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县石头镇农业开发初步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134566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庐江县石头镇农业开发初步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庐江县石头镇农业开发初步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庐江县石头镇农业开发初步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庐江县石头镇农业开发初步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庐江县石头镇农业开发初步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庐江县石头镇农业开发初步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庐江县石头镇农业开发初步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庐江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4年石头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项 目 名 称:安徽省庐江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4年石头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项 目 年 度:2014年度 项目申报单位:庐江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编 制 单 位:合肥恒润工程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编 制 日 期:2014年05月 安徽省庐江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4年石头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综合设计)庐江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合肥恒润工程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五月安徽省庐江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4年石头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计划表 庐江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合肥恒润工程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五月

2、总 目 录(一)综合设计1-18(二)初步设计计划表19-23(三)水利措施初步设计24-49 (五) 田间道路措施初步设计50-46(六)林业措施初步设计57-61(七)科技推广措施初步设计62-67目 录1 综合说明12 编制依据22.1 法律法规22.2 行政规章22.3 行业技术标准33 项目区基本状况33.1 自然条件33.2 社会经济条件53.3 农作物种植情况63.4 基础设施情况64 开发指导思路、原则及目标74.1 指导思路74.2 规划原则84.3 规划目标85 总体规划及工程布局95.1 水利措施105.2 田间道路措施115.3 林业措施115.4 科技推广措施125.

3、5 其他工作及措施126治理标准和主要建设内容126.1 治理标准126.2 主要建设内容137 资金来源及投向147.1 项目投资来源147.2 项目资金投向158 预期建设目标和效益分析158.1 预期建设目标158.2 经济效益158.3 社会效益168.4 生态效益169 组织实施和运行管护169.1 组织机构设置169.2 实施管理179.3 运行管理及维护171 综合说明农业综合开发是政府支持和保护农业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制定引导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农业流动,多方筹集农业发展资金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重大措施;是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农业

4、综合开发必须适应日益变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必须由分散开发向规模化开发转变,由注重数量向质量转变,由单一产品开发向产业开发转变,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本规划的宗旨是:在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建立项目整合机制,探索产业开发机制,建全资金投入机制,完善项目管理机制。统筹项目安排,确保项目实施、注重后期管理。形成项目规划、产业开发、资金投入、项目管理的良性开发机制,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大环境、大趋势,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庐江县土地总面积2348km2,辖有17个镇和1个省属农场,2012年总人口11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2.6万人,是安徽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国

5、家千亿斤粮食规划800个核心产区县之一。庐江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治理和农业体制改革,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兴建农田水利设施,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实行科学种田,使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旱、排涝能力不强,土壤肥力较低,目前项目区农作物单产仍处于中、低产水平,巨大的生产潜力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为了加快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贯彻党中央“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建设”的要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促进本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保障社会经济的健康稳步发

6、展,建设又好又快的和谐庐江,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开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指导意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国农办)2009163号)文件精神和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关于印发安徽省201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农发项201381号文件)精神,选定石头镇的二个行政村为201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之一。石头镇是庐江县重要的粮食产区,中低产田面积较多,水利工程基础设施较薄弱,灌、排沟渠不配套现象依然存在,粮食产量一直在中低水平徘徊,经济效益不显著,农村经济发展偏慢,“三农”问题比较突出。县委、县政府认为:

7、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现状,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进程,加强田间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工程布局合理、工程质量达标。庐江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委托合肥恒润工程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编制安徽省庐江县国家农业综合开发201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2编制依据2.1 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

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2.2 行政规章(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和的通知(国农办2009163号)(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3)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13号);(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根据2010年9月4日财政部关于修改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 (5)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费使用管理的通知(财发2010252号);(6)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财发【2010】46号);(7)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国农办2008183号)。 (

9、8)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安徽省2014年第一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批复(国农办【2014】59号);(9)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关于下达安徽省2014年度第一批中央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农发项【2014】15号); (10)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初步设计编制规程及审批意见的通知(农发项201099号);2.3 行业技术标准(1)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2)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3)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

10、-16453.6-1996);(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试行)(SDJ33889编制说明);(6)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7)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8) 水工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9)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10)水资源评价导则(SL/T 238-1999);(1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3 项目区基本状况3.1 自然条件3.1.1 位置与范围庐江县隶属安徽省合肥市,是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带,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北接省会合肥,东临中国第五大淡水

11、湖巢湖,南近“黄金水道”长江。境内有西河、兆河、白石天河等河流,属长江水系。庐江县是国家级首个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的成员和合肥市南部副中心。庐江县2014年石头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庐江北部的石头镇境内、省道S103(合铜公路)的东侧、罗埠河西岸,地理位置为东径117015117023,北纬3102231025。本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四至为:北到张家庄,南以丁庄东西路为界,东抵罗埠河,西至省道S103(合铜公路)为界。项目区辖石头镇邱岗、三拐二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0.52万人,项目区涉及土地总面积1.22万亩,治理耕地面积0. 9万亩。3.1.2 地形地貌庐江县域总面积23

12、48km2,境内有低山、丘陵、圩区和湖泊,山丘起伏、垅畈相间,素有“东丘、南岗、西山、北圩”之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土地大体是“两份山、两份圩、五份丘陵、一份湖”的结构。地貌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沿湖平原圩区,地势较低,海拔为610m,面积390.8km2,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6.6%;东南部、西部低山丘陵区,海拔在100595m, 面积423.1 km2,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8.0%;中部丘陵地区,起伏不大,圩、岗、畈错杂分布,面积为1274.1km2,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4.3%;湖泊260 km2,占11.1%。项目区属丘陵圩垸区,地势较为平坦,田面高程在7.510m(吴淞系,下同)之间,圩堤

13、顶部高程在13.514m之间。3.1.3 水文气象庐江县位于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项目区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光、热、水资源较为丰富。日照:全县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675.6h,日平均6.2h,日照率为38%;多年平均气温16.3,最冷元月平均气温2.6,最热7月份平均气温28.3;降雨:多年平均降水量1200毫米, 全年降水的65%以上集中在59月份。由于项目区地处北亚热季风气候区,因而气候多变,降水年际悬殊,水量分配不均匀。降水量最多年份是1991年,全年降水量达2176.9mm,最少1978年623.5 mm,年最大丰枯变化为3.45倍。多年平均无霜期248d,最长为271d,最短为194d,初霜期多为11月2日左右,终霜期为3月16日左右;风向: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夏季以西南风为主,多年平均风速为3.5m/s。太阳总辐射量122.6千卡/平方厘米。气温: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15.9,年最高年气温为37.6 ,年低高年气温为-6.9 ,全县平均气温差别不大, 热量资源能够满足各种农作物和林木的生长。3.1.4 土壤根据庐江土壤所记载的内容,庐江县共有6个土类、14个亚类、45个土属、74个土种,项目区主要的土类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