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管理制度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131987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梯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梯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梯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梯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梯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梯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管理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1、 按照国家制定的电梯安全运行规范进行管理。定期参加和接受相关主管单位的业务培训, 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各项工作。分管单位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电梯管理各项规章制度。2、 做好电梯服务工作, 定期巡视电梯运行情况; 确保客户及工作人员乘电梯的方便和安全; 配合做好每年一次的电梯年检工作和各项检查考核工作。3、 督促驾驶员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电梯, 遇到电梯故障, 应立即采取措施, 设法让乘客就近安全离开电梯; 认真做好电梯运行安检工作;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4、 协助

2、特约维保单位检修人员做好电梯安全维护工作, 及时通报电梯运行情况 , 确保安全运行。5、 负责记录电梯维修单位每次维保工作质量情况。7、 在电梯定期检验有效期满前1 个月向检验机构做好申请定期检验工作。6、 完成上级交给的突发性、临时性工作。电梯运行安全操作规程一、 电梯在投入运行前须进行试运行 , 以检查各部位是否工作正常 , 有无异响及异味 , 通风、 照明是否良好 , 观察有无其它异常现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象。二、 搞好轿厢、 层轿门清洁卫生 , 清理门地坎滑槽内杂物 , 保证电梯门的正常开闭。三、 严禁电梯超载运行, 禁止运送超大、超长或重量不

3、明的物品。四、 禁止在电梯运行中使用三角钥匙开户层门。五、 电梯运行中发生故障时 , 应启动紧急报警装置 , 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梯电源 , 及时通知电梯维护保养企业进行处理。六、 电梯困人救援操作规程 : 电梯管理员或援救人员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 , 使其保持镇静 , 等待救援 , 被困人员不可将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轿厢外 ; 准确判断轿厢位置 , 保证层轿门可靠关闭 ; 用三角钥匙打开层门、 轿门 , 疏散乘客 ; 关闭层轿门 , 填写援救记录并存档 , 通知电梯维护保养企业进行处理。七、 电梯层门三角钥匙开锁后 , 须检查紧急开锁装置是否可靠复位 , 防止开锁后层门未能有效的重新锁上。八、

4、 发生火灾时禁止搭乘电梯逃生。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按动 ” 消防开关 ”, 使电梯进入消防运行状态 , 当电梯到达基站后疏导乘客迅速离开轿厢。若是井道或轿厢内失火时 , 应设法使轿厢就近到达层站尽快撤离 , 电梯管理人员切断电梯电源后采用绝缘灭火器灭火。火灾发生后 , 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九、 发生地震时禁止搭乘电梯逃生。应设法使电梯就近到达层站尽快撤离乘客 , 电梯管理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梯电源。地震停止后,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十、 当电梯井道内进水时, 电梯管理人员一般应将电

5、梯开至高于进水的楼层后立即切断电梯电源; 如水已经将轿厢淋湿, 无论何层应立即停用电梯 , 且切断电梯电源。然后组织人员堵水源 , 水源堵住后进行除湿处理 , 如热风吹干。水灾过后 , 应请电梯维修人员严格检查或修理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电梯管理制度为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依据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督规定, 特规定如下 :1、 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对电梯使用运行的安全负责, 应至少设电梯安全管理人员一名。并建立健全电梯设备技术档案及有关管理制度。2、 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委托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签发的有资质许可的电梯专业维修保养单位对电梯设备进行维修、保养 , 以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

6、。3、 在用电梯实行定期检验制度, 检验有效期为一年, 为经检验或超过检验周期或经检验不合格的电梯不得继续使用。4、 电梯安全检验合格证应粘贴在电梯轿箱内明显位置。每台电梯都应有明显的安全乘客须知或电梯使用须知。5、 严格执行电梯设备的常规检查制度, 当发现电梯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整改 , 严禁带故障运行, 各种检查应均有记录, 并存档备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查。6、 电梯使用单位负责人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电梯电梯救援预案演习 , 并记录在案备查。7、 新装、 大修、 改造电梯前 , 应到市或辖区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办理告之手续 , 方可交付使用。8、 电梯维

