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广东省选调生考试思维能力测验真题与答案解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13924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106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广东省选调生考试思维能力测验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2020广东省选调生考试思维能力测验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2020广东省选调生考试思维能力测验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2020广东省选调生考试思维能力测验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2020广东省选调生考试思维能力测验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广东省选调生考试思维能力测验真题与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广东省选调生考试思维能力测验真题与答案解析(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9.12.1广东省选调生考试思维能力测验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逻辑判断1 、 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离不开一流校舍、一流老师,更离不开一流学生。然而当前国内许多高校“严进宽出”的培养观念导致许多大学生放松了自我管理,严重降低了高校毕业生质量,因此把牢毕业“出口”是大学必然的选择。下列选项中,与上述推理结构最为相似的是:A.好的书籍能够增进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性情,由于诗歌既能增进人的知识,又能陶冶人的性情,因此诗歌是好的书籍B.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建筑的功能性,反对毫无功用的纯美学装饰,然而缺乏美学装饰的建筑反而令人感到单调,因此许多现代主义建筑并不受人喜爱C.预防近视

2、必须适度用眼,尤其要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但当前许多学生的学业压力过大,难以避免长时间伏案用眼,因此许多学生都会近视D.想拥有高超的钢琴技艺必须积累丰富的经验,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习是无法积累足够的经验的,因此要获得高超的钢琴技艺必须勤加苦练正确答案:D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提问方式中“推理结构最为相似”,确定为平行结构。第二步,分析题干,采用字母替代法。A离不开B,现状:A不注重B,因此,必须注重B。第三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没有体现出A不注重B,排除;B项:结论没有体现出必须注重B,排除;C项:是否后必否前的推理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要想技艺高超必须积累经验,现状:“三天

3、打鱼两天晒网”不注重积累经验,因此,必须注重积累经验,与题干结构相符合。因此,选择D项。2 、 一个企业形象如何,取决于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管理者需要明确的是,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由此可知,下列关系必然正确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好,其社会效益必然好企业的经济效益差,其社会效益必然差企业的社会效益好,其经济效益必然好企业的社会效益差,其经济效益必然差A.B.C.D.正确答案:B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中出现“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先翻译,再推理。翻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推理:中,肯后不必然,排除;中,否后必否前,可以推出;中,肯前必肯后,

4、可以推出;中,否前不必然,排除;因此,选择B项。3 、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既要合理创新,又要保留其精华而不失本色,对京剧、昆曲来说亦是如此。下列选项中,与上述推理结构最为相似的是:A.老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小朱是老师,所以小朱有教师资格证B.注射某种药物后,实验室小白鼠失眠情况大大改善,所以给其他动物注射这种药物也能改善其睡眠状况C.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很好,小吴身体强健,所以小吴很可能是运动员D.水是无色无味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所以空气和水极其相似正确答案: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提问方式中“推理结构最为相似”,确定为平行结构。第二步,分析题干,对比选项。题干中先讲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5、应该合理创新并且保留特色,因此得出结论,京剧、昆曲也应该如此。属于演绎推理;A项:老师都要有教师资格证,小朱是老师,因此也有教师资格证,从一般结论到个别,为演绎推理,和题干推理结构一致;B项:小白鼠注射药剂可以改善睡眠,推及其他动物也有同样功效,属于类比推理结构,排除;C项:可能性结论,排除;D项:水无色无味,空气无色无味,从个别到个别,属于类比推理结构,排除。因此,选择A项。4 、 为了提高国内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人建议增加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时,因为体育课课时越多,中小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越长,他们的身体素质越好。要使上述论证成立,必须补充的前提是:A.中小学生会在体育课上进行体育锻炼B.

6、体育课课时越少,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也越短C.体育课是中小学生提升身体素质的唯一途径D.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有利于提高身体素质正确答案: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提问方式中“必须补充的前提是?”,确定为前提假设类。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为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有人建议增加义务教育体育课课时。论据:体育课课时越多,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越长。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肯定前提。如果中小学生体育课上不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增加课时也不能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A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可以作为前提。B项:无关选项。课时少锻炼时间短,并没有提及课时多和锻炼时长之间的关系,不能作为前提,排除;C项:否定代入验证。

7、如果体验课不是唯一锻炼身体的途径,也并不影响体育课可以使青少年得到锻炼,论点还是可以成立。因此不能作为前提,排除;D项:正向论据。对于论证有一定的加强作用,但不是论点成立的前提,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5 、 许多城市都实行了垃圾分类,但不少市民在丢垃圾时仍然没有正确地分类投放。有专家建议对没有正确垃圾分类的人罚款,这样人们为避免罚款就可能会正确地分类投放垃圾。上述论证若成立,则必须补充的前提是:A.与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相比,人们更加不愿意被罚款B.每一个没有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人都一定会被抓到并罚款C.罚款金额的大小不会影响到垃圾分类政策的效果D.对没正确垃圾分类的人罚款是改变其行为的唯一有效方

8、法正确答案: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提问方式中“必须补充的前提是?”,确定为前提假设类。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有专家建议,对没有正确垃圾分类的人罚款,这样人们为避免罚款就可能会正确的分类投放垃圾。论据:无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肯定前提,由于和正确垃圾分类相比,人们更加不愿意被罚款,所以当增加罚款的处罚时,人们可能就会选择正确垃圾分类;B项:否定代入验证,假设并不是每个乱扔垃圾的人都能被抓住,并不影响论点当中的可能会去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不是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排除;C项:无关选项,题目中没有讨论罚款金额的大小,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罚款这种方法能够起效即可,没必要是“唯一”方法,排除;

