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 巩固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133168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 巩固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 巩固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 巩固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 巩固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 巩固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2章 第4节 全球气候变化 巩固 Word版含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第四节一、单项选择题全球气候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全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D)A人们把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C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D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解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内涵很广,种类也很多。只有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才能准确地判断正误。2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据此推断,当时的气候状况可能是(D)A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多B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少C气温比现在低,降水比现在少D气温比现在高,降水比现在多【解析】从现实状况看,象、水牛和竹等动植物主

2、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而黄河流域在历史上有这些动植物,说明当时气温和降水的数值都比现在高。读下图,回答35题。320世纪60年代后(A)A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B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C全球气温呈下降趋势D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解析】通过读图a,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后,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是持续增加的,但增加值远未达到原数的5倍。由图b可知20世纪60年代以后气温呈现出了波动上升的趋势,但由图c可知我国目前气温尚未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与三幅图示信息相吻合的结论是(B)A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B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C近五千年来,我国气

3、温波动值在2以内D近三十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呈负相关【解析】由图c可知我国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近五千年来气温的波动值超过了3。由图a和图b可知:近三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所以D错。5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A)A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B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C大气层频发强磁暴D南极臭氧层空洞逐步扩大【解析】由图a和图b可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增加,全球气温呈整体上升趋势。由于气温升高,高纬度区域内冰雪融化,中纬度地区干旱加剧,而大气层发生磁暴、河流三角洲向海洋推移及臭氧层空洞的扩大皆与之无关。下图示意的是全球可能

4、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68题。6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A)A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B火山、地震频发C荒漠化日趋严重D臭氧层空洞扩大7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B)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8下列人类行动能缓解该“环境变迁”的是(D)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B加强台风预报警报C提高城市化水平,降低农业人口比重D国际协作,开发清洁能源【解析】第6题,题干说明图示为某种“环境变迁”,结合图中发生“环境变迁”各地区的共同特征,即全部位于沿海地势低洼地区,可知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第7题,全球变暖是导致该“环境变迁”的根本原因。第8题,解决全

5、球变暖一方面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开发清洁能源;另一方面要植树造林,增加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量。二、综合题9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完成要求。喜马拉雅地区共有15万条冰川,除两极地区的冰冠外,这些冰川是世界上冰体最大的组成部分。许多资料表明,近年来,喜马拉雅地区冰川后退的速度在逐渐加快。其中长约5千米的巴尔纳克冰川,自1990年以来后退了近800米。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指出,如果按目前的融化速度继续下去,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1)你认为冰川快速融化的原因是什么?_一方面是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全球变暖;另一方面是因为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的破坏。_(2)冰川

6、快速融化,对本地区造成的后果可能是_滑坡、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_,在沿海地区可能导致_海平面_上升,危及沿海低地。(3)为此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_减少矿物燃料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利用率,采用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停止对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_(4)试将下列选项按其因果关系,设计一个网络联系框图表现出来。(注意:框图内填字母代号)。A全球海平面上升B海洋表层出现膨胀C极地冰雪融化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H大量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答案】10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可怕的全球变暖”。材料二20

7、17年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践行绿色生活”。(1)根据材料一,分析全球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形成原因。_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_全球变暖(海水膨胀),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_(2)全球气候变暖给全球带来巨大影响。下列不会受其影响的是(B)A海陆间水循环 B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类型C台湾海峡的宽度 D珠峰的海拔高度(3)近年来,我国政府号召“节能减排”,请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_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等。_【解析】第(1)题,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水膨胀以及极地冰川大量融化,从而使海平面上升,使得大洋洲原本分布在温暖的浅海环境中的珊瑚岛礁大量消失。第(2)题,全球变暖只能使阿拉伯半岛气候变得更热、更干,不会使其气候类型发生改变。第(3)题,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