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413615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素材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课本P100,第12题)3、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4、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后一位往前进位了) 5、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两位数(十位不进位,如101=10),也可能是三位数(十位进位,如254=100);但不可能是四位数(最大9991009) 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6、28的最高位是( 十)位,最高位上是(2),它是一个( 两)位数。 228大约是( 二 )百多

2、,由( 2)个百,(2)个十和(8)个一组成。第二单元 千克和克 1、 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又叫作公斤。 1公斤=2斤。2、1包盐500克,2包盐重1千克。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书包约重2千克。 一袋大米5-10千克,10岁儿童体重大约是25-35千克,一个成人大约50-80千克。3、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字母“g”表示。 4、1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1个鸡蛋大约50克,20个鸡蛋约1千克,1个苹果大约几百克 5、1kg=1000g 1000g=1kg 1m=10dm=100cm第三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

3、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通常把长方形较长的边叫作长,较短的边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3、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4、一张长方形纸剪(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5、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 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和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 和2=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7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8、一面靠墙最长的篱笆=长2+宽或 周长-宽 一面靠墙最短的篱笆=宽2+长或 周长-长9、已知周长画图形如:画周长都是12

4、CM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或用12根长1cm的小棒拼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图形的周长都不变,长+宽的和也不变,都是周长的一半。解题方法:先用周长2=一条长+一条宽,再有序地列举长+宽=6cm的图形,长5 宽1,长4宽2,边长3 3 10、用小正方形拼图形,求周长如:用12个边长1cm的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解题方法:摆1排,每排12个;摆2排,每排6个;摆3排,每排4个。第四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时,用0占位。除的过程中,每次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2、0除以任

5、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3、被除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商的中间或末尾都不一定有0。如:前一位有余数时:7023, 7303 4、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 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5、列竖式时,只有除法是从高位算起,加法、减法、乘法:相同数位对齐,都是从个位算起。特别注意:乘数末尾有零,笔算要先算“0”前面的数。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1、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2、两种物品一一间隔排列,(1)两端是同一种物品,两端物品多1,中间物品少1; (如一条道路头尾栽树,树的数量比间隔数多1

6、, 间隔数比树的数量少1.) (见小数报单元卷填空5、10,解决问题4)从第一次测量、发车等事件发生起计时,事件发生的次数比经历的时间间隔多1,经历的时间间隔比事件发生的次数少1,) (见小数报单元卷 选择题4)(2)两端是不同的物品,两种物品数量相等。(3)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这些封闭图形里的一一间隔,两种物品的数量也都相等。(见小数报单元卷思考题2)3、(1)第几天从第多少页开始读起。如第五天从第几页看起,要算出前4天看的总页数,再用总页数+1,从前几天已看完页数的下一页开始读起。(见小数报 解决问题5) (2)算第几天读了多少页,只需要算第几天那一天看的页数。(见小数报解决问题

7、5的表格) 第六单元 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 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位置发生改变,但形状、大小不会发生变化,就可以看成是平移。 物体或图形绕一个固定点或一个固定轴进行圆周运动,就可以看成是旋转。 2、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3、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要确保图形二端对称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相等 (练P63)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

8、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

9、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第七单元 分数的认识(一)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几分之几由几个几分之一组成。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

10、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2、分数大小比较: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大;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分子相同,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大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