9、因此,选择A项。6 、 甲乙丙丁四人参加象棋比赛,根据比赛规定每两人之间要比试一次,胜者计2分,平者计1分,负者计0分。已知全部比赛结束后,只出现了1次平局,且甲获得4分,乙获得3分,丙获得0分,丁获得5分。则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A.甲胜过了乙B.乙胜过了丁C.丁胜过了甲D.乙获得一胜一平一负正确答案:B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条件,进行推理。由“甲、乙、丙、丁每两人之间要比试一次”则每人均进行了3次比赛;由“只有1局平局”,根据胜负情况,可得出:甲胜2场,负1场;乙胜1场,平局1场,负1场;丙负3场,丁胜2场,平局1场。因此乙和丁是平局,B项不正

10、确;乙与丁平一场,胜丙一场,因此,乙负的1场是负于甲,A、D项均正确,;丁共胜2场,与乙平1场,胜甲1场,胜丙1场,C项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7 、 有研究者发现,一个国家的国民识字率水平与其社会稳定程度息息相关,识字率水平在10%以下的国家中,不安定国家占了大约一半:而识字率水平高于90%的国家中,不安定国家只有大约五分之一。因此该研究者得出结论,识字率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国家不安定的可能性。下列最能指出上述论断缺陷的是:A.忽视了很多国家的识字率水平处在10%和90%之间B.忽视了不存在识字率水平接近零的国家C.忽视了识字率水平相近的国家社会稳定程度也可能具有很大的差异D.忽视了可能存在同

11、时导致识字率提升和社会稳定程度下降的因素正确答案: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论断缺陷”,确定为论证缺陷。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识字率的提升能够有效降低国家不安定的可能性。论据:识字率水平在10%以下的国家中,不安定国家只有大概五分之一,而识字率水平高于90%的国家中,不安定国家只有大约五分之一。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质疑了题干论据研究对象不全面,可指出论断缺陷。B项:该数据不影响研究结论,属于无关选项。C项:题干论点是“识字率的提升能降低国家不安定的可能性”,与 “识字率相近国家的社会稳定性”话题不一致。D项:题干论点是“识字率的提升能降低国家不安定的可能性”,与“同时

12、导致识字率提升和社会稳定程度下降的因素”话题不一致。因此,选择A选项。8 、 集训队教练宣称,只要集训队全体队员都在承诺书上签名,那么,如果有训练迟到的情况,则全部队员都要接受惩罚。结果训练时仍然有人迟到,但队长没有接受惩罚。根据以上情况可以得知:A.迟到的人是队长本人B.集训队多数人没有迟到C.集训队有人没有在承诺书上签名D.集训队没有人在承诺书上签名正确答案:C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确定为翻译推理。第二步,翻译题干。全体队员都签名(有迟到的情况全部队员都要接受惩罚)有人迟到且队长没有接受惩罚”第三步,进行推理。条件队长没有接受惩罚,即有的队员没有接受惩罚,因此条

13、件否定了条件的后件,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有的队员没有签字”因此,选择C选项。9 、 某单位计划外出调研,在人员的安排上,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甲或乙至少要派一人。如果派了乙,还要派丙才合适。甲和丙至多派一人。若派了甲,还必须派丁一起去。乙和丁是多年的搭档,应该一起去。则参与此次调研的至少有几人?A.1B.2C.3D.4正确答案:C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题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确定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题干。对(1)进行分情况讨论,共有3种情况,甲去,乙不去;甲不去,乙去;甲乙都去。甲去,乙不去时,由根据(3)得“丙不去”,根据(4)得“丁去”,根据(5)得“乙去”,与情况中得“乙不去”矛盾

14、,故排除此情况。甲不去,乙去时,根据(2)得“丙去”,根据(5)得“丁去”,符合要求,此情况下需要3人。甲乙都去时,根据(2)得“丙去”,根据(3)得丙不去,出现逻辑矛盾,故排除此情况。因此,选择C选项。10 、 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疾病,有不少人认为,牛奶、海鲜等食品是诱发荨麻疹的主要原因。但如果我们让荨麻疹患者停止食用牛奶、海鲜等食品,他们的荨麻疹症状并不会立即好转。因此,牛奶、海鲜等食品并不是荨麻疹的主要诱因。以下最能指出上述论断存在的逻辑错误的是:A.假设了在停止接触过敏源后,过敏性疾病的症状应当立即好转B.默认了绝大多数荨麻疹患者都曾食用过牛奶、海鲜等食品C.忽视了许多其他的过敏性疾病的

15、症状可能与荨麻疹非常接近D.默认了牛奶、海鲜诱发荨麻疹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食物正确答案:A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指出上述论断存在的逻辑错误”,判定为论证缺陷。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论点:牛奶、海鲜等食品并不是荨麻疹的主要诱因。论据:牛奶、海鲜等食品是诱发荨麻疹的主要原因。但如果我们让荨麻疹患者停止食用牛奶、海鲜等食品,他们的荨麻疹症状并不会立即好转。第三步,辨析选项。A项:题干通过切断病因但症状没有好转得到论点,因此,该项建立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指出了逻辑中的错误。B项:论点是“牛奶、海鲜等食品并不是荨麻疹的主要诱因”与“绝大多数荨麻疹患者都曾食用过牛奶、海鲜等食品”话题不一致。C项:“其他的过敏性疾病的症状”与论点话题不一致。D项:“牛奶、海鲜诱发荨麻疹的可能性远高于其他食物”与论点话题不一致。因此,选择A选项。11 、 城市比乡村人口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