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13861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玉泉医院预防埃博拉病毒病医院感染管理一、医务人员防护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要做好接触防护和呼吸道防护。避开与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发生任何接触,以及在没有防护的状况下与可能受到感染的环境发生干脆接触。当与埃博拉病毒病人亲密接触(一米之内)时,应佩戴面部爱护用品(面罩或者医用口罩和防护眼镜)、干净但非无菌的长袖罩衣以及手套标本采集:全面部防护或护目镜、面罩覆盖口鼻,佩戴手套,穿防液体喷溅及液体渗透的防护服。特别状况下进一步加强防护。试验室工作:全面部防护或护目镜、面罩覆盖口鼻,佩戴手套,穿防液体喷溅及液体渗透的防护服;并且运用生物II级平安柜或者是有机玻璃防喷溅挡板,或是按制造商说明的特别平安防护措施

2、。 二、病例管理 发觉可疑病例,应实行单间隔离措施(有条件应收治在负压病房),以限制传染源,防止疫情扩散流行。 亲密接触者:患者发病后可能接触其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的人员,如陪护、救治、转运患者及尸体处理等人员。医学视察:自最终一次暴露之日起进行21天。 三、消毒1运用后的一次性呼吸机管道、氧气管、吸痰管、袋等装入黄色垃圾袋按医疗废物处理。可重复运用的管道、容器等运用后,先清洗,然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以上消毒或灭菌。 2体温计、血压计袖带、氧气湿化瓶可用500mg/L含氯溶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3听诊器及诊疗箱可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2遍消

3、毒,不耐腐蚀的仪器表面可用75%乙醇消毒液擦拭2遍消毒。 4监护仪、心电图视屏及除颤仪电极板等仪器表面及相关导联线应以75乙醇擦拭2消毒或70%异丙醇溶液擦拭2遍消毒。 5不能实行以上消毒方式的用品(手机、精密仪器等)用透亮塑料膜、袋密封,每次更换。其它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执行。6.可以重复运用的工作服、被褥等布草类纺织品,可用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高温清洗消毒或先高压后清洗消毒。 7防护眼镜、防护面罩运用75%的乙醇溶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干燥后备用。亦可用5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 8运用后的工作鞋用5000mg/L过氧乙酸溶液或20

4、00 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清洗干净并晾干。 9.对粘稠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的处理,用2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消毒处理均需混匀后作用2h,再做下一步处理。同时,对上述污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及物体表面则需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溶液作浸泡、擦拭消毒,作用1小时以上。 10.病人死亡后,应尽量削减尸体的搬运和转运。尸体应消毒后用密封防漏双层尸袋分层消毒包袱,刚好焚烧或按相关规定处理。 玉泉医院预防埃博拉病毒病医务人员防护要求一、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1.防护服:一次性运用的防护服应符合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2-20

5、09。2.防护口罩:应符合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10。3.防护眼镜或面屏:视野宽敞,透亮度好,有较好的防溅性能,弹力带佩戴。4.防水隔离衣5.手套:医用一次性乳胶手套或橡胶手套。6.鞋套:为防水、防污染鞋套。7.长筒胶鞋8医用工作服9医用工作帽二、防护用品的穿脱依次1穿戴防护用品依次步骤1:戴帽子,戴帽子时留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2:戴口罩,一只手托着口罩,扣于面部适当的部位,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戴在合适的部位,压紧鼻夹,紧贴于鼻梁处。在此过程中,双手不接触面部任何部位。步骤3:穿防护服。步骤4:戴上内层手套,将手套套在防护服袖口外面。步骤5:穿上胶鞋。步骤6:穿上隔离衣。步骤7

6、:戴上防护镜或面屏,留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8:戴上外层手套。步骤9:穿上鞋套。2脱掉防护用品依次步骤1:消毒液喷洒全身 脱隔离衣步骤2:脱鞋套,将鞋套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3:脱外层手套 步骤4:手消毒步骤5:消毒液喷洒全身,摘下防护镜或面屏,放入消毒液中步骤6:脱下胶鞋,将胶鞋放入消毒液中步骤7:手消毒步骤8:换鞋步骤9:脱掉防护服,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10:摘内层掉手套,一次性手套应将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11:手消毒步骤12:摘医用防护口罩,一手按住口罩,另一只手将口罩带摘下,放入黄色塑料袋中,留意双手不接触面部。步骤13:将手指反掏进帽子,将帽子轻轻摘,

7、反面朝外,放入黄色塑料袋中。步骤14:洗手或手消毒附:北京市院感中心预防埃博拉病毒病传播的建议内容建议备注病人安置 疑似病人单间(含独立卫生间)安置,门应关闭;确诊病人可集中安置 应对全部进入病人房间的人员进行登记 首选负压病房 在病房门口张贴警示信息及标准防护图示 配备非手触式快速手消毒剂 病人个人物品严禁带入病房;生活用品尽量运用一次性物品 严禁探视个人防护装备(PPE) 全部进入病房人员应穿戴:o 乳胶手套o 医用防护服o 护目镜及面罩o 医用防护口罩o 靴套 当干脆接触病人,或环境中存在大量血液、呕吐物或粪便等其他体液,或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须要额外的PPE,包括但不限于:o

