(元昊)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 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国称大夏, 年号天授礼法延祚。

3、宋史(1)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个政权的 建立?建立该政权的是哪一少数民族?都 城设在哪里?(2)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指出元昊的治国措 施。【探究归纳】契丹族于五代时期建立政权,与北 宋几乎同时结束,契丹人民对开发我国 东北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做出了巨大贡 献。西夏建立于北宋时期,南宋时被蒙 古所灭,西夏为开发我国西北地区做出 了卓越贡献。知识点二辽与北宋的和战知识点三西夏与北宋的关系【基础梳理】1. 背景: 辽太宗时,占领 ,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2. 辽宋之间的形势(1) 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2) 宋太宗即位后,多次攻辽失败,转而采取 (3)瀆渊之盟

4、 背景: 时,辽军大举攻宋,打到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说服宋真宗御驾亲征, 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内容:辽军撤回,宋朝给辽 。 影响: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局面。【合作探究】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诚)信,虔奉欢盟 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结果如何?【基础梳理】1 .战: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 宋,宋朝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西夏虽在军事上屡屡获胜,但由于立国时间短, 人力和 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其遭受很大损失, 人民处于困苦之中。2 .和:后来,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

5、立了,元昊向宋,宋给西夏。3 .结果: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合作探究】元昊称帝以后不断向宋进攻,虽然经常 取得胜利,但士卒死伤很重,财政困难,人 心厌战。到1044年,宋、夏达成和议。(1)根据材料,说说元昊为什么要与宋议和。(2)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宋、夏达成和议的内 容及其影响。(2)对这一历史事件,你是如何看待的?【探究归纳】辽宋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大家庭 内部的兄弟民族之争,而不是侵略与反 侵略的战争。【探究归纳】宋夏之间战和交织, 以和为主。宋夏 议和,体现了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 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知能提升练习】、选择题这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位君主 ()

6、1.“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A .松赞干布ACBDB .元昊C.耶律阿保机D .赵匡胤2 .下列关于元昊治国措施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创制西夏文字B .发展农牧经济,鼓励垦荒C.仿唐宋制度设置行政机构D .开发东北地区,使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3 .自古以来,中原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有“战”也有“和”。其中,导致辽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的事件是 ()A .契丹人南下,对中原进行掠夺B .契丹占领燕云十六州C.辽军攻打瀆州城D .北宋建立后几次北伐4 .辽军大举进攻北宋时,坚决请求皇帝亲自率军征讨辽军的宰相是()6 .瀆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

7、识干戈(战争)”。这说明()A .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的削弱B .宋辽之间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C .北方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D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7 .宋夏和约订立后,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A .增加了中原人民的经济负担B .促进了宋与西夏的和平交往C .促使宋夏边界贸易兴旺D .使北宋获得相对安定的发展环境二、非选择题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 (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 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 件?该事件的主要影响是什么?材料二 1044年,双方达成

8、协议:元昊去掉 帝号,向宋称臣;宋封其为夏国王,并每年 赐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在A .寇准B .魏征C.房玄龄D .李斯5.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的示意图是()双方的交界处置榷场进行贸易。(2) 材料二中的“每年赐夏绢 13 万匹、银 5 万两、茶 2 万斤”是宋夏和约中的哪一内 容?结合所学知识, 请你谈谈这一和约的积 极影响。材料三 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要比 战费来得低廉。 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 当事人的观感 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 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 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黄仁宇中国大历史(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宋 朝与辽、夏议和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