7、修、保养人员及司机必须经专业培训和考核, 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后, 方可从事相应工作。9、 电梯司机应做到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工作守则及时制止违章乘梯, 宣传安全乘梯 ( 使用 ) 须知。10、 电梯发生严重事故或致使人员伤亡事故, 使用单位要保护号现场 , 并应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立即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机房紧急救援操作程序一、 救护人员需要保持镇静 , 及时与所在地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 并告之具体情况。二、 与乘客取得联络, 稳定其情绪 , 并告诉乘客已采取急救措施。三、 确定统一指挥、监护、 操作人员。四、 切断机房主电源 , 确认厅门、 轿门是否关闭。通

8、知轿箱内人员不要进轿门 , 注意避免被货物碰伤、 砸伤。五、 机房人员与其它救援人员保持良好联系 , 操作前先通知各有关人员 , 得到应答后方可操作。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六、 确认电梯急停位置 , 定下电梯救援楼层 , 一人在那与机房联系配合放人。七、 机房两人操作 , 一人操作下降阀或手动上升装置 , 一人负责与救援层人联系 , 确认电梯停靠在合适位置。八、 通知有关人员机房操作完毕 , 打开电梯厅门、 轿门放人或卸货。九、 查看是否有乘客受伤, 货物受伤。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是特种设备 电梯在管理、 运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 , 具

9、体制度与要求在国务院第 373 号令即特种设备监察条例规定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 , 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 故特编制此。紧急电话1、 急救电话1202、 火警 1193、 报警服务1104、 维保单位救援电话:5、 维保人员电话 :6、 节假日值班电话:二、 时间 : 接到救援信息后 30 分钟之内 ; 三、 因停电造成电梯停梯时的措施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运行中的电梯将会因供电线路的故障或限电等原因造成突然停梯将乘客困在轿箱内, 则应采取如下方法处理:如果有司机操作, 司机应对乘客说明原因, 使乘客保持镇静并与维

10、修人员联系 , 进行断电 ( 拉闸 ) 盘车放人操作 , 详见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 ;如无司机操作 , 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后应与轿箱内被困人员取得联系,说明原因 , 使乘客保持镇静等待。有备用电源的应及时启用备用电源 ;若恢复送电需要较长时间, 则应进行盘车放人操作, 解救被困乘客 ,盘车方法详见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恢复送电后 , 及时与轿箱内乘客联系 , 重新选层恢复电梯正常运行四因电梯故障停梯时的措施电梯运行过程中 , 因电梯故障等原因而突然停梯 , 将乘客困在轿厢内时 , 维修人员应安慰乘客安静等待 , 等待救援 , 不要擅自行动 , 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为解救被困乘客 , 应由维修人

11、员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盘车放人操作 , 具体操作内容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在解困之前 , 主管、 维修人员应该做好下列工作 :若有司机操作 , 司机应按为乘客镇静等待 , 劝阻乘客不要强行扒动轿门 ;告知乘客不要依靠轿门, 不要在轿厢内吸烟、吵闹 :必须听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五、 发生火灾时的措施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建筑物或电梯间发火灾后应以立即终止电梯运行为原则 , 并采取如下措施 :及时与消防部门取得联系 , 告知火情实际情况 , 如 : 地区位置、 楼层高低 , 灾情大小、 有无困人等等情况 ;及时通报单位领导及救援小组组长等相关人员;发生火灾

12、时 , 对有消防运行功能的电梯 , 应立即砸开消防功能玻璃 , 并按动 ”消防按钮 ”使电梯进入消防状态。此消防状态启用后一般人不允许再启动电梯 , 而只供消防人员及有资格人员使用 ; 对于无消防功能电梯应立即将电梯直驶或选层到基站并切断电源或将电梯停于火情尚未蔓延的楼层 ;有关人员组织数到乘客尽快离开较厢 , 在不行楼梯安全撤离。并将电梯至于 ”停止运行 ”状态 , 用手关闭较门并切断总电源 ;井道内或较厢发生火灾时 , 应立即停止运行并疏导乘客尽快撤离 , 切断电源 , 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扑救 i;共享井道中发生火灾情况时, 其余相邻电梯应立即停于远离火情区,供专业人员或消防人员灭火使用;相邻建筑物发生火灾时, 也应立即停梯 , 以免火灾停电造成电梯停电而造成困人事故;六、 电梯漏水时的措施电梯机房一般处于建筑物的最高层 , 低坑处于建筑物的最底层 , 井道经过层站与楼道相连 , 机房会因房屋顶或门窗漏雨而进水 , 地坑处因建筑物防水层处理不好而渗水外, 还会因暖气、上下水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