8、双层手套o 防水隔离衣或围裙o 专用高筒胶靴o 有条件可用正压呼吸防护器替换面罩 打算足量的、不同尺寸PPE 在穿、脱PPE区域张贴PPE的穿、脱流程 建议在穿、脱PPE区域安装衣帽镜 进入病房或护理区前穿戴好PPE,应选择合体的PPE 离开病房或护理区后,在指定区域脱去PPE,确保不会污染到眼睛、粘膜,不与潜在的传染性衣物接触o 运用后的一次性PPE依据感染性废物处理o 可重复运用的PPE依据制造商的建议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清洁和消毒 刚好行手卫生病人护理设备 为病人供应专用医疗设备(宜采纳一次性设备) 用于病人医疗护理的全部非专用、可复用的医疗设备应依据制造商的说明和医疗机构消毒

9、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清洁和消毒病人护理留意事项 应选择平安的注射针具 尽可能削减运用针头及其他锐器 尽量削减抽血、操作和试验室检查,仅限于最必要的诊断和治疗 谨慎处理全部针头、锐器,用后按规范马上放置于符合国家标准的锐器盒中锐器盒应按规范运用产生气溶胶操作(AGPs) 应尽量避开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尽量限制医护人员数量 操作应在一个单独房间内进行,首选负压隔离病房(AIIR);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短时间内均应保持房门关闭 操作时医护人员应穿防护服、隔离衣、戴可覆盖脸部正面和侧面的面罩或护目镜,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双层手套、穿一次性靴套,有条件可用正压呼吸防护器替换面罩 依照流程进行环

10、境表面清洁消毒(参见后文“环境感染限制”)可重复运用的医疗设备和个人防护设备应依据厂商建议和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清洁和消毒 呼吸器(如简易呼吸器等)的处理应由受过训练的专业人员穿戴PPE后执行产生气溶胶操作通常包括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纤支镜检查、吸痰、气管插管和拔管、打开气道抽吸装置等因为处理可反复运用的呼吸器存在潜在风险,最好运用一次性过滤面罩呼吸器手卫生医护人员应当频繁进行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穿、脱PPE前后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若操作过程中外层手套被病人血液、体液或分泌物污染须刚好更换,并在完成该项操作后马上进入指定区域脱掉双层手套和外层隔离衣,洗手和卫生手消毒后重新戴手

11、套并穿外层隔离衣,再接着医疗护理操作;若手套破损,应按防护失败处理(参见后文“潜在的接触人员的监测和管理”) 应配备非手触水龙头及足量的皂液、干手纸巾、快速手消毒剂等手卫生用品环境感染限制血液、汗液、呕吐物、粪便及其他分泌物均视为潜在感染性物质,应当频繁清洁消毒环境,平安处理潜在污染的物质进入病房的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应按上述建议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如有必要考虑运用额外爱护屏障(如靴套等)在环境表面清洁消毒时应避开产生液体喷溅的操作血液、汗液、呕吐物、粪便及其他分泌物处理依照标准流程和厂家建议,并参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北京市医疗机构环境清洁卫生技术与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清洁消毒 可采纳消毒湿巾或一

12、次性可吸湿性材料进行清洁消毒;大量液体污染时应先用一次性可吸湿性材料去除污染,再进行清洁消毒;呕吐物等也可覆盖含氯消毒粉,留置到有效的消毒时间后再进行清洁消毒 l 病房终末消毒建议:针对确诊病例,采纳15%过氧乙酸熏蒸至少2小时;或二氧化氯气溶胶喷洒,密闭至少2小时;最终开窗通风。消毒剂运用浓度参照产商的建议 平安注射实践 医院应在标准预防基础上遵循平安注射实践 任何进入病人治疗区域的注射用的容器和药物容器应病人专用,运用后应刚好弃置于运用地点感染限制措施的持续时间 疑似病人解除后解除 确诊病人依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详细要求执行潜在的接触人员的监测和管理医院需监测和管理潜在暴露的医护人员(包括防

13、护失败人员)医院应当制定医护人员单位工作时间及交替休假制度皮肤或黏膜暴露于可疑埃博拉病毒病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排泄物的人员应当:o停止工作马上到指定区域用皂液和流淌水清洗皮肤,用大量的流淌水或洗眼装置冲洗黏膜(如眼结膜)o马上联系主管部门进行评估并实行后续处理措施,如病原体检测(如HIV、HCV等)、隔离视察等非爱护性暴露(未穿戴举荐的PPE接触病人或干脆接触血液、体液等)的人员突然出现发热、极度虚弱或肌肉难受、呕吐、腹泻、或其他出血症状应当:o马上停止工作o通知主管部门o寻求刚好医疗评估和检测o通知辖区卫生行政部门o达到解除隔离标准后方可接着工作非爱护性暴露的无症状人员o应当从最终一次

14、已知暴露后连续21天、每天2次接受医疗评估和随访包括发热监测 o医院应当考虑制定政策确保与暴露人员1天2次联系,探讨潜在的症状以及记录发热状况o在接受1天2次发热监测后,依据医院制度并在与本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探讨的基础上,可以接着工作最高级别防护配备建议在进入EVD病人病房前应在指定区域穿内穿衣(上下分身);医用防护服;乳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眼罩;面屏;一次性靴套;专用鞋或高筒靴;接触有分泌物喷溅的EVD病人时,应配防水隔离衣或防水隔离围裙;或正压头套脱PPE依次:在指定区域,非手触式速干手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消毒外层手套、脱防水围裙/防水隔离衣、靴套(鞋或胶靴)、拉开防护服拉链、摘双层手套、手卫生、护目镜、防护服、手卫生、帽子、防护口罩、手卫生。也可从第步起调整为脱外层手套、手消毒、摘护目镜、脱防护服、摘内层手套、手卫生、摘防护口罩、脱帽子、手卫生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